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25每日阅读|《医学的温度》p61~p110

2023-03-26 01:17 作者:蛋奶炸鱼干  | 我要投稿

“代替”一词总是听起来没那么友善,若是说到“人工智能代替”就显得更加不友善了。可事实上代替本就是更新,发展的一种形式,不变的固定的东西迟早会被代替,即使是临床治疗也不例外,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沃森人工智能平台已经能在给予临床治疗方案中与专家团队达到99%的相似度,如果是追求给一例可被治愈的疾病给出完美治疗方案的话,也许人工智能完全做得到甚至比人好得多。但是真正治愈一个人,可以只靠人工智能吗?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很难被机器模拟。 

与战争,饥荒并驾齐驱的传染病完全可以算是人类的“天敌”之一,19世纪以前人们对其的恐惧来源于本能,甚至可以说来自于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人们只能在一次次的无数生命失去中寻找应对办法,但事实证明人类的这套生存之道胜利了,抗生素的问世以及疫苗的出现至少让我们有信心去与传染病继续相互制衡下去。

摘录:

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它的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

历史上,传染病带给人类的创伤或者死亡,要远远超过战争所造成的死伤。

第一个启示:传染病将长期存在。从哲学维度和历史维度来看,人类和传染病的较量终究是自然且合理的一种存在状态

第二个启示:现代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的力量对比。中世纪黑死病流行时,医生几乎无计可施,能做的仅有建立隔离。而从19世纪起,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呈现指数型激增,使人类在与传染病较量的过程中由敌强我弱转为势均力敌,乃至更胜一筹。

第三个启示:传染病发生的社会因素至关重要。疾病看起来是医学、生物学问题,但若深入追溯,就不难发现,它和社会的联系至为密切。

总的来讲,通过回顾传染病的历史,我们了解到,在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人类正逐步取得胜利。面对新型疾病,我们的反应不再是盲目的恐慌,而是理性的从容,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5每日阅读|《医学的温度》p61~p11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