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斋志异 • 聂小倩

2021-07-25 13:20 作者:霜霂薪苇  | 我要投稿

聂小倩

聊斋志异,卷2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聊斋志异》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会学使按临,城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

慷爽,①开朗爽快。②大方。--汉语大词典

廉隅,①棱角。②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汉语大词典

兰若,①兰草与杜若。皆香草。②寺院。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汉语大词典

扃键,①⒈门户关锁。⒉亦指门闩﹑门环之类。--汉语大词典

拱把,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汉语大词典

意,②料想,猜测。--王力古汉语字典

学使,即学政。--汉语大词典

学政,②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汉语大词典

按临,巡视。--汉语大词典

留止,①停留;居住。②挽留。--汉语大词典


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士人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几,为久客计。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侨居,①寄居他乡。--汉语大词典

荒落,①荒村。②荒芜冷落。--汉语大词典

藉,①⒈荐,草垫,祭祀時用以陈列列品。⒉引申为铺,垫。②坐卧在某物之上。③践踏,凌辱。④凭借,依靠。⑤连词,表假设。⑥杂乱,狼藉。--王力古汉语字典

久客,①久居于外。②指久居外乡的人。--汉语大词典

促膝,①⒈谓对坐而膝相接近。多形容亲切交谈或密谈。⒉亦指屈膝或敛膝。--汉语大词典

殊,①死。③⒈异,不同。⒉引申为区分。④⒈特殊,出众。⒉引申为超过。⑤极,根本。--王力古汉语字典

殊,很,非常,根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拱别,拱手而别。--汉语大词典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𪑦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何言。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又许时始寂无声。

喁喁,④随声附和。⑤形容人语声。--汉语大词典

微,②衰败。★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③卑贱。④幽深,精妙。⑤隐匿。⑥⒈暗中察访。⒉引申为暗暗地。⑦非。★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王力古汉语字典

蓬沓,首饰名。即银栉。--汉语大词典

鲐背,①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②代称老人。--汉语大词典

龙钟,①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者。②衰老貌;年迈。③失意潦倒貌。--汉语大词典

偶语,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汉语大词典

将无,莫非。--汉语大词典

蹙蹙,①局缩不舒展。②忧惧不安貌。③急促。④皱缩貌。--汉语大词典

訾,①⒈诋毁,说人坏话。⒉引申为厌恶。②⒈衡量,计量。⒉引申为考虑。--王力古汉语字典

端,①⒈直立。⒉引申为直。⒊引申为人正直。②⒈顶头,头端。⒉引申为发端,开头。⒊引申为端由,缘由。⑦副词。⒈正好。⒉果真。⒊究竟。⒋特地。--王力古汉语字典

遮莫,③即使;假如。--汉语大词典

摄魂,谓用法术召取灵魂。--汉语大词典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汉语大词典

意,②料想,猜测。--王力古汉语字典

眷口,家属。--汉语大词典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至户外忽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我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审,①⒈详知,知悉。⒉又用作副词,详尽地。★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⒊引申为仔细观察。②审定。③慎重,审慎。④果真,确实。⑤讯问犯人(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审顾,①⒈仔细察看。⒉引申为前瞻后顾。--汉语大词典

燕好,④⒈指夫妻恩爱。⒉亦指男女欢合。--汉语大词典

正容,①使容颜仪态端庄严肃。②端庄严肃的容颜仪态。--汉语大词典

物议,众人的议论。--汉语大词典

咄,①呵叱。--王力古汉语字典

逡巡,⑦迟疑,犹豫。--汉语大词典

囊橐,①⒈袋子。③指行李财物。--汉语大词典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俱莫知故。经宿一仆死,症亦如之。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宁素抗直,颇不在意。

诘旦,平明,清晨。--汉语大词典

向晚,傍晚。--汉语大词典

抗直,①刚强正直。②直言抗争。--汉语大词典


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君诚圣贤,妾不敢欺。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今寺中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来。”宁骇求计。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问:“何不惑燕生?”曰:“彼奇人也,固不敢近。”又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又惑以金,非金也,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二者,凡以投时好耳。”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宁毅然诺之。因问葬处,曰:“但记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宵分,夜半。--汉语大词典

刚肠,指刚直的气质。--汉语大词典

夭殂,犹夭殁。--汉语大词典

夭殁,亦作“夭没”。短命,早死。--汉语大词典

贱务,卑贱的事。--汉语大词典

腆颜,厚颜。--汉语大词典

狎昵,①亲近;亲昵。②指男女淫猥苟合。--汉语大词典

时好,世俗的爱好。--汉语大词典

玄海,①北方之海。②深渊,苦海。--汉语大词典

干云,高入云霄。--汉语大词典

啻,但,只。--王力古汉语字典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宁不听,强携卧具来,燕不得已,移榻从之,嘱曰:“仆知足下丈夫,倾风良切。要有微衷,难以遽白。幸勿翻窥箧襆,违之两俱不利。”宁谨受教。

邀致,招请。--汉语大词典

酒馔,①⒈犹酒食。⒉亦借指酒席。--汉语大词典

耽,②⒈纵情地玩乐。★国风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⒉也指沉溺。⒊沉溺于好的方面,即深研。--王力古汉语字典

倾风,钦慕别人的风采。--汉语大词典

良,③古时妇人称其夫。④副词。⒈表示肯定,相当于的确。⒉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很。★良久--王力古汉语字典

微衷,①犹微诚。②隐微的衷曲。--汉语大词典

遽,①传车,古代快速传递信件的车马。②⒈迅速,急忙。⒉又为匆忙,仓促。③惶恐,畏惧。④副词,遂,就。--王力古汉语字典

遽,②⒈迅速,急速。⒉又为匆忙,仓促。③就,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白,②⒈明显。⒉动词,弄清楚,说明白。⒊又为告白,禀告。★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王力古汉语字典

白,③下对上的告诉,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襆,②⒈巾帕、布单,用以覆盖或包裹衣物。--王力古汉语字典


既而各寝,燕以箱箧置窗上,就枕移时,齁如雷吼。宁不能寐。近一更许,窗外隐隐有人影。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欻然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已而数重包固,仍置破箧中。自语曰:“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遂复卧。宁大奇之,因起问之,且告以所见。燕曰:“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若非石棂,妖当立毙;虽然,亦伤。”问:“所缄何物?”曰:“剑也。适嗅之,有妖气。”宁欲观之。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移时,经历一段时间。--汉语大词典

许,①⒋又引申为赞许,赞同。②处所。③或许,大约(后起义)。④表示大约的数量,后起义。★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⑤这,这样,后起义。

睒闪,光闪烁貌。--汉语大词典

匹练,白绢。常以形容奔驰的白马﹑光气﹑瀑布﹑水面﹑云雾等。--汉语大词典

欻然,忽然。--汉语大词典

觇,窥视,侦察。--王力古汉语字典

缄,①缚束,封闭。②束缚用的绳子。③闭口(不言)。④信写好后要封缄,故以缄指书信。--王力古汉语字典


明日,视窗外,有血迹。遂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以破革囊赠宁,曰:“此剑袋也。宝藏可远魑魅。”宁欲从受其术。曰:“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然君犹富贵中人,非此道中人也。”宁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赁舟而归。

颠,①⒈头顶。⒉引申为物之顶端。⒊又引申为本,始。②坠落。③倒下。--王力古汉语字典

迨,①及,赶上,趁着。②等到。--王力古汉语字典

营谋,①为达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②谋求。③料理。--汉语大词典

趣装,速整行装。--汉语大词典

祖,②动词,效法。祭名。③⒈出行之前,祭祀路神。⒉引申为饯别。--王力古汉语字典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汉语大词典

殷渥,恳挚深厚。--汉语大词典

革囊,皮袋子。--汉语大词典

敛,①收聚。②敛藏。殡殓之殓,经传皆作殓。为死者易衣曰小殓,入棺曰大殓。③赋税。④约束,节制。--王力古汉语字典


宁斋临野,因营坟葬诸斋外,祭而祝曰:“怜卿孤魂,葬近蜗居,歌哭相闻,庶不见凌于雄鬼。一瓯浆水饮,殊不清旨,幸不为嫌!”祝毕而返,后有人呼曰:“缓待同行!”回顾,则小倩也。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请从归,拜识姑嫜,媵御无悔。”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遂与俱至斋中。嘱坐少待,先入白母。母愕然。时宁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骇惊。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宁曰:“此小倩也。”母惊顾不遑。女谓母曰:“儿飘然一身,远父母兄弟。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愿执箕帚,以报高义。”母见其绰约可爱,始敢与言,曰:“小娘子惠顾吾儿,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儿,用承祧绪,不敢令有鬼偶。”女曰:“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于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母怜其诚,允之。即欲拜嫂,母辞以疾,乃止。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入房穿榻,似熟居者。

蜗居,①比喻窄小的住所。常用作谦词。②伏处;潜居。--汉语大词典

瓯,①⒈小瓦盆。--王力古汉语字典

清旨,清雅美好。--汉语大词典

姑嫜,丈夫的母亲与父亲。--汉语大词典

媵御,①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②指姬妾。--汉语大词典

审,①⒈详知,知悉。⒉又用作副词,详尽地。★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⒊引申为仔细观察。②审定。③慎重,审慎。④果真,确实。⑤讯问犯人(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审谛,④仔细考察或观察。--汉语大词典

端相,正视;细看。--汉语大词典

白,②⒈明显。⒉动词,弄清楚,说明白。⒊又为告白,禀告。★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王力古汉语字典

白,③下对上的告诉,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言次,言谈之间。--汉语大词典

不遑,①无暇,没有闲暇。--汉语大词典

露覆,庇覆,庇护。--汉语大词典

发肤,②借指身体。--汉语大词典

箕帚,箕箒,①畚箕和扫帚。皆扫除之具。②以箕帚扫除;操持家内杂务。③借指妻妾。--汉语大词典

绰约,①柔弱貌。②柔婉美好貌。③借指美女。--汉语大词典

祧绪,世代相承的统绪。谓传宗接代,使对祖先的祭祀绵延不绝。--汉语大词典

高堂,②借指朝廷。③指父母。--汉语大词典

晨昏,①早晚;旦暮。②“晨昏定省”之略语。谓朝夕慰问奉侍。--汉语大词典

尸,③⒈主持。⒉引申为居其位而无所事。--王力古汉语字典

尸饔,主管炊食劳作之事。--汉语大词典


日暮,母畏惧之,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女窥知母意,即竟去。过斋欲入,却退,徘徊户外,似有所惧。生呼之。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中不奉见者,良以此故。”宁悟为革囊,取悬他室。女乃入,就烛下坐;移时,殊不一语。久之,问:“夜读否?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浼求一卷,夜暇,就兄正之。”宁诺。又坐,默然,二更向尽,不言去。宁促之。愀然曰:“异域孤魂,殊怯荒墓。”宁曰:“斋中别无床寝,且兄妹亦宜远嫌。”女起,容颦蹙而欲啼,足㑌儴而懒步,从容出门,涉阶而没。宁窃怜之,欲留宿别榻,又惧母嗔。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出。

向,①北窗。②⒈朝向,面向。⒉引申为方向。⒊又为归向。⒋又为向某方面发展。③从前,旧时。与今相对。—王力古汉语字典

强半,大半;过半。--汉语大词典

浼,②请托(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颦蹙,皱眉蹙额,比喻忧愁不乐。--汉语大词典

㑌儴,①惶急的样子。--汉语大词典

匜,古代盛水洗手的用具。--王力古汉语字典

沃盥,浇水洗手。--汉语大词典

曲承,曲意顺承。--汉语大词典

曲意,①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②尽情;尽意。③曲折委婉的用意。--汉语大词典


先是,宁妻病废,母劬不可堪;自得女,逸甚,心德之。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女初来未尝食饮,半年渐啜稀𩠂。母子皆溺爱之,讳言其鬼,人亦不之辨也。无何,宁妻亡,母隐有纳女意,然恐于子不利。女微窥之,乘间告曰:“居年余,当知儿肝鬲。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母亦知无恶意,但惧不能延宗嗣。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母信之,与子议。宁喜,因列筵告戚党。或请觌新妇,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其鬼,疑为仙。由是五党诸内眷,咸执贽以贺,争拜识之。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之什袭以为荣。

劬,①⒈辛苦。⒉引申为动词。慰劳。--王力古汉语字典

逸,①⒈逃跑,逃逸。⒉又为奔脱,挣脱羁绊奔跑。②释放。③⒈闲适,安逸。⒉又为逸乐,放纵。④隐逸,隐退。★周敦颐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⑤超绝,超过一般。也作轶。⑥散失,亡失。也作佚。★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⑦过失。--王力古汉语字典

稔,①⒈谷物成熟。⒊引申为成熟。②素常。--王力古汉语字典

乘间,利用机会;趁空子。--汉语大词典

肝鬲,亦作“肝膈”。犹肺腑。比喻内心。--汉语大词典

区区,①小;少。形容微不足道。②犹方寸。形容人的心。⑤愚拙;凡庸。⑥自称的谦词。--汉语大词典

钦瞩,敬重属望。--汉语大词典

属望,①期望。②注视。--汉语大词典

封诰,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汉语大词典

泉壤,犹泉下,地下。指墓穴。--汉语大词典

宗嗣,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汉语大词典

注籍,①⒈记录之簿册。⒉亦指登记入册。②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汉语大词典

亢宗,庇护宗族;光耀门庭。--汉语大词典

亢宗子,谓能光宗耀祖之子。--汉语大词典

戚党,亲族。--汉语大词典

觌,①⒈相见,面见。⒉引申为出现,使见面。--王力古汉语字典

眙,①⒈注视。⒉引申为惊愕。--王力古汉语字典

贽,①⒈初次拜见尊长或敬重的人时所持的礼物。⒉引申为国家聘享時所持的礼物。②恭敬地拿着礼物去见人。--王力古汉语字典

尺幅,①指小幅的纸或绢。②泛称文章﹑画卷。--汉语大词典

酬答,①应答。②酬谢;报答。③应酬交往。--汉语大词典

什袭,重重包裹,谓郑重珍藏。什,十。--汉语大词典


一日,俛颈窗前,怊怅若失。忽问:“革囊何在?”曰:“以卿畏之,故缄置他所。”曰:“妾受生气已久,当不复畏,宜取挂床头。”宁诘其意,曰:“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意金华妖物,恨妾远遁,恐旦晚寻及也。”宁果携革囊来。女反复审视,曰:“此剑仙将盛人头者也。敝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慄。”乃悬之。次日又命移悬户上。夜对烛坐,欻有一物,如飞鸟至。女惊匿夹幕间。宁视之,物如夜叉状,电目血舌,睒闪攫拿而前,至门却步,逡巡久之,渐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将抓裂。囊忽格然一响,大可合篑,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声遂寂然,囊亦顿缩如故。宁骇诧,女亦出,大喜曰:“无恙矣!”共视囊中,清水数斗而已。

怊怅,犹惆怅。--汉语大词典

怔忡,②犹怔忪。谓惊恐不安。--汉语大词典

意,②料想,猜测。--王力古汉语字典

敝,①破旧。②疲。③弃。④谦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粟慄,悚惧时肌肤起颗粒。--汉语大词典

欻,忽然,迅疾。--王力古汉语字典

夹幕,古代厅堂廊庑中悬挂的帷幕。--汉语大词典

睒闪,光闪烁貌。--汉语大词典

却步,却行,后退。--汉语大词典

篑,盛土的竹框。--王力古汉语字典


后数年,宁果登进士。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

仕进,①入仕,做官。②指在仕途中进取。③谓求取功名之路。--汉语大词典

聊斋志异 • 聂小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