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猎人】网络热门水果鉴定39

1.木樨(俗名:桂花;拉丁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产地:桂花原产于中国,因花香而闻名世界。
花色:花色非常丰富,有淡黄色的、黄色的、橙色的等等。
食用:桂花常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
拓展:
为什么桂花很常见,但很多人不认识桂花的果实呢?
这其实和桂花的性别有关系。桂花分为雄株和两性株,只有两性株能够结果。如果你家小区或者附近公园住的都是雄株,自然只能看到他的花儿,如果刚好是两性就能见到满树的果实。年轻的时候是绿色的,成熟以后变成紫黑色。目前没有看到资料说肯定能吃,但是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吃,因为不好吃,苦的。
2.火炭母(又名:火炭毛、乌炭子、赤地利、老鼠蔗;拉丁学名:Persicaria chinensis;蓼科蓼属;和扛板归同科同属;和荞麦同科不同属)

食用:火炭母,可食用,味道有的甜有的不怎么甜,吐籽儿以后其实肉没多少,吃的真不过瘾。
叶子:很有特色,每个叶子上面都自带“加V认证”,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它为什么会有这些斑纹,也不太清楚,有可能是为了防御一些昆虫所采取的措施。看起来像被碳烤过的一样。
花:小小的,常见的是白色的,在印尼还有粉红色的。
果实:年轻的时候是白色的,成熟以后变成蓝黑色。表面还有一层晶莹剔透的,其实是它肉质化的花被片。平常所食用的就是这个部位。生长环境:火炭母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在南方简直就是杂草一般的存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3.黑果树(拉丁学名:Pangium edule;青钟麻科)

黑果树,印尼和新加坡当地的华人用这种植物的果子做成一道菜叫“黑果焖鸡”,这种果子就叫黑果。中文名拟叫黑果树。
产地:主要就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随着森林被不断的砍伐,黑果树即使现在在产地也越来越少见了。
性状:黑果树是一种大的乔木,大概有十几米高。
毒性:全株都有毒,和木薯苦杏仁一样含有氰化物,误食很有可能导致中毒。
在菲律宾,当地人还会把黑果树的树皮和叶子敲碎之后,扔在水里,鱼就会被毒晕了,人类趁它不注意,一捞一网兜。
果实:刚开始是小小的,跟生锈的那个小铁棍似的,后面它会逐渐的膨大,像放大版的圆形果,完全成熟以前是有毒的,完全成熟以后它的果肉可以少量的吃,甜甜的,当然你吃多了也会头晕不舒服。
使用价值:最大的使用价值是种子里面的种仁儿,但是也不能直接吃。新鲜的种仁是有剧毒的,一定要经过特别的处理。
处理方法就是把果肉洗掉露出来白花花的那个种子,然后煮熟,再挖个深坑,把种子闷起来,埋在地上一个月以上,让他们慢慢的发酵慢慢的变黑,这样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食用:在当地娘惹菜里面非常出名,最出名的就是“黑果焖鸡”(Ayam Buah keluak),"ayam"意思就是“鸡肉”,"buah keluak"意思就是“黑果”。卖相看起来是有点特别,但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让人难忘。
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还可以试试当地的黑果牛肉汤,也挺好吃的。
种子:黑果新鲜的种子外面的纹路非常的漂亮,像叶脉一样,而且非常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