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智家庭教育:青少年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2023-06-14 09:05 作者:云智家庭教育  | 我要投稿

厌学的孩子很多但是厌学的原因都不太一样,最常见的就是我学不会,我同学关系不好,父母期待过高。

在接触了很多厌学的孩子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样都是厌学,但是每个孩子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孩子厌学的几个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01

第一种厌学的原因:不了解自身优势。

“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在我的咨询个案里,他特别刻苦,家长说孩子晚上学到12点才睡觉,有一点点时间就会学习,争分夺秒。

虽然孩子真的努力,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

家长也很困惑,孩子也会很焦虑。

这样的孩子其实普遍会有自卑心理,虽然自己埋头学习,但是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能。

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如果一个人把某件事情当做任务时,我们可能很难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压力太大的时候,就会阻碍自己的智力发展。

比如说我们当下特别紧张的状态下,连话都会说不好,有些孩子可能平时学习还不错,但是一到考试就很紧张。

因为紧张,压力大,智力水平发展的水平就会比较低,原本能发挥到100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能发挥到60分。

因为孩子本身自卑,所以特别想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好起来,以此补偿自己因为自卑而失去的信心,但是孩子把想要学习好变成了巨大的压力,这就会降低孩子的智力功能,反而会打压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样的孩子下去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就会开始混日子。

问题的根源就是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不足,对学习额外赋予的意义太重了。

孩子想通过学习获得自尊,获得老师和父母的认可,但正是这些附加的功能让孩子没有办法好好的发挥。

而这样的孩子本身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就比较低,再加上自信心不足,孩子就会渐渐绝望。

那对于这类孩子,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孩子在中学阶段实现自己的潜能,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的,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最简单的,就是家长要学会从点点滴滴中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闪光点,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可能这次考试成绩多了一分,我们会说看到了孩子这段时间的努力,所以成绩会有提升。

如果我们抱着理所应当的态度,孩子的努力不会被看到,对孩子的伤害会是很大的。

要从小事着手,真正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

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孩子喜欢画画,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画非常棒,就会觉得孩子幻想的世界很丰富,这个时候其实可以考虑尝试孩子去学艺术。

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兴趣是优势所在,但是我们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条件。

比如说孩子已经高三了,却突然想学画画,可是孩子并没有一点这样的功底,这个时候画画可以成为一个次优势,成为一个备选项,找到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发展方向。

还有一点就是家长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比如很多孩子一说想要当电竞选手,想要当网红,家长就觉得孩子没出息,这其实是因为家长本身对某些事物带着一些偏见和滤镜。

我们可以找一张纸列下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后看这些事情上有没有什么原则性上的错误。

不要让这些不喜欢、偏见,限制我们和孩子的视野还有优势的开发。

父母认为的没有出路、不务正业,让孩子更改志愿等,这些都是我们父母自身的限制。

02

第二类厌学的原因:目标不明确。

典型的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就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真正的学习目标,中学阶段没几个人说的清楚,因为我们不了解厌学之后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想,自己想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需要你付出哪些努力,这样才不会和孩子的期望有偏差。

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去梳理,孩子的目标很有可能变成空想。

明确目标后,就会选择相应的工具,选择相应要走的路,让孩子能够明确的看到他的未来,这才能够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

比如孩子想写小说,我们可以问孩子想写哪个类别的小说,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想要成为一个作家,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

在青少年这个时期,少年励志就像是一根绳索,家长善用好这根绳索,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相当大的助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

1、自我激励法,看到孩子好的地方,我们要告诉他。

2、语言暗示法,比如说孩子说数学好不好,家长可以说:那你可以试一试啊,试一试的意思含着暗示,表示你去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

3、环境调节法,窗帘换新的颜色,让家里看起来更明亮,或者家里养花,小猫小狗,都有抚慰调节作用。

4、音乐、运动等等也是可以的。

这里可以参考默薇老师的《青少年的很多问题,都是负面情绪在从中作梗》

总之,如果孩子能够说出:不是我不想学,只是....

这是个好的现象,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是还需要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去调整。

有的老师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这样学习成绩一般的就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家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力。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无论孩子多么懂事,父母都看不到,只会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让孩子承受了很多的压力,觉得是为家长学习。

孩子如果一直达不到要求,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产生厌学。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01多一点鼓励。

有个一直考倒数第一的孩子,他只喜欢一位老师,因为这个老师从来不会区别对待,会鼓励他回答问题,鼓励他参与讨论,也从来不会因为他问的问题简单而批评他。

云智家庭老师在课程中说过,孩子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当孩子在老师这里感受到了被尊重,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一点点被激发。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去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02适当的期望.

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时,孩子就像拖着壳的蜗牛,负重前行,孩子的动力会一点点在这个沉重的包袱下被消耗掉。

有的孩子会因此破罐子破摔,既然无论如何都达不到你们的要求,那我还不如不学了。

所以父母要学会夸孩子。

当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叫妈妈,我们都会惊喜。

实际上虽然孩子长大了,但是孩子对夸奖,看见的需求仍然存在。

而且,少一点期望不是没有期望,只是通过合理的目标,帮助孩子一点点实现一个大的目标。

比如今天可以比昨天写作业快一点,这回英语比上回高1分,通过这样小的目标去实现,才有可能往大目标去前行。

我们会看到游戏会有一个个小目标,刚上手会很容易,但是每一关会越来越难,会吸引孩子不断的去闯关,这是孩子不断从这些关卡中积累的成就感在激励着孩子不断的前进,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要从游戏中去获取一些方法。

03多一些改变。

我们要分析出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去学,对于不想学的要设立目标,对于不会学的要去掌握方法。

同时家长要树立观念,不管孩子还是家长,千万不要害怕麻烦老师,因为你要清楚,孩子在学校的一些问题,老师是可以帮忙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一直帮助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是爱我的,这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前提。


云智家庭教育:青少年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对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