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问题没有小问题!心脑血管名医华燕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
华燕医生是在去年认识的这位患者,一位34岁的男性。免贵姓王,我们叫他王先生。王先生自述,自己最近总是熬夜加班,身体上心理上压力都非常大。起初还能接受,但是最近自己在剧烈活动之后,或者情绪激动过后,总是会出现心慌不适的症状。那种感觉有点像有什么东西抓着你的心脏往上拽,不痛,但是很难受。每次发作休息个大约10分钟左右就能好。但害怕是什么重大疾病,赶紧过来看看医生。

华燕医生为他的自述做了总结:无胸痛、腹痛,无头痛、头晕及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活动障碍。华燕医生又询问了患者有没有吸烟酗酒史。王先生回复,大概一天一包烟;白酒一天三两左右。王先生的母亲有冠心病病史。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确诊患者是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患者在治疗当天,心慌症状就得到明显改善。第二天复查心电图显示心率正常,未再出现室性早搏,且在之后的一周时间内未再出现心慌等类似症状。华燕医生为王先生开了方子,并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1.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服或者多服,少服。做好心率监测,起床与下床时动作缓慢一些,避免诱发心律失常。
2.低盐,低脂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过激,维持乐观的心态。注意失眠,剧烈运动等会诱发心率失常的行为。
3.戒烟戒酒,定期复查。

王先生经过入院治疗之后,心慌症状是得到了明显改善的,也没有再次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所以心率监测一周左右就出院了。一月后王先生回到医院复查,身体状况依然良好。
华燕医生感叹,王先生平时的身体状况很好。此次发病考虑到是近期工作繁忙,压力大额问题。由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诱发室性早搏,发病时间不长,且可以自行缓解。结合入院的辅助检查没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也排除了其他器官损伤引起的心慌症状,像这种没能找到心脏疾病证据的室性早搏在临床上一般考虑为良性室性早搏,在临床上也十分常见。

正常人在特定的因素下也可能出现,除了工作压力大、情绪激动外,大量饮酒、吸烟、着急紧张、睡眠不好也可能诱发良性室性早搏的发生,但对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考虑患者母亲有冠心病病史,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随年龄增大此类情况也会逐渐增多,所以思想上要重视室性早搏,应该尽量避免诱发因素的出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