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采茶拍摄札记
拍摄传统匠人一直都是我的心愿,这次终于如愿能够有机会一睹名茶「碧螺春」的制作过程,第一次闻到了刚采摘下来的嫩芽的清香,以及一同完整经历了从采茶到炒茶整个过程。
非常感谢赵老师的配合以及款待,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学长帮我促成了此次拍摄~

这次使用的是Sony FX6拍摄,和我之前的伙伴BMPCC6k比起来,轻便了一些。两支镜头(16-35与24-70)加机身以及提手放在我这个包里面,还有很多空间。也好在这次拍摄没有带太多设备,不然单单爬山这段路程就可能要命了。

拍摄收声都是靠机器本身提手上配的麦克风,我起初对这个麦克风没抱太大希望,但它收音效果是可以的,虽然感觉并非是指向性麦克,但音质还是很不错的,成片里的环境音都来自于机器现场收音,唯一不足的,就是风噪了。
同时提手也提供了很好的握持体验,这次全程手持拍摄,但成片出来还是比较满意的。

此次拍摄没有任何前期准备,到现场以前什么都不清楚,同时制茶过程又不能重来,所以拍摄时就需要能比较快速的切换角度,其实当时还带了三脚架,但因为拍摄紧张,最终也没有使用。FX6小巧的机身搭配上提手以及手柄,握持感很好,因此在运镜时,还是能保持一定的稳定,同时我自己组装了一个肩架系统,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整体拍下来还是不错的。

拍摄时自动对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拍摄人物以及慢动作时,成片里的慢动作是在UHD分辨率下的120/24的慢动作,坦白说又自动对焦拍摄时大部分时间压力会小些,因为有时候没对上焦真的很恼火,但是有时候自动对焦也会发神经来回抽风,所以对焦这事可能纯靠机器还不行。

总结下
这次拍摄是第一次使用FX6拍摄,其实也是一次和机器互相认识的过程。我是从BMPCC转来的,两个机器的性格非常不一样,但得益于自动对焦以及内置ND,我终于可以放心全开光圈进行拍摄,这个体验是非常舒服的。同时全画幅和S35在视觉上的不同,让广角更有张力,以至于我都没有使用16-35这支镜头来进行大场景的拍摄。
画面稳定方面,使用了Sony自家的Catalyst加达芬奇稳定,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晃动问题。但有一点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如果计划后期使用Catalyst进行稳定处理,同时你前期素材抖动幅度比较大,那拍摄时务必使用高帧数来进行拍摄,此次拍摄我使用23.98进行拍摄,后期在稳定时就遇到了素材出现类似拖帧的问题,画面里特别是边缘容易出现模糊拖拽的感觉。
最后,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频道,拖更太久了,挺不好意思的,希望能和更多喜欢拍摄的朋友交流。
正片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y4y1t7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