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编导影创考研 | 数字电影的虚拟美学表现

2022-08-17 11:13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上期回顾

编导影视考研 | 热门电影话题及电影人——上篇


数字电影的虚拟美学表现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在电影中,虚拟之美体现在场景、人物、剧情等各个方面,给大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和更强的参与度和沉浸感,虚拟美学在建构全新的美学。


基于数字影像的生成,到发行放映的整个当代电影工业之中逐步形成了技术先行的艺术创作手法,逼真的虚拟影像如何把握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关系进而促使数字电影符合艺术规律,以及数字电影如何带来虚拟之美及感官体验。

图片源自于网络




电影艺术先驱们是通过小小的照相机镜头,捕捉到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的另一个视角。1888 年 10 月 14 日,法国人路易·艾梅·奥古斯丁·勒普兰斯拍摄的《兰德海花园景色》,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活动影像记录在胶片上的范例,该片也可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


正是在这些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卢米埃尔兄弟才有机会将电影艺术真正地带到世人面前。卢米埃尔兄弟不断改进电影摄制技术,在镜头下捕捉“神奇的场景”,并于 1895 年 12 月在法国巴黎咖啡馆公映其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


科技的进步不断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更是让人们从多种层面提升了艺术创作的能力并拓宽了创作主体感知。


从数字技术介入电影的发展流变来看,在传统的电影制作领域早已开始使用某种数字技术,如应用于电影洗印机、数字配光机、摄影机等设备的程序控制,在电影硬件和制作工艺上的局部数字运用是电影行业为提高生产效率所做的有益尝试,当然初时数字技术并未对电影制片和艺术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直到 CG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电影创作和制片提供了逐帧生成的计算机动画和重塑图像的精确算法。


数字电影技术的强大生产力和拓展的媒介功能致力于开掘观众的感官功能促使他们展开具身体验,自觉主动地运用审美知觉把握审美对象和关照电影的审美特征。

图片源自于网络



0_1虚拟人物之美

人物角色可以被视作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与灵魂,《战斗天使》里的阿丽塔、《阿凡达》里的部落公主、《魔戒》里的咕噜姆、《泰迪熊》里的毛绒熊……电影里这些经典的虚拟形象,总是能以生动的表演打动观众。


在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阿丽塔等角色更是整部影片成败的关键。以阿丽塔的造型来说,维塔工作室借助 CGI 技术充分地渲染和制作她面部和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让观众对她产生共情。就阿丽塔的大眼睛而言,制作方就运用了复杂的几何算法进行光路追踪和近千万的像素,使得她眼睛的大小是异于常人的,但是其瞳孔和虹膜闪现出来的喜悦、惊疑、悲哀之情又是真切动人的。


真实可感的人物使观众更容易进入影片所构造的虚拟世界中,从而完成对人物的认同以及剧情的认可。

图片源自于网络


0_2虚拟场景之美

《阿凡达》上映后为数字影像虚拟技术打开了一扇大门,拓展了数字电影的视听化表达,构建了一幅奇幻的虚拟世界。


潘多拉星球展现给观众们的是如伊甸园般的梦幻、静谧而又壮观的原始生态环境,星罗密布般悬浮在空中的山峰,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的五彩斑斓,灵魂圣树的种子如海里的水母一般在空中轻轻游弋,淳朴的蓝色纳美人的尊崇自然。这样的画面与我们千创百孔的地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观众以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0_3虚拟剧情之美

在《地心引力》一片当中,女宇航员斯通也因心存对家人的牵念以及对宇航员伙伴的感恩,才能够在重重困难中奋力重返地球。影片传递出重视家庭、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观念。


《星际穿越》更是在最后借由女科学家艾米丽亚之口表达了“爱是唯一能穿越时空的东西”这一价值观,这里的“爱”不仅是对家人的,还升华到了整个人类的层面,彰显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


在《阿凡达》里,以美国军队为代表的人类因贪图潘多拉星球上的自然资源而强行驱赶纳美人集体搬迁,手无寸铁的纳美人为保护家园愤而抗击。创作者用这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影射了当年那些拥有现代文明的欧洲移民在“西迁运动”中漠视印第安人合法权利,野蛮侵占其家园的历史,影射了当今世界为掠夺资源而发起的战争,影射了人类包裹在文明外衣下的侵略本性,影片所蕴含的反殖民主义主题显露出导演强烈的反思精神。



0_1促进观众参与感

如果说 3D电影的出现使人们走进电影,那么交互电影的出现则让观众真正的参与到电影中,观众与电影的距离真正的被打破,观众的地位的提升,也带来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在VR电影中,观者仿佛是主角或是电影人物中的一员,甚至可以感触到电影中发生的事件,观者在观影的同时,也参与到其中,并且观者可以自己选择电影发展的方向和结局。


比如 VR 短片《冰川融化》,这部影片展示了格陵兰岛气温上升的肆虐程度,影片开篇解释了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接下来观者就被“放在”一大片正在融化的冰川中央。仿佛观者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真实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0_2增强观众观影真实感受

在数字电影中,电影数字化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来重组和建构数字化形式,利用二维图像的视觉处理、三维空间的动态影像、声音效果的立体传达以及智能穿戴的升级,有效刺激和调动观众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重感官,以越来越逼真的影像全方位激活观众,给观众带来超乎想象的具有深度的观影体验,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实践之间的界限。


例如,拍摄科幻作品时,传统的影视艺术非常具有挑战性。影视艺术数字化的应用将先进的数字媒体手段与传统的影视创作相结合,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来的不仅仅是“进入电影”,更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清晰、逼真的视觉效果,有一种“沉浸式观影”的全新体验,颠覆了人类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充分拓展了人类的审美视野。

图片源自于网络


0_3改进影视作品叙事方式

电影数字化的应用,大大改进了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


电影的叙事方式主要取决于影视作品的结构。传统的电影中,大部分的电影作品都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因此,在叙事方式上大都沿袭了小说的叙事方式;当前数字化电影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已在电影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作品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人们更倾向于融合电影数字化的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了生机,为多维时空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手段。而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或协助生成的图像,新媒体创作工具,新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基本内容检索、4D技术、5.1环绕声、AI技术、遥在技术等的飞跃不仅能够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原有的三维空间,同时强化了电影所具有的时间 + 空间的四维时空效果。

图片源自于网络


数字影像时代的虚拟美学是对于传统电影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在影像生产以及观看体验上具有划时代的审美意义。


虚拟美学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内容本身的意义。数字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可以让观众体验到真实。在感受上可以趋于真实,但是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仍然是观众的不懈追求。我们应该平衡“虚拟”和“真实”,追求两者共存和发展。


编导影创考研 | 数字电影的虚拟美学表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