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代央视名嘴巅峰期隐退,7年后,她怎么样了?

2022-07-05 16:54 作者:小K影剧  | 我要投稿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央视《东方时空》那个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李小萌?



她主持过央视大量的节目,《半边天》《东方时空》《新闻1+1》《24小时》等等。
甚至还有以她命名的新闻节目《小萌探维和》《小萌探军营》《小萌探秘阅兵村》。
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知性、专业、细腻且富有深度,甚至一提到某个节目必提到她的名字。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在事业的上升期激流勇退,从央视辞职,做过“全职妈妈”,做过创业者。
她的身上发生过许多事情,可以给我们很多人启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她的故事。


艰难时刻,是书陪她度过的
二十多年前,李小萌大学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光环,并未给这个年轻的女孩提供太多的帮助,在电视台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她只能从打杂的实习生做起。
实习期里,李小萌一人提过十几人的盒饭,办公室的卫生,同样由她来负责。
当时没有工位的她,在别人工位上打扫卫生时,心里既慌张,又憧憬。
尽管人微言轻的实习期充满了艰辛,但李小萌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借着打杂的空闲时间不断向前辈们请教经验,一有空就在角落里拿起书读。
实习期间的积累,让李小萌养成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好习惯,后来她凭借优秀的素质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成功加入了当时最火的女性节目——《半边天》节目组。
那时的电视台,对人才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的是采编播合一型人才。
大部分主持人只关心台前表现,很少有人在幕后工作上去花心思。
但是李小萌偏偏就是那个异类,她对幕后工作充满了兴趣,她希望自己的大脑、心和嘴能够做到心口合一,希望能在新闻背后找到更多的人的价值,人的认知和观念变革的机会。
即使没人要求她去做编导方面的工作,可她从一开始就用编导的思维在工作,甚至是用制片人的思维在工作,所以,台前的那个与众不同的李小萌,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加与众不同的她。
无论是台前出镜,还是在幕后的编导和采访工作,她都真正做到采编和主持的高度衔接,台前幕后的兼顾,让她的事业做的有声有色。
她在《半边天》节目组一干就是五年,这也让《半边天》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节目。
之后的职业生涯里,更多的全新挑战也向她涌来,《东方时空》《新闻1+1》《24小时》这些如今我们都记忆犹新的节目,也成了李小萌新闻职业生涯里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节目虽然在不断变,但是李小萌落落大方,优雅知性的主持风格,却慢慢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李小萌甚至成为了“知性”主持人的一个鲜明的符号。



那段时间的央视一套和央视十三套,几乎每个重要时段,都能看到李小萌忙碌又美丽的身影。
在人声鼎沸的上海世博会现场,在神六、神七、嫦娥一号发射时的演播厅,甚至是在海拔极高寒风冷冽的珠峰,你都能看见她标志性的笑容,听见她沉着、专业、富有洞见的采访与播报。



2010年,她荣获了“金话筒”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



回顾她的经历,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既安稳沉静的人,又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
不仅能够在一个岗位上扎下根去做深做透,但是真正的挑战来了她也一定会当仁不让地冲上去。
一直安分,一直接受挑战,是李小萌长期以来的状态。
她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针对性阅读,还是非功利性阅读,她一直从未停止过,这也让她保有着与众不同的书卷气。
最忙的时候,她每周也必读一本书,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强大的知识储备,让她的主持一直都显得富有人文气息,一直保留着对人的基本尊重,保留着一位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基本底线。
比如,李小萌在央视曾做过一期专题探访节目,叫《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东莞》。
在那期节目里,她不仅能从大时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中入手,还能聚焦到具体的小人物悲欢上面,把真实的现状横切出来给大众观察与审视,让人忍不住赞叹:真实、有深度,且发人深思。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它能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在那些人生的艰难时刻里,伴随李小萌度过的也一直都是读书。
即便是疫情封控期间,她也一直在读《达芬奇传》,那位14世纪的艺术巨匠在令人沮丧的至暗时刻也依旧发出光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她穿过人生那些大大小小的困境。
长期的阅读,让她始终站在更广阔的大众视角去理解诸多新闻事件,让她更细腻地去体会所有处在新闻中的当事人和大众的感受。
所以,她能运用她的素养,链接更多人去深入思考所有的报道事件。
这种底层的力量,不仅让她成为了杰出的主持人,更是成为了她日后开辟新领域时,最大的助力。


全新起点,从零开始
一个不断思索的人,从来不会停歇自己的脚步,爬上一座山峰就会渴望爬上另一座更开阔视野的山峰。
2015年的时候,在央视的她拿下了几乎所有行业最高奖项,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可有一个声音始终在心里响起:我的人生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可能?
可当时37岁的她怀上了女儿,人生的重大变化之前,她选择了回归家庭生活。
回归家庭后,她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在家里陪伴,照顾孩子,不断地带着孩子运动、画画和阅读,享受了非常惬意悠闲的亲子时光。
可是,几年全职妈妈的经历,让她内心蛰伏成为更好自己的愿望慢慢萌生,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她选择了“重出江湖”。
因为她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告诉女儿:一个人从做事和回报社会上获得的幸福感,才是支撑她人生的根本,一个人在努力工作的时候,更容易闪闪发光。
于是,她在女儿独立上学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受益于主持人的经历,她一开始做的,是亲子教育领域的节目和书籍。
她用新闻调查的方法去做亲子教育的内容输出,从公益演讲到电视访谈节目,再到出版畅销书,她不断地去打开属于自己的人生盲盒。
她出版的书籍《你好,小孩》首先提出“善意养育”的方式,把“儿童友好”的理念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给许多焦虑的父母带去了心理安慰。
而她“成全孩子而非控制孩子”的育儿理念也启发了许多宝妈宝爸。



这些亲子教育领域的优质内容,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短视频时代到来,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伙,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进军短视频内容创业的道路。
一开始做短视频,更擅长做长视频和图文内容的李小萌有些水土不服,起步并不好。
我们很多人简单地以为,作为知名主持人,她们应该很容易积累粉丝,很容易就起步吧?
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完美,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换了一个赛道,你只能重新开始。
于是,李小萌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她决定用归零的心态去做内容。
一次偶然机会,她在抖音用不同方式分享了一段妈妈写给儿子的信。
那封信,在李小萌的情真意切和娓娓道来的讲述下,成为了短视频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作品,因为它足够独特。
这个“短视频”长达10分46秒,但是全网的观看量近6亿,这段视频感人至深,引发了大众的强烈共鸣,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个作品几乎成了李小萌转型短视频重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一代央视名嘴巅峰期隐退,7年后,她怎么样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