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巅峰时全国第二 发展逐步掉队的白象 能否趁“酸菜事件”实现反超?

2022-03-30 07:49 作者:一人评论  | 我要投稿

在中国方便面行业,康师傅和统一是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前段时间的“土坑酸菜事件”,使得这两家企业受到不小的冲击,事件发生后第二天股价均出现大跌。而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白象食品,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这里面有两点值得讨论,一是康师傅和统一的产品质量问题,二是白象会不会因此取得长效的发展?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这关乎健康、关乎生活。所以,“酸菜事件”曝出后,消费者对康师傅和统一的意见很大。事件曝出后,康师傅相关产品已被各渠道商下架。

但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不仅是相关产品下不下架的事情,更是康师傅、统一这些企业作为国内食品行业头部企业,为什么选择的供应商会出现这么大的披露?在它们现有的供应商中,会不会出现下一家“插旗菜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又该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在食品行业,消费者首要关心的一点就是产品质量。在这方面,白象食品就做的不错。根据食品安全信息显示,白象产品被抽检60多次,结果均为合格;白象投资公司及分公司设计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在“酸菜事件”发生后,白象也及时给出了回应:25年坚守品质,白象始终如一。

这份对产品质量的看重,使得消费者对白象食品的印象更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白象愈发受到消费者关注,不仅是“酸菜事件”之后,而是早有迹象。

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人们从以前追捧海外品牌慢慢将视线转移到本土品牌上。这是大国博弈下,以及在民族意识崛起的背景下的一个趋势。

康师傅虽然是我国台湾省的企业,但却是有日资背景的。统一和今麦郎也多次被指有日资背景,也曾经多次和日企有过合作。基于上述原因,在部分国人眼中,无论是康师傅还是统一,都不算是纯粹的本土企业。

相比之下,白象食品要更纯粹些。在国潮的东风下,近两年白象也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酸菜事件”的催化下,白象的国民关注度更上了一层楼。

总结一下,白象能有现在的国民关注度,一是因为国朝崛起,二是因为其产品质量过硬。酸菜事件”则是一味催化剂。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白象会不会因此取得长效发展?甚至反超康师傅和统一?

从现有资料可以了解到,白象成立于1997年,巅峰时白象的销量是仅次于康师傅的,是当时我国方便面市场的第二巨头。

可惜的是,在后续的发展中白象食品逐渐掉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白象掉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定位不清晰,一会专注高端,一会又专注低端。

定位不清晰,带来的结果就是白象在高端没能取得什么出彩的成绩,在低端也没有太好的表现。

随着消费者对饮食健康愈发注重,叠加市场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近几年方便面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行业发展机遇,白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跟网红品牌合作推出产品,推出创新产品谋求高端化等,旨在实现300亿元的年营收目标。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效果。

个中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也在于白象自身的营销策略有一定的问题。白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营销策略上做出了不少改变,比如加入某音、某猫等线上渠道,更好地触达当下年轻群体。

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坚守产品质量的理念,近年来积极重塑品牌定位的动作,叠加这几年国潮崛起的历史性机遇,以及前段时间“酸菜事件”的爆发,使得白象瞬间爆火,得到许多国人的喜爱和追捧。

近期,白象订单暴增,给其工厂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白象不得不呼吁消费者: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这也是继鸿星尔克之后的又一“野性消费”的国货品牌。

可以看到,白象近段时间的爆火,不仅仅只是因为国潮崛起、“酸菜事件”,也在于其对质量的坚守和重新品牌定位的动作,前两者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后两者则是企业自身的努力,这两大板块缺一不可。

基于前述描述,有理由相信白象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且也已经在事实上抓住了机遇,未来未尝没有可能追赶康师傅、统一,乃至实现最终的反超。



巅峰时全国第二 发展逐步掉队的白象 能否趁“酸菜事件”实现反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