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文观止——杜蒉扬觯(礼记 檀弓)

2018-03-26 07:57 作者:actionlong  | 我要投稿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
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
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
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尔饮调,何也?”
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
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知悼子:知罂(ying 第一声)也写作“罃”,春秋时晋国大夫,悼是他的谥号 
师旷:晋国乐师
李调:晋臣
侍:作陪
鼓钟:敲钟
杜蒉(kui 第四声):晋平公的厨师
寝:寝宫,国君休息的宫殿 
降:这里指走下殿阶
进之:让他进来
曩(nang 第三声)者:以往,过去
饮(yin 第四声):要别人喝酒
子卯不乐:商纣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杀,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历代君王的忌讳之日,禁止享乐
在堂:灵柩还放在殿堂里没有下葬 ,悼子是亲近大臣,死了还没下葬,这忌讳应当大于桀纣之忌。 
太师:对乐师的称呼
诏:告诉
亵臣:宠幸的近臣
疾:犹言忌讳之事 
宰夫:厨师,共:同“供”,匕(bi 第三声):羹匙,“刀匕是共”,宾语前置句
与:参加
知防:察觉和防止违礼的事
扬:高高举起
觯(zhi 第四声):饮酒器皿 
爵:饮酒器



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
平公饮酒作乐,师旷、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
杜蒉从外面来,听到编钟声,说:“平公在哪?”
仆人说:“在寝宫。”杜蒉前往寝宫,拾阶而上。
斟酒道:“师旷干了这杯。”
又斟酒道:“李调干了这杯。”
又斟酒,在大厅的北面面对平公坐下干了酒。
走下台阶,跑着出去。 

平公喊他进来,说:“蒉,刚才我心想你可能要开导我,所以不跟你说话。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啊?”
杜蒉说:“子日和卯日不演奏乐曲。知悼子还在堂上停灵,这事与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师旷,是太师啊。他不告诉您道理,所以罚他喝酒啊。”
“你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呢?”
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喝的一点吃食忘记了君主的忌讳,所以罚他喝酒啊。”
“你自罚喝酒,又是为什么呢?”
杜蒉说:“我杜蒉,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务,却敢干预对君主讲道理防范错误的事,所以罚自己喝酒。”
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啊。斟酒来罚我。”杜蒉洗干净然后高高举起酒杯。
平公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叫做“杜举”。





楚归晋知罃(今日我阿杜率厨师班代平公沉重悼念晋大夫知悼子及其生平事迹)



古文观止——杜蒉扬觯(礼记 檀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