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字幕】王德峰 |今天为什么学国学?完全集锦➕附完整讲座文稿资料

2023-07-06 21:56 作者:儒馬相道  | 我要投稿

今天为什么学国学

王德峰

【摘要】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既不在圣经里面,不在基督教义里面,不在对上帝的敬畏当中,不在犯罪感以及等待救赎这些宗教信仰里面,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就是说,如果世界上我们看欧洲国家主要是基督教国家,不是天主教就是新教,他们给自己的下一代读什么?圣经。阿拉伯世界有很多都是伊斯兰籍国家,他们给自己的下一代读《古兰经》。

 

王德峰:这是刚刚开始有点醒悟的意思,他们让自己的下一代,电脑从娃娃抓起,英语从幼儿园开始,全是技术和工具。我们就偏偏遗忘了最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就忘记了怎么帮助我们的孩子在精神上成长起来,怎样帮助他们营造最初的精神家园和形成对人生的基本理解和信念,给他们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这个事情,比计算机和英语不知道重要多少。但我们的家长呢,也难怪他。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很长的影响。第二,市场经济又来了。一个孔家店既然被打倒了,我们总不能复。第二,市场经济来了我们就不断竞争的社会,竞争的社会,我们这一代竞争已经有人成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失败。成功的人也在想,我们的孩子不要失败,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逻辑就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关于这个现象就不必多说,各位都是过来人。

 

我小时候比你们幸运,虽然已经没有了四书五经来帮助我们构筑精神家园,虽然我们也没有去成为基督徒,毛主席有《老三篇》,别小看这一点,我们对毛反对的比较多,但是不知道毛写过这几篇文章产生教化的作用,给我们最初精神家园的感觉。比方说《纪念白求恩》最后一段怎么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当时最初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大为感动。为什么?因为我出身很糟糕,出身家庭身份很不好,弄堂里被人看不起,第二,人又傻又难看,一无是处。后来我知道我能力很低,将来成人了以后,我也知道社会上会有等级区分的,我王德峰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毛主席告诉我,别怕,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没关系,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后来长大了,后来读哲学系了,后来学王阳明心学了,哦,知道了,说我只要有这一点精神,这个思想,其实不是毛主席自己本人发明的,因为他有这个传统,思想传统,他对王阳明心学曾经是认真的琢磨过、体会过的。所谓一点精神,就是一点灵明啊,灵魂的灵,光明的明,这一点灵明最重要,因为天道在其中。王阳明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你再往前追溯,孟子啊。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区别,是几希。人与禽兽的差别就是几希,几希就那么一点点,那么一点点叫什么?心之善端。后来王阳明就把它表达为一点灵明。你看,往前追溯到先秦的孟子,中国人已经懂得后来海德格曾经说的话:人和动物在肉体上是无限接近的,因为达尔文告诉我们了,我们是猴子变来的。那么接近,但这种肉体上的亲近关系当中却有一道其深难测的鸿沟,这无非就是孟子那句话“几希”。后来孟子说,这一道其深难测的鸿沟叫“生之本质”,把这个词拆开来,中间加个连写符,应当翻译成什么?熊伟先生先翻的,熊伟先生是海德格尔的弟子,老前辈了,我们中国海德格尔学术最初的传播者,他翻成“生之本质”,也没办法,用现代汉语翻的,我一听一看,我应该翻成什么?性,性格的性。中国人讲的性,不是人性,似乎是自然性,其实不是自然性。《中庸》第一句话怎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性啊。西方人要很晚才懂的。《中庸》开首第一句话,天道和性是通的,你率性就是在道中了,不是说你为所欲为的愿望,不是这个,食色性也,这个食色在这里是什么?食是叫艺术,色叫爱情,那叫性,里面有生之本质。西方人要到海德格尔才扭转过来西方整个理性主义传统,把这个所谓人性都首先贬低为欲望和肉体的欲望,天道在理性的逻辑里面,这叫西方哲学。所以你问欧洲基督徒,到天国就干那件事?为什么?他说,沉思和上帝永远在一起,这是灵魂最高的幸福。我们听不懂了,这叫幸福吗?幸福应该是感性的。我们不懂,为什么?很简单,西方人认为我们灵魂最大的痛苦来自肉体的欲望对灵魂的干扰。当我们到天国去和上帝永远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灵魂终于摆脱了肉体欲望的干扰,获得了永远的宁静,这叫灵魂最高的福祉,这就是西方思想。他区分了两个世界,是吧?一个是感性世界,恶从里面来,一个是彼岸的世界,最初的原形是伯拉图的理念,伯拉图的理念论和犹太教一结合,基督教最初阶段就来了,这样一种坚硬的区分,然后西方人安顿他们的道德基础,就安顿在犯罪感上,然后要求赎罪,前提是认识到自己根本上有罪。你要认识到自己根本上有罪,也有办法,让你认识到,因为你在根本上有限和渺小,因为你必有一死,上帝是什么?然后你就领会到了,我们有理性,不能骄傲,理性其实是罪。犹太人不同于希腊人了。希腊人把理性看成是最高的光荣,古希腊哲学,这个理性的世界突然有一阵阴风吹过来,来自东方犹太,他说理性不光不是我们的骄傲,恰好是我们人类的耻辱了,你说希腊人听得懂吗?听不懂,现在我们听得懂了。一个人在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渺小,这个人才会谦卑,而信仰是以谦卑为前提的,对不对?

 

所以,我们把这个搞清楚了,西方思想从宗教到哲学都清楚了,我们回过来看中国人,中国人一定要相信自己有罪吗?不对,中国人是反过来的。人是渺小的,但他的一点灵明不得了,这一点灵明和天道贯通,那就是心和天一样大。我们的心虽然不知道在哪里,你不要剖开来找,好像在肌肤包围当中的某个地方站在那里,不,这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吧?找不到解剖学证据,解剖学找到的是心脏。我们来看这个心,心和天一样大,这一点灵明是我们生命情感中生命体验的真相,我们有心,就是我们有生命体验。这个生命体验,你不要理解仅仅为动物般的自然情绪,动物也会有喜怒哀乐,但是人的喜怒哀乐和动物的喜怒哀乐有原则的区分的。黑猩猩也会露出悲伤的表情,也会露出欢愉的神色,但他还是黑猩猩。人的欢愉和悲伤里面有伟大的东西,因为有生命体验的真相,他领会存在。然后把这个真相用一种学问说出来,那叫真理说出来了。所以中国的学问,就是从我们的生命情感中把普遍真理说出来,而这个真理不是理性的。了解这一点,是最最根本的,所以(陆象山)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就是我刚才说的心和天一样大。你千万别把宇宙理解为物质的宇宙,那是霍金研究的对象,否则霍金听不懂,“我就不去研究宇宙发展史了,我去研究你的心吧”,那不是物质的宇宙,那是让物质的宇宙可能会发现并且去研究的根本前提。科学不用在这件事上跟哲学争高低的,你不必骄傲,你没资格骄傲,让你去可能发现宇宙的还仍然是那个心。然后你获取了这个研究对象,就像尼采说到的,我们通过科学,从事物当中发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预先塞到事物中去的,塞进去叫艺术和宗教,重新把它拎出来,那叫科学。人为天地立心,人心不立,天地不在,动物没世界,动物被捆绑在他的环境里了,人才有世界,天地、山川、河流、星辰,这就是哲学、宗教,开始讲那个心了,把心中的真理阐发出来。

 

佛学《大乘起信论》,据说是马鸣菩萨所撰。《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一心开二门,我们每个人的心开两扇门,一扇门叫生灭门,还有一扇门叫真如门。我们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知识,那叫开生命门,因为经验知识的对象都是生生灭灭的现象。我们打开真如门,那可不是生生灭灭的经验对象了,那是什么?是如其所是的看本来的真相,叫如来,如如,那是无限性的打开。无限性怎么开?有限性就跟着怎么开,一个民族怎么打开真如门,他的生命力就用这种方式打开。西方人打开真如门,用理性的逻辑。苏格拉底最早明确说清楚这件事,他追问什么叫善,什么叫美德,结论叫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讲的知识是理性的发挥。中国人开真如门怎么开?也是无限性,不在理性里面开。西方人在理性里面开无限性,真的有很大的成果,果实结在哪里?自然科学里。如果你的心不开无限门,就真如门的话

 

那你会知道超声波吗?你这辈子永远竖起耳朵都听不到超声波的,你只能听到我们感觉域限范围里的声音,你只能看到感觉域限范围里面的光、颜色,紫外线、红外线,你看得到吗?看不到的。因为真如门打开,我们才在有限的经验实践里面揭示他的根据,这个根据无限性去把握。现在去读读量子力学的书,你吓坏了。量子力学描写量子运动的矩阵方程,是你在有限的三维空间给你的感觉所能想象的吗?不可能想象的。所以西方开真如门打开的就是一个超经验的逻辑、理性的,那也是他的开发,成果有吗?我们不是登月了吗?这是贡献。登月去玩玩就可以了嘛,也不要打太空战,太空战就是用来战争了。

 

中国人的无限性也有他的开发,他不在理性里开。在哪里开?我现在语言很贫乏,说不清楚,就是体论、感悟这些事情,一句话,伟大的直觉、感悟、想象。体论,这都是中国理学,尤其到了宋明理学特别讲的事情,对吧?西方人不相信这个东西的,你去认识那无限的东西啊?你只能用理性去把握,怎么可能用非理性的东西去把握呢?中国人认为,感性的东西里面有无限的东西,对于那个绝对无条件的事物,无限的事物,人们会有直觉,这叫智的直觉,而且智的直觉和我们的情感不脱离,所以我们的心每给出一个法则,是直觉给出的,不是理性给出的。而我们同时喜悦此法则,我们对这份法则有愉悦,我们乐观其成,这叫道德,西方人不知道,西方人道德叫什么?我们凭什么去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呢?我们甚至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曾经是我们的敌人呢?这在感性里面是讲不通的,是吧?所以他说,我们真正的道德善举,道德价值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所以救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救?只有一个原因才符合道德价值,我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个小孩掉到井里了,如果我不救他,我等于向全世界所有的人立了一个法,人人都可以见死不救,但这个法是行不通的。因为有一次我也掉进去了,人家用我这个法,不救我,理性上说不过去,矛盾。考虑到这一点,把他救起来了,这样的动机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前面的动机,比如说小孩掉进去了,一看,他在挣扎,你也是人,他也是人,你难过吗?侧隐之心油然而生,你奋不顾身把他救起来,不救你心不安对吧?康德说,这没有道德价值。

 

因为他还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的,并且以同情心为根据,那么同情心是不可靠的,你知道吗?如果你一看,这家伙掉下去了,什么叫家伙?他一直在害我,一个坏蛋,你怎么不早点掉下去?道德就无法发生了。道德如果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他就不能保证他的普遍和有效。康德说得有道理吗?太有道理了。然后我们听听,还是西方的伦理学有道理。但认真一想不对了,我就冷冰冰的思考了一个绝对命令,然后把他救起来?道德的善举,向来来自伟大的热情,那个真正的孟子讲的恻隐之心,那是真实的,真理需要冲动,需要热情,是吧?康德那个说法,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和我的生命最重视的情感是什么?中国人这样说话的,这样理解世界的,所以西方人的道德举动绝对不可能建立在康德的道德的三条绝对法则上。所以西方人道德还是有的,即使不搞哲学的,哪一个西方人是靠哲学来指导自己成为善人的?西方都是宗教让他成为善人。而宗教的根据是什么?罪恶感、敬畏、恐惧,我们中国人不要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说了这么多话还讲不清楚最初的问题就不可能了。

 

心和天一样大,这是中国人最高的人生境界。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这可不是(圆融)就可以说清楚的,最初提出来这个最初的原则是孟子,但是他说不清楚,但是他是心学的萌芽,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句话不得了,心学是萌芽,万事万物的道理无非就是宇宙,我本心已经具备了。真理不要到外而去求,要反身而成,当我们求得真理的时候,乐莫大焉。

 

当我们关于人类生活真理的把握,同时是我们心灵最高的愉悦,然后我们一定心向往之,我们一定身体力行,还会有问题吗?不会有问题,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而不可能行,此知非真知,知行合一我完全相信,如果你不能行,说你身体力行还要慢慢学习,那就是还没知,慢慢来,王阳明不取这种态度,王阳明取的(慧明)的态度,要么你没真知了,你真知了一定行。道德建立和你对真理的把握是二而一的,道德建立和你对真理的领会是二而一。中国人就讲这样的修养功夫,这样的修养功夫小的是独善其身,大的是兼济天下。王阳明后期的毛病,最后就全独善其身。我一看,小乘佛教。王阳明的心胸可大了,他说要我们做大英雄,不是个人做赤脚汉。

 

所以如果我们要说当代之国学,我们从中国先秦时候(圆融)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出发,来体会中国人一开始所打开的思想境界,它根本是一种怎样的智慧结晶,然后我们再看历史怎么一步步走过来。孔子的理想为什么一再的受挫或者被歪曲?然后再看宋明儒学曾经有过如何伟大的成绩,以及它又如何中途天折,然后再来看当代国学的十年。中国人要树立独立的人格,中国人才有真正的出路,但是此人格不是基督教的人格,也不是哲学理性的人格,我们中国人无论如何成不了黑头发黄皮肤的英国绅士,或者德国新教徒,我们成不了,我们是性明的人格。这个依据在哪里?大家想我们现在书都不读了,经典不读了,我们看到一个人欲横流的世界,看到一个市场经济的逻辑,看到一个功利主义的话语霸权。今天民族语言在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全是功利主义,除去互联网网民的意见以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依据来复兴国学,说建设当代国学,树立中国人性明的人格,那个道德自觉的主体是性明人格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既然基督教人都不可能,因为基督教的前提是家败人亡,也就是说家都没了,也就是孤身一个人,灵魂被发现了,我们愿意这样吗?少数几个留学生是这样的,因为他在那里离了六次婚,然后按照美国的法律,离婚之后检讨自己,他想我跟你多少年了,我们相依为命、团结奋斗、风雨同舟,结果你说声拜拜就拜拜,拜拜以后不见我,叫律师来见我。美国人说这很自然,中国人说我有千言万语要跟他说,他为什么不跟我说?这就是文化震荡,你受不了了。受不了你怎么办?终于知道美国为什么叫番邦。

 

流落番邦是很痛苦的,尽管是银行高级职员,就是流落番邦了,买了一幢房子有什么意思?我们的家不等于最好的别墅加上最先进的设备,我们要有一个同胞,要异性的同胞,我们要能够一起喝黄酒,这很重要的,然后谈谈中国古典诗词。因为我们不能谈《圣经》,没有办法谈,从小就不是这样的文化世界,我们也没有这个精神家园,我们也不能谈真主在哪里,所以我们就唐诗宋词。

 

我身边真实的事情,我大学本科同学后来到国外去留学,现在加入美国国籍,90年代初回来的时候很得意的,我们一看高等华人,我们留学没成功,他成功了,后来之后我们都问他美国怎么样,他把美国吹得天花乱坠,我们这里脏乱差,美国样样好。再过十年又回来了,我跟他讲你现在加入美国国籍什么感受?他说我没家,中国的事情不归我管,因为我们是美国公民,美国的事情也不归我管,我本身没家。我说你怎么对美国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呢?他说因为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他就告诉了我他离婚的整个过程。

 

他在银行里有一个美国朋友,这个美国朋友是他的同事,两个人很好。妻子不告而别之后他就知道要跟自己离婚了,第二天上班他神思恍惚,心里极为难过,下班时间跟这个美国同事讲,我有事情想跟你谈谈,我请你去喝酒好不好,如果你有时间的话,那个美国同事慨然允诺,他说好,我正好有时间。两个人在酒店里喝酒了,喝着喝着中国的同学就开始说这些事情,美国人很礼貌也很认真地听,听完以后一语不发。这对他的期待是个打击,你是我的朋友,你得安慰我几句,根本不安慰。他说你说说看这件事情怎么样,他说我告诉你,大概一个礼拜左右将有一个律师来找你,你要知道这是美国方式。两个礼拜不到,果然来找,找完了以后事情了结了,当时律师来的情景他描述给我听,真是好,夹上皮包,某某某叫我来找你,他先把美国有关离婚的法律一条条跟你介绍一下,因为害怕你是中国人搞不懂,清楚了吗?清楚了,我们这个同学是拿过博士学位的,怎么会不清楚呢。清楚之后,律师说现在还是你的妻子,但是她希望不是你的妻子了,然后她说有一个关于离婚的协议书,她有一个建议,一共六条,如果任何一条有意见你也可以找一个律师,我们继续讨论。他一看,看什么看,看都不看,签了字该给了律师。律师问他为什么不看,他说我没有必要看,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那个律师欢天喜地的走了,没有想到今天的事情会这么顺。

 

后来他很难过,到单位跟美国朋友说,已经两个礼拜了,这个美国朋友居然从来不跟他讲这个事情,后来他忍不住跟他讲了,你知道吗,事情的结果如你所料,律师来过了,结果就这样这样安排了。然后美国人说,对对对,你一个多礼拜之前跟我讲过这件事情,他基本上忘了。

 

后来我这个同学跟我讲,我根本不埋怨这个美国朋友,他还是我的朋友,只是他是美国人罢了,因为他觉得我第一次跟他讲这件事情就大可不必,因为这是私人事,这就是美国态度、美国文化,你叫我插嘴,我插什么嘴啊,你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有法律在。

 

这样一个朋友,就是我的同学,终于很难过,难过他就要找中国人了,这时候知道中国人多宝贵了。他到唐人街去,他想唐人街一定找得到中国人。到了唐人街听到两个人在说话,一听上海话,不光是中国人,还是老乡,他马上插上去说话,三个上海人在一起了,聊得很开心的,一个说你怎么到美国来,你当初中学在什么地方读的,我是普陀区的什么学校,我是静安区的什么学校,越说越热乎,说到后来大家都很开心。开心了以后我的同学就提议了,你们如果今天晚上没什么事的话,对面就是绍兴饭店,里面一定有黄酒,三个人都说好,喝黄酒去,然后就在绍兴饭店坐下来喝黄酒。坐下来以后我这个同学就开始说他自己的事了,他把这个事情说完之后,其中另外一个上海人拍拍他的肩膀,老弟别难过,这样的事情我碰到过三次,第一次我比你还难过,第二次已经不怎么觉得了,第三次习惯了。后来我这个同学就说,你已经如此美国化了,没想到啊。三个人就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酒过三巡,是酒过愁肠,话出相思泪,然后就来了。就是那个刚才跟老弟说,你别难过,我碰到过三次,第三次已经什么感觉也没有的这个人留下泪来了。刚才我同学还说他美国化了,就跟我同学说,你还记得李商隐的那首诗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同学也来句了,你还记得马致远的天净沙的秋思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有一个上海人也来一句,你们还记得辛弃疾的那首词吗?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北宋唐诗宋词的过程当中,他们终于回到了家,这就是他们的家。所以我们要谈论什么叫中国文化精髓,什么叫中国的文史哲,经史子集,你说里面有糟粕,其实无论是当初这种思想和境界用来政治安排和社会实践的时候出了问题,你说它展开的人生哲学和展开我们对站在大地上的原则没错,它就是一种境界。所以我们谈今天的中国人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我们要去寻找它,找过来找过去,找了那么多年。所以我们要相信慧能《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五个何期自性,最后给他一个机会说《金刚经》,讲到《金刚经》里面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说,师傅我现在接着说法,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我们的家,本自具足我们中国人真的不要妄自菲薄,我们的文化精神在搞市场经济这种舶来品的时候,资本是在欧洲诞生,是从欧洲历史和文化传统当中孕育而来的,我们给中国人五千年、一万年也生长不出资本主义来,这是可以肯定的,各位别相信历史学教科书,说民国时期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哪有这种事情?要把这个萌芽找到信心也有的。资本主义诞生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条件是马克思用《资本论》说出来的,还有一个条件是马克思韦伯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说的,这两个维度共同结合才产生资本主义,中国这两个维度都没有的,所以中国搞商业照搞不误,先秦就开始搞了,然后司马迁老早说过了,商人有好处的,不要贬低商人,君子富,则行其德,小人富,则适其利。因为小人都来了,来了你再教化他吧,这都是一套套的说法,所以中国人不会产生资本主义这是肯定的。

 

但是现在资本主义来了,是因为欧洲人把他们的天命强加给非欧洲民族,因为资本的本性就是征服世界。资本是能增值的货币,它一旦停止生产就作为资本死掉了,它变成消费性了,所以资本升值的前提是什么?必须把全世界人的需要看成是它的市场,把整个地球的资源看成是它增值的材料,所以它停不下脚步,它必须突破欧洲的疆界,向非欧洲的世界前进,也前进到我们这里来了,然后我们不得不现代化。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中国人就不免觉得自己的文化是落后的,西方的文化是先进的,然后我们把不同的文化用同一个价值尺度来衡量,在这个坐标系上把我们的文化放在先前较落后的阶段上,把西方文化看成是在同一尺度上比较先进的那一段,我们的目标当然不是讨论文化的差异,而是从落后文化进入到先进文化。其实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绝不是落后和进步的差距,只有西方人完成了一些任务比我们快,那就是从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即树立独立的人格原则,他做好了,我们本要树立的没树成,就是这个差别,结果显得它进步,我们落后了。根源不是它有科技,根源不是它有市场经济,根源是什么?当我们在努力的启蒙中国自身近代运动,儒学在打开在传播的时候,后来中世纪的时候西方人,一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一个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的运动启蒙运动,这两个一个哲学运动和一个宗教运动联合起来的努力,开始树立独立的人格,正好和第三等级的需要相一致,第三等级在自己积累的手艺和有限的动产当中,看到了未来个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需要一种理论的形态,即意识形态,一个新教来了,一个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来了。

 

西方人完成了这次重大的转变,如果他不完成他就死掉了。我国中世纪的末期我们看到了,不是我们中国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看到的,比如说天主教的腐败到如此可怕的地步,教皇这样一个天主教的最高精神领袖开始向老百姓出售赎罪权,有这种事情。于是马丁·路德终于提出了95条论纲来抗议,新教开始了。所以这种伟大的奋斗在欧洲展开过了,中国人奋斗到一半满洲人来了。我们回顾中国和欧洲近代史前期的对比,一看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继承宋明心学、陆王心学、魏晋的思想,我们说制度建设重要,但是制度建设更根本的前提是人心,而人心就在讨论,我们一定要在道义上区分是和非、善和恶,这种区分现在正在努力,成千上万的网民在讨论当下中国社会热点问题的时候,都在关于是和非、善和恶展开大量的讨论和争论,这就区分开始了,这种伟大的区分和努力昭示着往后将要终于形成共识,而这种是非善恶取得的标准一定不是基督教式的,一定不是西方抽象的人道主义,一定不是作为刑事规则的法制,一定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天道的领会

 

各位恐怕有点不相信,各位不信反正我信。我们用一种形式规则来说话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力量的,自由主义说得最清楚了,自由主义对于批判中国之现状只是现成从西方拿来的批判武器,但是中国的现状根本不值得批判,因为它低于批判水平,它是愤怒的对象,然后我们要的是建设,就是拿自由主义的西方理念来批判中国现状实在是太方便的事情,随时拿来就可以批判。纳税人的权利在哪里?你说说看,有吗?这些话太容易了。我们的问题是说我们有了西方的全套观念有作用有意义吗?我们内心深处是否对是和非真的有一个区分和界限?我们是否如王阳明所说的,我们能够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候良知当下,这是根本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不是多一点关于我们民族历史的回忆,不是仅仅为了面对西方强权来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声张,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态度。民族主义的情感我是非常同意的,因为西方人到现在还在欺负我们,这是肯定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将来不再为他们欺负,因为我们身上有毛病,先把自己身上的毛病改掉了,你看他怎么欺负我们,所以这是事情的根本。

 

中华民族中国先秦时候的伟大智慧和思想到当代,不仅是中国人的事情,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情,因为西方文明陷入了虚无主义。我非常同意海德格尔讨论的事情,他说如果我们只是在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做选择的话,我们其实都是狭隘的,今天的每一种民族主义其实同时就是国际主义,今天所有类型的国际主义实际上都是民族主义。这个话大家慢慢去体会,所以你要超出这两个悖论。

 

民族主义是坚定的认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和价值是朴实的,它意味着民族主义倾向国际主义总是有一个立足点,就是欧洲民族,这个价值是真理,所以他们是两极相通。要突破这种对立。

 

下面的问题是路在哪里?今天是一个荆蟒丛生的荒野,我讲中国社会之现状,地上本没有路,但是我们想走了,因为要摆脱困境,最初是少数几个人在走,这种人被视为怪人和另类,后来众人以为他们是怪人和另类的时候,会慢慢的突然发现原来他们要走的路,他们正在走的路其实是大家共同的出路。如果这一天来到的时候,就是鲁迅先生说,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人类以痛苦为代价学会真理,一个民族以它的大痛苦为代价才能重新到真理中去。什么叫到真理中去?又是海德格尔说了一句非常好的话,他说人类只有在某种传统中重新扎下根来,他才会有家,然后他才会创造。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对国学的学习,对中国伟大人文典籍的阅读,我们要洗刷打在这些古典典籍上的污名、烙印。读伟大的经典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肯定比你读计算机教程要愉悦,那几条枯燥的命令行,要死记硬背的背出来,与你的心毫无关系。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养心,不仅是为了避免心理病症,更是因为我们的心要和天一样大,然后我们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这是王阳明所期待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大英雄。

 

养心养得和天一样大,养心比锻炼头脑根本得多了,西方哲学锻炼头脑的,训练我们的理性思考十分的周密和彻底,读康德的书、读黑格尔的书,实际上和学数学差不多。读中国古代哲学的典籍叫养心,因为都是你自己的生命感受,它把生命感受中的生命体验本质真相说出来了,那叫真理说出来了,然后把你的生命感受提升为生命境界,你在这种生命境界里你就在真理里了,你就自己的叫本心仁体,你所做的事情叫本心仁体自发动,你如果在发动的时候遇到重重之困难,你可以虚业而进,那是道家的说法,如果你还面对生死之苦恼,人生想不到的灾难,你要有自净清净心,那叫佛家的说法。三句话,儒家教我们有德行,道家教我们得自在,佛家教我们得解脱。儒道佛三者具备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所以我们的自信就在这里,我们民族当下的文化自觉是最根本最要紧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复旦大学变成美国哈佛大学的预科,我们要争办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是不是拿西方标准来判断我们一流还是二流?那不对,一个有文化自觉的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创造性,这个有创造性的大学才会有一流的学者和思想家和人文大师,然后它自然在国际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将赢得世界其他大学的尊重,对不对?这就是我们对复旦大学的期待。

 

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通试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制约》,我们要以西方为界限,但是不是以西方为老师,所以这是一个根本的选择,我们这个民族到了要有文化自觉的时候,有了文化自觉不是为了称霸。亨廷顿就看错了,亨廷顿说中国威胁论,中国将来有一天一定有文化上的自我声张,自我声张一定会导致东亚霸权,东亚霸权一定构成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伤害,然后中美之争必然势不可免。你去看他的《文明冲突》这本书,但是他看错了,因为他不是哲学家,他看不懂中华文化,他不知道儒道佛是何种之精神,我们不要做征服一切的强者,那是西方的思想,我们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要利万物,而不是跟万物相争。你是无法阻挡的,水是无法阻挡的,它渗透一切,上善若水。儒家和道家的结合,一个好的结合就是在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结合这种性明人格。

 

听上去有点悬,我们慢慢去体会,生活会教育我们,中国社会当下生活的那些痛苦会教育我们这个民族,所以我们会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我们给大家留点时间跟王老师互动一下。

 

提问:王老师,听了你今天讲的,我直抒现在的感觉,就是热血沸腾。但是您今天讲了一大通国学,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国学带给我们的崇高理想。但是在现在这个实用的时代,我还是想问一点实用的问题。例如说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可能不是哲学专业的,也不是文史哲专业的,比方说就是这些专业的,他想认真的学习国学,坦率地讲,各位在高中里面读过几篇古文、背过几首古诗,都有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但是面对国学这两个字眼的时候又会感到陌生感,您认为您所说的先秦思想,以及今后的程朱理学,以及王阳明、陆象山的东西,还有中国近代的(梁树银)他们的研究成果,您认为一个学习国学的人阅读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王:一个好问题,我们研究国学,这个研究二字恐怕就是做学术了,做学术肯定是少数人的事情,学术如果做得过分叫文字则,禅宗主张破文字则。做学术的人自己不懂,比如说做佛学研究的人不懂佛,这是完全可能的,他就是佛学,他不叫学佛,这种情况也会出现,但是他们也是有功劳的,因为他们至少帮我们把佛教经典文字理解上的障碍疏通了一下。比如说研究国学的其他一些人,研究儒家或者是道家经典的那些学者世世代代的努力,积累起来我们对这些本质文字理解上的障碍上的扫除,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相当大的差别,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在现代汉语当中是我们所熟悉的意思,在古籍当中上下文当中有另外的含义。找一个好的注释是可靠的,比如说中华书局出版的,那么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不必大家自己去搞,一搞全中国全是国学研究者了,那是学术了,学术的作用是方便我们认道。认道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领悟的,那就是领会到,直接通过文本的阅读,而且千万别读白话文的翻译,因为白话文应用现代汉语,损失了原文的许多意义,重要的含义,所以我们自己读吧,如果说古汉语的功底比较好,借用于注释家的就少了。古汉语比较差的就借助那些比较可靠的文字,自己读原本这是最重要的,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我们读中国古代典籍和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不是一回事,我刚刚说养心,养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中国儒道佛的经典表达的事情不是一些知识性命题,也不要用逻辑推论去理解它,越这样做越走越远,你就在里面读自己的生命感受,读到多少算多少,有些话读不懂是因为你生命感受当中本来会少缺这一方面。缺这方面怎么办?背出来,背出来就可以了,背出来你将来会有的,因为你人生道路还长。所以每当我们在人生的某种崎岖当中,我们突然就领悟了《道德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庄子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孟子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终于明白了。但是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明白,你绝对不能把人文典籍当成一本科学教科书,按部就班的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第一章不读第二章不敢读,物理学是这样的,前面不懂后面根本不会懂的。但是千万别以为《道德经》也是这样的《道德经》从最后一句话也没关系,从最后一句话开始读也没问题,读懂了两三句就不得了,要真懂,不是什么理智上的理解,而是有领会了,和自己的生命感受贴切了,而且把自己的生命感受提升了,这叫懂了,这一懂你就受益终生了。假如《道德经》只懂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就是智慧了,你已经受用终生了。

 

各位,经典的阅读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整部《道德经》全懂,还了得?中国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懂得一部,那你就要治两个天下?

 

什么叫懂和不懂,能不能给别人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上课一样,未必能上课就懂,未必不能上课就不懂,不是这样,只有一个标准,读出了喜悦,心中有愉悦。就像(钟山)先生讲的,本性人体一发动,给出此法则,就越喜悦于这个法则。你读经典的文字,你有喜悦了,你本心人体就发动了,你就叫懂了。读佛经有喜悦的,清净心就来了;读道家的经典有喜悦的,虚无而净之心的境界就来了;如果你读了五遍《金刚经》或者读了五遍《论语》从未有过喜悦,你肯定没懂过,不懂的。这就是唯一的标准。你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永远读不出喜悦,因为它是锻炼头脑的,然后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是我们催眠的最好办法,你如果睡不着觉,别慌,拿一本黑格尔的《逻辑学》看一看,保证你翻到第二页就睡着了。

 

提问: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以前赵翼有一首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在中国迈入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之后,中国文化只能学这方面的隐喻,始终无法让我们看到有这一类或者这一些的人才代表我们中国或者中国的哲学走出觉醒,走入一个繁盛的道路。

 

王:这些人才都到市场经济舞台上去领风骚去了,不是没有人才,现在人才都要到去思想文化界领风骚了。接下去,中国一个更大规模更深刻的波及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思想运动即将到来。

 

提问:王老师,我是经济学的学生,刚刚您讲到吴敬琏先生说,国内现在有一些市场准入的问题,这些政治和经济问题,您觉得国学这当中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作用?

 

王:国学到了王阳明那里就致良知,如果说国学就是这样的软弱,就期待着权贵资本良知出现,那不可能,广大人民、广大百姓最容易致良知,因为他们无相可着,自心清净心来,自心清净心来本心人体也可以随之发动,然后是非善恶之区分在内心深处自有天理在。人民是水,今天谁是不可再载之舟我就不明说了,永远相信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水和舟的关系,总不能说权贵资本是水,人民是舟,他们人太少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回答,我们要有信心。

 

第二马克思的学说用来研究中国当下的社会矛盾根源是特别有帮助的,马克思的学说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语言、预想,不觉得未来中国的重大变化会朝哪一个方向走,所以马克思学说要研究,因为我们说儒家教我们温良恭俭让,大家前提还是要勇猛精进,圣人学以众人之心,众人之心是什么?一阴一阳谓之道。天道在众人的生命实践中......众人的生命实践你以为是和平的?不,冲突,那叫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后把这个冲突展现出来,圣人领会了这个冲突必将有的方向。今天的圣人要有一点马克思的修养,要以儒家思想做根基,中国儒道佛的思想做根基,把马克思的思想来领会资本主义这个玩意儿究竟是什么,关于资本主义这个玩意儿说得最最清楚的,每个人超过马克思,我们要知己知彼,马克思让我们懂资本主义市场是怎么事情。马克思首先是世纪伟人,后来是千年伟人,这是西方学术界一致投票选举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发觉迄今为止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资本世界,就资本主义的性质和最深刻的分析没有人超过马克思。我们既然面对资本主义,我们不是一味拒绝西学,西学当中有很多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启发,包括海德格尔学说和马克思学说,因为他们是把本民族的现代性状况,那个资本主义现实的一个最深刻的自我批判,你看看他们怎么批判自己的,然后对我们面对同样他们交给我们的我们也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主张国学我要声明一句话,它不排斥西学,只是我们不把西学看成是我们的归宿。这是几个区分,梁树明先生说的那句话是非常对的,对于西方文化要全盘的承受,但改其过,改它的过。这是第一句话,梁树明是一个新儒家,但是他对西方文化是如此说的,要全盘承受,即使不承受也没办法,但是要改其过。第二句话,要把我们中国原有的态度,批评的重新拿出来,我们对国学也要批评的研究、批评的领会,因为我们的时代变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诗经》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提问:王老师刚才又提到了佛学当中的相,我想跟您讨论一下,事物如果没有相我们如何来认识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在认识这个事物的时候我们怎样能不着相。第三点,我们认识了这个事物之后,着了相之后如何能破相。您最后又提到了海德格尔提出来的民族主义、国际主义,还有把根扎下,其实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认识一个问题要有一个立足点,而有了这个立足点之后,难免会使你的思维狭隘,或者说会使你的判断有一个固定的立场,有了这个固定的立场之后,肯定就不可能再全面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了。我想问您,如何从狭隘中走出。

 

王:后面一个问题基本没听明白,前面一个问题你读《金刚经》就能够得到解答了。《金刚经》讲无相,但是他首先说有相,我相、众生相都有的,然后无我相、无众生相,然后又回到我相、众生相,这好像在兜圈子,大有道理。比方说在一个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那叫布施,你如果没发现他需要帮助,没发现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你就无相了,这个相还得着了,他正需要帮助,然后你是我,他是众生之一,这个我相、众生相就在了,所以你帮了他一把。帮完了以后道德上有满足感很对,但是不要有居高临下在帮他的感觉,这就叫着相了。帮的时候需要帮、应该帮,这对了,有相,你帮的时候无相,叫无相布施。为什么无相布施呢?我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今天我看到一个贫贱的人急需帮助,我帮了他一把,心里很得意,你看毕竞我比他强,我比他高,我赐恩于他,一种施舍的感受,这叫着相。你肯定错了,为什么错了?不是道德上要求你搞清楚这个境界,而是你想想看,未来在某一个特殊的场合你又跟他相遇了,你还是比他高,他还是低,他是小贩你是教授,但是这个时候唯独这个小贩才能帮你这个教授的时候可能有吗?但他真帮了,当他帮你的时候他会着相吗?他肯定就无相了,他一着相他不帮了,反正你比我高,你教授还要我小贩帮吗?不需要的,他不着相才帮你的,他这个时候不再考虑小贩和教授的差别。当一个强者帮弱者的时候,强者以为自己比他强,当一个弱者帮强者的时候,弱者并没有认为自己比他强,他无相。所以无相布施绝非是佛经当中的虚妄之语,它是生活真谛,读佛经要读到真谛,为什么要无相布施。

 

王:做事情就要有相,但是心不要着相,事情有个轻重缓急,这肯定有相的,什么事情比什么事情缓,那总是有相,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次等重要,肯定有相。后来毛主席读《金刚经》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充满辩证法。他说比方说第一句话,我是赵不出,第二句话我不是赵不出,第三句话,我还是赵不出,这就是辩证法。

 

提问:三个小时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虽然今天还很寒冷,但是今天的讲座一方面让大家获得了温暖,同时也让大家获得了喜悦,我希望明天大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到这儿来,再喜悦一次。


【字幕】王德峰 |今天为什么学国学?完全集锦➕附完整讲座文稿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