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启蒙-衣品课 | 法国为何能成为时尚中心
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巴黎能成为全球第一个的时尚中心?
1、个人影响力因素
路易十四作为一位将法国带入鼎盛时代的国王,其对艺术、文化及奢华的生活方式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路易十四不仅仅有军事、经济、政治才能,同时对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很有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在这方面,路易十四可以被视为非常特别的国王。 因为这个世界自古至今,没有几个男人可以即统领军队,还能通晓时尚。据说,他是那种会花大半天时间让人整理自己的发型、胡须与衣着。对于要求会见的客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疾病健康,国王均要求他们必须严格按宫廷礼仪穿戴。

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身高,他还是高跟鞋的发明者。其实不仅仅是在穿着方面,即使在宫廷的装饰及饮食方面,路易十四的生活方式也堪称奢华。虽然这些奢华折腾掉了不少银子,但是这却是奠定了法国的时尚地位。
在封建时代,国王与皇室贵族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网红与明星——他们是潮流的创造者及影响者。 而与现在网红及明星的差异是,他们是有政治权势的人。 有权势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让衣着政治化。所谓衣着政治化就是将衣着通过政治手段等级化。 某些特定的款式、面料、色彩、图案只能由皇室贵族的成员使用,普通百姓绝对不能越界,不然就有被砍头的风险。 这种衣着政治化并非法国独有,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历史的王朝上都出现过这种现象。
路易十四时期也是法国奢侈品行业形成基础的时期。 正是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其财务大臣科博(Jean-Baptiste Colbert)对法国的文化及经济产业做了一系列的变革,并使得法国的奢侈品行业形成雏形。
“时尚于法国,就好像是秘鲁的金矿于西班牙(秘鲁16世纪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这句名言,正出自于1665 to 1683 期间担任法国财务大臣的科博。

为了发展法国里昂的丝绸业,他从意大利邀请最好的纺织业工匠培训本国工匠;他不仅大力发展丝绸业,还将羊毛产业也发展起来;以法律形式要求法国人必须消费法国本土产的面料与服装;成立行业协会,将原本散居在各地的手工作坊,小到辅料业(蕾丝、织带、花边、帽子等),大到面料商、男女装裁缝集中起来,规范行业行为,提升整体产品品质及商业运营的规范性。总之,法国奢侈品能成为一个有着完整生态链的产业,与这个时期科博的作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法国在拉丁美洲、非洲乃至亚洲的殖民侵略为其带来了全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为其自己输入了各地的异域文化。正是这些文化与物质方面的积累,让法国的文化拥有高度的包容性、多元性及稀有性。

3、正是在巴黎诞生了全世界第一家百货商场,Le Bon Marche。
商场建于1838年。著名作家艾米莉所著的The Ladies’ Paradise是以此百货商场为原型。书中描述了当时这个庞然大物诞生时如何影响了周围小本生意商贩的生活与命运。
百货商场的诞生对于时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在百货商场诞生前,人们在非常私人化的环境内交易,大家都是去小店里购买面料,去裁缝那做衣服,基本上都是一对一服务的情景。百货商场则将交易放在了一个巨大的公众场所里,这里聚集了来自各个地方的人。百货商场诞生以前人们的交易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百货商场交易才开始明码标价。
以前的小店只专卖某一品类的产品,百货商场则聚集了各类商品,品类几乎涵盖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用品。大大便利了大家的生活并丰富了大家的购物选择。
百货商场对于时尚的促进,除了进一步刺激了消费的发展,还允许更多的人看见更时髦的物品。百货商场作为一个公众场合,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包括乡下的)富人穷人(以前富人和穷人难有交集),大家穿着各自代表不同阶层的衣服在一个公共空间里流动。学者Valerie Steele就把这样的场面称为“流动的时尚画面”。

4、当地的着装文化,在封建贵族时代,人们在穿着上非常讲究,特别是贵族阶层。
一天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需要更换几套不同的衣服。从晨服、下午茶装、打猎装、到听歌剧、参加舞会、晚宴,不同场合的不同着装礼仪。虽然现在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了,但是根据不同的社交环境换装的习惯依然保留着。
5、文化及艺术的发展
学者Valerie Steele认为,法国的文学及艺术发展同样对法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时尚中心起到了积极贡献的作用。中国读者熟知的巴尔扎克就是个典型的能够用着装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知名作者。事实上,巴尔扎克本人就是个非常喜欢穿着的人(虽然其同时代的人认为他虽喜欢穿但并不会穿),他非常关注最新的潮流款式、面料,为了写作他还会实地调研不同阶层人家使用的裁缝价格是多少。在时尚杂志诞生及普及以前,人们除了通过商店的娃娃模特所穿的衣服了解时尚潮流外,绘画也是普通人了解贵族时尚的渠道。
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次再见,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时尚启蒙-衣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