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好了之后,兴趣爱好会回归吗?
我感觉取决于你想不想,你有多想这些兴趣爱好回归。在我看来,你的意志决定一切。 据我所知,抑郁症到了严重时,会出现木僵状态,是整个人迟钝缓慢。其实这种情况可以理解。 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去见一下精神科医生,吃药配合咨询一起。起效快,痛苦程度会降低,好得快,不难受。比较理想。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看,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有方法,有药物,有时间,有耐心,让你康复起来。
心理学上的认知模式框架和社会关系框架都能对抑郁症作出很好的解释; 精神科学也分别利用大脑结构、神经信号、神经环路三个策略获得了对抑郁症相当本质的理解。 就连生物进化上,人类也已经发现了负面情绪的价值,以及抑郁症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不同领域的最新认知,已经把我们勾勒出了抑郁症的真实面目。 治疗方法也有很多方案,比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大脑刺激,正念冥想,许多治疗方案,加在一起已经造了一个对抑郁症的天罗地网。 对轻度、中度、重度的抑郁都有不同的策略。也有远离抑郁的法宝,比如正念冥想。 我觉得感知下降,可能不是阈值升高的原因,而是生病的原因。你生病了,疾病影响了大脑神经系统对外界的感知。 等到你好了之后,这些会慢慢恢复。但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 我写这些,是觉得只要你不放弃,有耐心,有行动,就会慢慢康复。你需要允许自己慢慢好起来。
为了辅助兴趣爱好更好的回归,可以从两个策略着手。 第一,人只能透过失败来学习,借有失败的经验,守护自己想要改变的决心。 其实你不需要等抑郁症好了以后,再要求渴望兴趣爱好回归,你现在就可以要求回归一点点。 可能在麻木枯燥,灰色的世界里,感觉很无力,没兴趣,没心情,没精力去开始你的创造。 尊重自己的情绪感受,发自内心的表达。哪怕是恐怖、糟糕、不愉快的事,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都可以。 想想司马迁创作史记,想想绘画《呐喊》,梵高的《向日葵》,想想苏东坡的《定风波》,他们在什么情景下产出了一生的巅峰之作? 大多是在逆境,在痛苦不适的状态,甚至绝望的情况下。
能不能尝试描述这灰色的世界,每天只写一个字,每天只画一笔画?就我感知,丰富和鲜活不是马上恢复的,是一点点,日积月累的过程。 如果你把丰富和鲜活看作一种能力,习惯,你需要关注,花心思,花时间,注意力滋养它,才能会越长越大。 看到那些丰富鲜活的人,不是一天就鲜活起来的,不是一步迈进红彤彤新世界的,它一定是个慢慢来的过程。 有时事情,是个需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不能祈祷它一瞬间恢复。耐心一点,长期持续投入,去相信,去期待花开的丰盛与美好。 第二,负面情绪是礼物,是盲盒,是待开掘的宝藏。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神奇独特的是什么?是你我。有人曾说: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
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就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莫扎特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真的从不曾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音乐是透过我而来。我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怎样出现,又无法强求那些悦人的欢乐,留在我记忆中,我任由它们蜂鸣。 它们点燃我的灵魂,只要不被扰乱,我的主题会自行扩展。 乔布斯说得更直接一点:勇敢的去追随你的心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怎样看到自己的心和直觉呢?情绪是一个绝佳的窗口。 看见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诉求,感受,想法,假设,渴望,信念。 然后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宇宙,自成体系。而对于我这个宇宙,目前的了解只是皮毛。 发掘自己的情绪,看到情绪背后的深层内容,看打开自己的这部史诗。 就像鲁米的诗说: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我不就是他吗?他的本质透过我而呈现,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人来到这世界上,不是来当炮灰的,而是来活出自己精彩的。世上只有一个你,这才是最独一无二的。 以上是个人观点,期待你的反驳,谢谢欣赏,希望能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