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出身重要么?聊一聊我认识的富二代和穷二代!

2023-12-04 19:22 作者:北海先生原创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北海先生,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从小家境很好,但大学毕业以后,经历了家道中落。回忆过去这一路走来,遇见的同龄人,有富二代,也有穷二代,他们到现在也都和我一样,快四十了。人生可能已过半,命运的轨迹已然凸显,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个精彩而戏剧的人生,我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将他们的故事讲出来,或许,你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你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在很多人眼里,富二代,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那我们,就从小严的故事开始讲,他的人设比较符合大家印象里的富二代。

小严的爸妈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不管是读书时的成绩,还是事业上的成就,都可归为人中龙凤那一档。但小严却没有遗传到爸妈的优良基因,有种迷信的说法,父母都太强了,会吸干耗尽子孙运。若从个人硬件配置来说,小严确实是个倒霉蛋,从小就是那种不太灵光的孩子,整天跟在我屁股后面,他妈妈给他买个什么好吃的,都一定要让我先吃。在周围大人眼里,小严是个好孩子,但这句话是有双重内涵的。硬件虽然不好,但小严被安装的软件却是一顶一的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自不必多说,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不是考不上重点,而是考不上高中,没有学校可以进。他爸妈给安排了当时全省最好的高中,我之所以要加一个当时最好,是因为郑州的小伙伴都知道,现在最好的高中换位了。小严在那最好的高中里,依然是跟不上趟,硬件不够的电脑往往跑不动太过高端的游戏。当年那所高中,江湖传言,进去后,一只脚就进了重点大学,但小严明显是两只脚捆在一起的。高中毕业,小严的学业一直很稳定,依然没学校可读。爸妈那边的能量也一直很稳定,找个好大学不成问题,而且不是那种旁听生,也不是无学籍,具体哪个大学,哪种方法我就不说了。这个世界上,从物种上讲,未知是大于已知的,比如深海,我们了解的极少。从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维度看出去,我们眼前的世界和生活,依然是未知大于已知的。我们大多数人循规蹈矩走过的走廊,在有些人那里,是有很多扇门可以打开的,而且就像是机器猫的任意门。不在一个维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

读完大学,不管公平与否,混没混日子,小严还就是正儿八经的一本院校毕业生。可能有人会说,光有那学历有啥用,只是一个敲门砖,到了工作上,依然竞争不过别人。是的,我也这么安慰自己。但我看到了,小严根本就不用拿着那大学毕业证去找工作,我之前讲的那些求职技巧,怎么辨别一家公司是否靠谱,对他来说,根本就用不着。因为他前脚刚走出校门,后脚就进了父母安排好的工作单位。确实,那单位,人人羡慕,逢进必考,小严也真的考了。但我说过,我们眼前的社会,未知总是大于已知。他当年也参加了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考得怎么样?你懂的,反正,一路全都按计划升级了。而类似于小严这样的二代,同样的路径,我真的认识好几个。如果你不信,那就保护好自己内心那一份荣耀和热情吧。

小严跟我上一期视频里讲的小蕃不是一种富二代,小蕃那是典型的花花公子,能玩的都玩了。小严更像是爸妈一路保驾护航的娇宝蛋。而小严的家世也要比小蕃的高出一大截。

我家道中落之后,小严跟我见得少了,客观来讲,他和之前视频里讲的小仁不一样,小严不是那种势利小人,现在的他和小时候那些大人口中说的好孩子是一样的,或许只是我们选了不一样的路,各自都很忙,各自也都结识了新的朋友,渐行渐远了。

前段时间,小严约过我一次。言谈之间,发现他虽然已经是一个领导了,但似乎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内心很干净。你觉得体制内人际复杂,其实体制外才是尔虞我诈,小严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世界,其实早就不一样了。

小严的爸妈应该是极度冷静而认命的,这唯一的后代,无法延续他们的荣光,平平安安,衣食无忧,是他们最大的助力了。若第三代中兴了,那是意外之喜,若第三代遗传了第二代,反正也认命。

 

小马和小严最大的区别,就是小严很听爸妈的话,小马的爸妈管不住他,也不舍得管他。小马爱脱缰,小马爱过河,小马那四个蹄从来就没闲过。高中没毕业,就不读书了。他爸妈其实也没读过太多书,早年间靠矿产,后来靠地产,一直处于发财中。错把时代和资源红利,当成了自己的实力,觉得读不读书不影响发财,于是也就不怎么管宝贝儿子了。小马刚拿到驾照,爸妈就给买了一辆大越野,为啥不是跑车,那时的小马还没有玩跑车的审美,因为爸妈平时都是开的大越野,他的认知里,车越大越值钱。不上学的小马,也没有帮家里做事,爸妈那边也用不着他做什么,他妈妈说,好儿子只要不惹事不打架就好,乖乖的,找个好老婆,给我们生几个好孙子。于是,在小马的认知里,找老婆,或者说找女伴,就成了人生唯一的任务。不知小马是不是那种事经历多了,和大家想象中的地主家少爷不同,他特别瘦,弱不禁风的那种。

小马跟我不是发小,也不是同学,而是我朋友的发小。记得那时,我刚毕业回来,第一次见小马,戴个眼镜,因为很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客客气气地跟我握手,寒暄,熟络之后,问我能不能帮忙给他找个大学,他想读书。当时,瞬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这跟我那朋友提前描述的小马完全不一样嘛。结果,帅不过三秒,小马接下来的补充条款是,一定要那种美女比较多的大学。我当时忍住没笑,严肃地告诉他,大学,是需要考的,不是找的。他当时笑了笑,说自己可以拿钱。虽然那时我已见识了小严的神通,但小严比小马早很多年入学,晚那么几年,很多规则都变了,而且在我看来,一定是越往后越正规。

后来,听朋友说,小马他爸真给他弄进了一所很知名的大学,以旁听生的身份先混着,后来,安排了好久,邀请了好久,小马将学校里的部分领导和院系老师,全都邀请到了家乡,他爸不管是自有的,还是临时买的,还是借的,总之安排了一个豪华车队,所有车型都一样,来几位客人,安排几辆车,确保每辆车上只坐一位客人,坐右后座,左后座空着,副驾驶坐一名服务人员,所有服务人员和司机都统一着装,仪式感拉满。这一趟下来,小马爸妈全程陪同,服务周到,礼物送满,小马后来神奇地转正了,毕业的时候,不仅有正儿八经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还荣获了大学里的荣誉证书,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

故事发展到这儿,小马虽走了几年弯路,但也靠着未知的手法和路径,似乎和小严拿到了一样的社会起点,甚至比小严毕业的院校还要好一点。但小严和小马刨除自身,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小严爸妈比小马爸妈,要聪明很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的领域。

小马毕业后,留在了大学所在的城市,明着是自主创业,实则就是继续玩。小马爸妈眼里,儿子上大学,只是为了一份面子,认为自己家什么都不缺,唯独却这一份功名文章。现在不管怎么说,父子齐心,把这最后的瑕疵也磨平了,人生圆满了,儿子爱留在大城市玩,就让他玩吧,反正家里也不需要他赚钱,家里的钱,够他花几辈子了。家里的钱够孩子花几辈子了,这也是很多有钱人的口头禅,他们还是不够聪明,天真的以为,这人世间,真有绝对的稳定。

小马离开了校园,远离了爸妈,自己的公司,没想好做什么,但一定要先招人,尤其是美女助理,美女前台,美女会计,至于做什么业务,进哪个行业,先磨合磨合,慢慢在商量。结果,磨合了大半年,车买了好几辆,人招了好几批,一周小马只去两次公司,周一下午去一会儿,周五下午去一会儿,周一下午布置任务,周五下午开例会,听汇报。这大半年来,每周一布置的任务,几乎都是,大家没事多出去跑跑,找找商机,出出点子,公司既然开起来了,就得让这公司开的有意义。每周五下午的例会,基本上也讨论不出个啥,点子倒是一大堆,但员工也没动脑子,小马也没带脑子。时间一长,大家都把公司当网吧了,老板视察的时间如此固定,那中间三天,就从偶尔翘个班,变成了常常坐不满。新来的员工,以为老板还有别的生意,日理万机,混成老油条的员工,都知道,老板只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小马爱车,也爱美人。为了防止胭脂香粉留痕,惹女人生气,他去见不同的女友,开不同的车,精心编了号码。此时的小马,早就看不上当年爸妈给买的大越野了,早就换了清一色的跑车。

小马那些年,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没干满一年,就把那个还没想好做什么的公司,给关了。但没告诉爸妈,怕爸妈知道自己没事干了,让回老家继承家业,或繁衍子嗣。谈笑之间,也透出了一丝悲凉,这年头,富二代不创业,就是最好的守业,不创业,就不是败家子。

人这一辈子,吃苦不是定量的,并不是吃够了苦,后面只剩下了甜。但我觉得,享乐,极度的享乐,是定量的,短时间之内耗尽了,后面可能就没了。

小马的公司虽然不做了,但公司里有几个长相出众的姑娘,和小马的合同还没结束,当然,这合同得加引号。就这样,左拥右抱,醉生梦死几年后,小马被妈妈召唤回家了。

那几年,矿产和地产的日子远不如从前了,哪儿有永远顺利的生意,哪儿有永远美好的人生。可能在常人眼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现实中,但凡家道中落的孩子,大多都过得很惨,因为过去那一代企业老板,有几个是纯靠自有资金做起来的,常人眼里的高大,不过只是虚胖,一旦跌落,等待他们的不只是贫穷,还有负债,而且通常是天文数字。

我最后一次听到小马的消息,是有一年过春节,他找我那朋友,也就是他的发小,借一万块。那朋友心很善,给了他两万,至今未还。而这一两万,在曾经的小马眼里,可能跟一两百没什么差别。如今当我看到,那些父辈企业还未曾出问题的富二代,快四十了,依然不知钱和纸的区别,就会在心里对他们的以后捏一把汗。人生,怎么可能一路平坦。自古以来,王公贵族尚且如此,你我一介书生,一介商贾,又有何能耐置身循环之外。

 

其实,我身边认识二十年以上的同龄人,像小严和小马这样经历的二代,不下十个。他们的人生,或出奇的相似,或略有不同。但我发现,他们的结局,除了人为不可控因素影响和波及之外,更多还是受其父母影响。所以,民企老板也不都是暴发户和资本家,也有内敛沉稳的儒商和企业家。对于富二代来说,如果出身前者家庭,一旦遇到大坎儿,很容易团灭,极难翻身。而如果出身后者家庭,就是遇到难以避免的大坎儿,也能冷静看待和接受,卧薪尝胆,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发达了,或者你现在已经发达了,往后余生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教育自己的后代。因为,你的后代会直接或间接地左右你的命运。

 

如果能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一场大败,是一大幸事,你可以看清很多人,也可以看见很多人。

特殊时期刚来的时候,我在前面视频里讲过,我刚拿到A轮投资,虽然账上有钱了,但这钱只能用到项目公司,也就是父亲那个老集团的重生小舟。那钱是不能用于我那个小外贸公司的。可能你会觉得我太死心眼,我看银行那期视频,有不少小伙伴说我太老实。其实这可不是老实的事,投资人的钱,那不是那么好拿的,他们年底会审计账务,平时每个月会要求财务发流水到股东群里,每一笔钱,花到哪儿了,都会监控的。如果耍小聪明,做小动作,如果跟股东关系处的好,可能就是警告和指责,如果处得不好,那他们就会用专业的律师想办法把你往诈骗上扯。

当时,外贸公司已基本上成了快要饿死的小孩,看着旁边就有奶,但吃不着,不敢吃。就在我计划壮士断腕的时候,小绿找到了我。

小绿出身贫寒,是我的高中同学,上学那会儿,我们住校,食堂饭菜虽然便宜,但油水真的不行。我就常常从家里拿烧鸡火腿之类的,但同宿舍的人都不吃,我在戾气那期视频里讲过,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他们总是跟我保持一道很远的距离。唯独小绿,性格很开朗,虽然跟那几个同学来自一个地方,但他每天都和我一起消灭那些肉制品。小绿学习不是太好,高考发挥正常,考上了一所二本。毕业后,机缘巧合进了一个国企工作,在父母眼里,儿子已经创造了家族的历史。

但小绿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况且他觉得那国企虽然稳定,每年的收入距离小富即安的小富也差很远。瞒着老家不识字的父母,偷偷辞了职,开始做小生意。

他刚辞职那会儿,本来就没什么积蓄,加上之前还有单位的宿舍可以住,辞职后只能租房子,这又多了一笔开销。小绿当时连行李箱都没有,因为没什么东西,一个书包就全装完了。他一边尝试着创业,一边找了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底薪很低,但提供宿舍,他说那地方除了不会吹风淋雨,简直不是人待的,太臭了,太乱了。他无比怀念大学的宿舍和国企的宿舍。但他当时想的是,哪怕睡公厕,也不能回老家,不能让爸妈知道自己辞职了。

天无绝人之路,小绿找到了商机,且没有经历过失败,一次,就成了。有时候,选对行,真的至关重要。今天,有很多人私信问我,跨境电商能不能做,我的回复是可以做,但没有十年前那么容易发财了。小绿接触跨境电商的时候,是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也就是十几年前,应该还处于跑马圈地的超级红利期。

这世间的观察者,还是比较公平的。小绿虽然之前的人生清贫而苦闷,但这一次机会,被他抓住了。有失必有得,他自己创造了失去。

等小绿联系我的时候,我已经从刚毕业时的白衣公子,变成了水里浸了好几遍的落魄商人。而他来找我的那天,开着一辆进口奔驰。造化弄人,而我当时正好刚卖了毕业时父母送我的车。多年不见,当年的风水,彻底轮流转了。你说这世间,哪有什么绝对的稳定。

小绿说,从同学那里知道了我的情况,正好他这些年也一直在做外贸,看能不能帮上忙,上学那会儿我对他挺够意思的,毕业这么多年各忙各的,一直也没联系。

其实在此之前,我也多少听过跨境电商,但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张总一直持排斥态度,他是做了传统外贸几十年的老人,看不上小包快递的跨境电商。大刘说的很对,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如此梦幻的开局和队伍,完美错过了一班快车。

当时张总已经患癌,外贸公司也没剩几个人了,小绿建议,抽出几个人,设立新部门,专门做跨境电商,传统外贸的业务该做还做,如果跨境电商可以做起来,再考虑下一步要不要转行。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别人帮你,总得有利可图吧!但事后证明,我狭隘了,小绿和之前的小良一样,完全不求回报地帮我,带副手来我公司,给员工培训,上传产品,优化店铺,广告投放,选择快递,打包商品,仓库管理等等,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虽然,我们进入的晚,已经赶不上红利期了,店铺数量也不多,流动资金也不多,但至少又给公司续上了命,度过了特殊时期,大家没有失业。

前段时间,小绿说,想买一块手表,但他不懂,让我推荐一款。我说你预算多少,他说二十万吧。我当时心里一惊,但马上就恢复了平静,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小绿这样的人,活该发财,活该过得好!

 

这几年,除了小绿,我还认识一位做跨境电商的同龄人,不是发小,不是同学,只是在一次学习中认识的。他叫小山。

小山和小绿创业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出身贫寒,父母完全给不了助力,上学时学习一般,考上了大学,却感觉也没学到什么,毕业后依靠学位证和所学专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反正也没什么可失去的,就搏一把吧,选择了创业。小山也是观察者的宠儿,十几年前,选中了跨境电商。

但从这里开始,他和小绿的人生就不一样了。小绿属于那种,解决了房子和车子,就不在这上面动脑筋了,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常常在公司里加班到深夜。

但小山的脑子似乎更活一点,但在我看来,脑子太活,不一定是好事。小山跟我说,当年做跨境,就跟捡钱一样,不进货,不知道有些东西在国内卖那么便宜,不卖货,不知道有些东西在国外卖那么贵,而那些老外还在下面留言,价格真好。他有时候会安排员工寄一些空快递过去,买家质问,就说发货太多,遗漏了。但他发现,有不少买家不但不质问,也不退款。但这样的无良操作,换来的,就是后续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在平台上不受待见,甚至现在很多平台不再对中国卖家开放注册。于是,又起来了一堆,卖店铺抄店铺的生意人。

小山跟我说这些的时候,丝毫没有觉得丢人,反而是一种炫耀的神情。小山靠着跨境红利和无良操作,赚了一桶又一桶金,但他没有拿那些钱,去扩大再生产,而是全都买了房。我当时随口说了一句,如果只是作为投资,最好把自住之外的,全部卖掉。

过了很久,小山再次找到了我,一边说北海哥你怎么老是喜欢喝美式咖啡,我尝过一次,跟中药汤有啥区别,一边说,真的很感谢我,当时跟他说卖房子的事,他回去又问了一些人,他认为有本事的那几个都跟我说的一样。他就把手里的房子都卖了。然后冲我晃了晃手里的钥匙,我一看,是保时捷的车钥匙。

小山说,他换了一辆车,一会儿要不要开一圈。我说不用不用,你把不住的房子出掉,是明智的,落袋为安,吃利息就行,不要随便投资了。我这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完,小山说,你不知道,北海哥,我跟着一个大哥,去某海滨城市,名字我就不说了,抄底了几套房。

我听完,心里咯噔一声,抄底?你以为你在抄底,其实你只是在接盘。你能比当地人更了解当地的行情?但我没再说什么,你信不信命,我以前不信,我以前总觉得我可以在爸妈的助力下,书写命运。但现在,我觉得爸妈不过也只是凡人,我也是凡人,我们的命运,早已被观察者写好了剧本,我们只是演员,只是乘客。

小山可能命里注定,无法像小绿那样财务自由,荫泽子孙。还没等我想好怎么说,小山便解救了我,他不需要我的回复,他只是倾诉,他接着说,现在跨境电商没有以前好做了,他保留了部分店铺,卖掉了一些店铺,现在投资做金融。

我当时一听,惊呆了,做金融,你做什么金融啊?

他说,他从老家村里找了一大堆人,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份证去开户,能办信用卡的办信用卡,办不了的就借记卡,然后统一交给他运作,每个月给那些老乡发工资,他自己赚大钱。具体的方法,我不能在这里说,也完全没必要说,那其实是不合法的。我本不想重复那句话,但此时忍不住,靠运气赚来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完。

 

和小严、小马那些富二代不同,小绿和小山,在我的生活里,有着相似经历的穷二代却不多,果然,这人世间,逆袭,翻身,是更稀缺的剧本。

我遇见的富二代,大多都是如小严一样听话,或在体制内寻得一份安逸,或在商海中搏得一份安稳。我遇见的穷二代,大多却没有小绿和小山的运气和机遇,或者说,他们也曾看见过,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抓住。他们的人生,可能会比父辈们强,但依然过得不够开心,不够松弛。

你说出身真的很重要吗?我觉得是,也不是。

曾经有人跟我说,他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他从小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环境,就决定了他飞不高,飞不远,能有一只鸟笼让他饿不死,就是他的天花板了。这话一听,是不是特别容易共鸣,特别容易共情。但我说句残酷的话,这其实只是你上学时,打瞌睡,某个老师走过来跟你说,想睡就睡吧,你很可能还会跟老师说一句,谢谢老师,然后倒头就睡。这不是玩笑话,我就听一个高中老师跟我讲过,而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全是嘲笑。

不知你有没有印象,反正我从小到大,见过的所有大企业老板,不论何时,都是一副愁眉苦脸地说,生意不好做,行业不景气,整天就是赚个辛苦钱。而这些年,我去看望老师,每次遇到那些移民到国外的老同学,回国探亲顺便看望老师,他们基本上都喜欢说,想回国发展呢!而他们在国外的工作,可能是苹果,是英特尔,是斯坦福。然后换来的一定是老师的苦口婆心,哎呀,在那边发展的好好的,别回来了。我通常选择沉默,我不知道老师是明白,还是不明白。反正,我是明白的。回国或者不回国,其实在我看来,都是正常的,都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实际情况,在哪里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就选择哪里。而如果真想回来,会像我当年一样,不说那么多废话,直接回来,就像那老师的儿子,美国藤校硕博连读,一句话没说,就回来了,去了某互联网大厂。而那些每年回来都要说一遍想回来的人,就如同我过去见的那些大企业老板一样,只是在安慰他们认为过得不如他们的人,甚至,不希望其他人知道他们真实的爽点,也不希望和他们分享。

有个奢侈品销售跟我说过,那些进店就习惯性地抬手腕看表,而且五分钟内不止看一次的人,通常是很难成交的顾客,因为他们要比价,或者只是看看实物,然后要去网上找代购。为什么不停地看表,只是提醒别人,我的手表很贵,我很有钱,来吧,尊重我吧,高看我吧!但真正有钱的人,通常更像是突然溜达进来的,不是计划好的要买什么,而可能会是随手买个什么,就跟我们晚饭后去超市瞎逛,看见了什么,随手买一包。

那个坚信自己就是因为出身,注定平庸的人,可能只是信了别人想让你信的逻辑。我想回复他,写了一大段,但还是删了。因为他讲了不少抱怨出身的话,都是成年人,我直接回复他,可能会让他没面子。我今天就在这里,把原本想说的话,分享给大家。

我爸兄弟姐妹好几个,那个年代,是真的很穷,吃不饱饭,或没饭吃的那种穷。晚上饿的睡不着,他们发明了一个方法,把脚伸墙上,做倒立的姿势,这样似乎食物就会往胃里流动,似乎就不那么饿了。就这样,夭折了几个,活下来了几个,爷爷奶奶相比村子里其他父母,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只要孩子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供其读书。他们兄弟姐妹几人,从极度的苦难和贫穷中走出来,有发展的好的,有发展的不好的,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出身和父母,到了我这一代,虽然已没有了贫穷和饥饿的记忆,但依然保持了那份和睦和平和。

我妈的爷爷是很大的企业家,但我外公青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和我现在有点像。到我妈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富裕日子了,虽然比我爸富足很多,但也只是衣食无忧。我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并不认识,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观念是一样的,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无条件支持。从我记事起,我看到的外公外婆那边,爷爷奶奶那边,都是非常和睦的家风。一个是绝对贫穷出身,一个是家道中落背景,但他们都走出来了。

如今,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给自己的前方加屏障,唉,太难了,你说那些成功的人,肯定都是有背景的,网上不都说了嘛,阶层已固化,十年寒窗凭什么打败人家三代经商。咱先不说这经商能不能传三代,这句话本身就是谬论,十年寒窗,仅仅代表了完成学业,后面的三代经商是社会历练,商海沉浮,这PK合理吗?打个拳,还分重量级,轻量级呢。

如果信了那些贩卖焦虑的,如果信了那些为了让你共鸣而写的文章,那你就真的如他所愿,打败自己了。

这人世间,我信命,也信剧本,但我还信观察者,之所以观察,是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动,即便是写好的剧本,也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即便是列车,也有换轨的时候。而这个修改的地方,这个换轨的时候,就是你人生里为数不多的机会。

出身很重要吗?是,也不是。它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人生的起点。但除此之外,它可以摆布你一生,也可以,啥也不是!

出身是你的起点,婚姻是你的宽度,孩子是你的速度,你自己内心的信念,是你的高度,也是你的终点。

 

 

 

 

 

 

 

 

 

出身重要么?聊一聊我认识的富二代和穷二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