《我的姐姐》简评

昨天去看了电影《我的姐姐》,在当下的这周电影市场,它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这是一部温情的家庭伦理剧。讲的是一个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女孩,某一天突遇父母双亡后,如何从排斥拒绝自己未曾谋面的弟弟到最后接纳他的过程。
因为从小犹豫自己是个女孩,她觉得家里父母尤其是父亲没有能对自己好,所以她对于父母多少是有些抱怨的,尤其是自己都上大学了,父母还要生一个儿子——她弟弟,她更是一开始就难以接受。所以当父母以车祸死亡后,在如何照顾弟弟养育弟弟的问题上,她一直是拒绝对的态度,总是想着把这个“包袱”甩出去。不管是丢给亲戚或者是找个领养家庭。不过,正所谓日久生情,当还需要和弟弟一同生活的时候,当弟弟说出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的时候,她的心逐渐有了变化,这或许就是她最后接纳弟弟的一个转折点。
对于姐姐的心路转变,剧本的编写和演员的演绎我认为还是比较到位的。在电影中,还有两个角色比较突出, 就是姐弟的姑姑和舅舅,这两个角色正好是一个对比。姑姑是父亲的姐姐,相当于就是姐姐的角色;舅舅是妈妈的弟弟,相当于就是弟弟的角色。姑姑是个“老好人”,体贴弟弟这一家,打小不管是自愿还是顺从父母,都是让着弟弟,照顾弟弟乃至他的家人,她一直反对姐姐不养育弟弟的做法,当然最后她也因为某些事情,算是默许了姐姐的做法。而舅舅则是另外的一种人,有些玩世不恭,有些不着调,虽然曾说要像自己儿子一样养育弟弟,但是实在是不行。不过虽然这样,他还是对于他姐姐也就是女主的妈妈是有感情的。从姑姑和舅舅两方面似乎都是在说明,姐弟之间的这种感情,是藕断丝连的,是打不断的。
有一些评论说,电影反映了二胎问题,反映了重男轻女思想。这些不能说没有,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不过我个人认为,故事还是在强调亲情伦理。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活生生的人,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血脉的人,怜悯也好、恻隐也好,感情总会是油然而生的。
故事的最后,我个人感觉处理不是很好。弟弟体谅了姐姐的难处,自己愿意被领养。姐姐有些无奈,也还是同意了。后来领养家庭要和姐姐签协议,协议上写明要姐姐不在来找弟弟。姐姐无法同意,带着弟弟离开,从此他们生活在一起,电影结束。这样的处理,有两处我觉得不太好。第一,弟弟作为5、6岁的孩子,能体谅姐姐,自己打电话给领养家庭说自己愿意被领养。这似乎有些夸张了。第二,作为领养家庭,他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他最后弄出一个姐姐不能看弟弟的协议来,有些离谱。现实中,这样的协议我看十个人中九个都不会签的。弄这样一出完全是为了电影的煽情。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可以。可以有8分。另外电影是成都拍的,有方言,可以再加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