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8):“聚变——复数源质能量团的互相融合”
这期讲讲聚变,然后重点讨论下动能引起的聚变。
所谓聚变是指通过某种手段促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源质能量团融合成单个源质能量团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或以上的源质能量团的至少一层只包覆单一源质能量覆膜与另一源质能量团的只包覆单一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融合生成包覆复数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的反应情况。
因为源质在形态上接近于一个质点,所以当复数包覆单一源质的能量覆膜融合成包覆复数源质的能量覆膜时其对应的能量覆膜的表面积会减少、或说参与反应的源质能量团的能量总量会下降,故而聚变反应多为能量释放的反应,并会通过释放电磁波、放热或产生动能等方式释放能量。
如之前文章所述复数源质能量团间的融合通常需要强核力或是电磁力的作用,而不论是强核力还是电磁力均与能量覆膜的结构与形式有关,故而聚变反应与能量存在非常强烈的关系。
电磁能、热能还有动能,这些都是可以引起聚变反应的常见能量转化形式。这样的形式非常常见以至于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曾不加指出地提及过一些聚变反应的案例,例如《18》-2至《18》-5的转变就是热能引导的聚变。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随着聚变反应的类型不同,源质能量团在聚变反应中释放能量的方式也会更有倾向性(或者说更多地通过某种方式释放能量),比如说电磁力引导的聚变就更倾向于通过向最外层能量覆膜转移能量并被其他源质或是源质能量团干涉的形式释放能量,而热能引导的聚变则更倾向于通过最外层能量覆膜直接释放能量的形式去影响其他源质能量以及源质能量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未曾提及过动能引导的聚变,这倒不是因为动能引导的聚变不重要,事实上动能引导的聚变与电磁能引导的聚变和热能引导的聚变同样常见并且动能引导的聚变是与黑洞形成相关的反应中最常见的聚变形式。但就客观而言这种聚变形式比较特殊,在地球上除非是在大型对撞机的实验室中否则你确实很难见到这种聚变类型所以作者没有重点提及。不过由于作者最近几篇文章均为介绍黑洞的本质及其形成原理还有其生命周期服务,在多种类型的聚变中与黑洞关系最大的是由动能引致的聚变,所以这篇文章将着重介绍由动能引起这一聚变类型。
为了介绍动能聚变首先请看下图《28》-1:

在图《28》-1中存在源质能量团一与源质能量团二共两个源质能量团,其中左侧的源质能量团一具有的能量覆膜层数明显多于右侧的源质能量团二,与此同时在图《28》-1的模型中还存在若干未被标出的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是这些未在图中标出的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维持住了图《28》-1的系统稳定。
现在假设对图《28》-1中右侧的源质能量二进行短暂的外力干涉,在外力干涉的作用下源质能量团二被强制左移并使得源质能量团一与源质能量团二的外层能量覆膜强制接触如下图《28》-2:

此时由于图《28》-2的模型背离了它能够实现的稳定状态,所以即使在外力的干涉下源质能量团一与源质能量团二实现了短暂的强制接触,随着外力的撤销最终图《28》-2也会回归其稳定形态的《28》-1而不是直接聚合在一起,这也是多数情况下聚变反应没那么容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顺道一提另一原因是聚变的反作用的衰变,这一反应事实上是强核力能量覆膜的不断崩溃导致含有复数源质能量团的大源质能量团最终分离导致的结果,这部分内容这里就不细说了之后有机会再讨论。
然后回到正题,继续讨论图《28》-1模型的聚变问题,通常来说能量覆膜依据其是否存在明显、可检测、对周围产生影响的能量流动分为形成磁场的能量覆膜和不形成磁场的能量覆膜,通常情况下具有形成磁场的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团的聚变反应会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进行,而不具有形成磁场的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团的聚变反应则会在强核力的作用下进行。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观察图《28》-1可知,在图《28》-1的模型中源质能量团一与源质能量团二的能量覆膜均非形成磁场的能量覆膜,因此这两个源质能量团如果想要聚合就不能依靠电磁力而是需要强核力的作用,因此它们需要数层强核力能量覆膜,其具体情况近似于下图《28》-3:

而事实上,动能引导的聚变反应情况与《28》-3的情况非常相似,事实上动能引导的聚变反应最终形成的源质能量团是如下图《28》-4这样的:

具体转化流程如下:
现在假设在图《28》-1的模型中为源质能量团二的右侧引入一部分总量适当的能量如下图《28》-5:

假定在上图《28》-5的模型中新被引入的能量遵循上篇文章“动能”中描述的原理被约束在源质能量团二的附近,则新被引入模型的能量成为源质能量团二的动能并驱动源质能量团二与其自身一起左移并最终与源质能量团一接触如下图《28》-6:

此时我们对源质能量团二进行分析,在源质能量团二的左侧存在一个能量覆膜多于己身的源质能量团,源质能量团的右侧存在使其自身进行位移的能量团,此时对于源质能量团二而言其左侧和右侧均有较多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则可被近似地视为源质能量团二的能量覆膜并最终组合形成强核力能量覆膜如下图《28》-7: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源质能量团一的能量覆膜与源质能量团的动能组合形成强核力能量覆膜的过程实际上涉及动能向热能、电磁能、结构能的转变,因此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实际上我原本是准备详细讲讲这部分内容的但做模型实在太麻烦了,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真的弄得我心烦气躁于是最终放弃了,所以最后就弄成现在的样子),不过在强核力能量覆膜形成以后聚变反应就会在强核力的作用下继续下去。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随着反应初始的初始源质数量和能量覆膜层数不同实际反应得到的结果以及聚变生成的源质能量团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巨大差异比如说下图《28》-8的源质能量团发生聚变:

最终形成的结果就可能如下图《28》-9:

以上就是聚变的内容(说实话模型做吐了,以后有时间重做模型的话考虑再弄期更好点的)。
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