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知名机构落地儿童成长中心,响应“双减”,为家长减负!
2021年的上半年,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足够掀起巨浪,让头部及中小机构重新洗牌。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 “双减”风暴,正式开始。

相关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正式出台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正式提出“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
与“双减”一起来的,还有备受瞩目的暑期托管服务。北京市自7月19日开始正式启动暑期托管服务,各区教委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提供包括为同学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服务,但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武汉,江苏南京、苏州,山东泰安,河南安阳等地,已出台了相关暑期托管班政策。
暑假托管的出发点就是为家长减负,其次是便是为了素质教育政策的更好推行,不进行学科类补习,将会让整个社会趋于公平性,正如《小舍得》中的夏君山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了,这不是闲的吗?”只强调成绩升学、品质参差不齐的课外辅导班,正在让许多孩子陷入“内卷”。暑假托管班并不是补习班,或者提高班,也不是第三学期,但也不能将托管班等同于自习课或者小饭桌,教育者应该思考如何用好这段时间,让参加托管班的孩子体验到一些平时校内没有过的成长经历,完成不一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德智体美劳综合成长体验。
由学校承办的托管固然不错,但笔者更呼吁应该尽量减少因为托管班给学校老师,尤其是公立学校老师所增加的额外负担。不管是堡贝还是学校老师,都需要充电时间—— 暂时离开教室、校园。一方面舒缓积攒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下获得知识和经历,老师更可以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教学困境。在下学期开学之后,可以用更好精神状态继续带来更先进的教学模式、更完备的教授内容。
所以那些注重素质养成、正规专业的校外暑期托班或者儿童成长中心不失为一个更优之选。自6月以来,不少的教育品牌都开始推行产品升级,开始了“去英语化”的进程,包括吉的堡、英孚、好未来旗下的励步、瑞思、贝乐等知名教育机构品牌都向社会公布“儿童成长中心”落地计划。
就在7月23日,吉的堡教育公布了最新的吉的堡成长中心(Kid Castle SPACE)落成计划,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中心除了包含课后托管、寒暑假托管安亲课辅服务,还将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成长体系: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文化浸润、分级阅读、歌剧表演等课程,另外与品格绘本、营地教学、安亲辅导、吉的堡早教课程、绘画美学与STEAM课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养成。

从目前形势来看,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北极星”指标,众多机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教育行业发展的节奏“慢比快好”,需要大家静下心来,摒弃浮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帮助中国家庭做到真正的减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深入推行“两减一增”学生减负、践行素质教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教育行业优质发展将会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