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DM-i/DM-p的意外惊喜

2022-03-15 17:13 作者:蔚蓝星球EV  | 我要投稿

刚刚看到比亚迪官方发布了汉DM-i/DM-p新出炉的宣传长图,有两个点算是意外惊喜。

  • 最大6kW移动电站外放电功能。

  • 最大80kW直流升压充电。

VTOL移动电站

据我目前掌握的情况(也许不完全),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包括在售的DM-i和EV车型,移动电站都是3kW,对应的电流是16A。例如,我自己的宋PD随车带的放电插排就有一个16A的“空调插座”。如果汉DM-i的移动电站是6kW的,那么对应电流是32A,这个功率基本够一个普通家庭公寓的所有用电设备了。当然,我估计是长续航版的汉DM-i移动电站有这么大功率,毕竟电池有38kWh,够霸道,6kW满功率放电也能撑5个小时。

这么大放电功率,对应的双向充放电机OBC应该是32A的,也就是慢充功率最大可以到7kW。但是,我目前想象不出来汉DM-i随车配的放电插排会是怎样的设计?放电枪没问题,32A是常见规格。电缆肯定要加粗。只是日常用电设备没有这种32A插头,所以,也许插排上会并排设计两个16A插座,能同时带两台空调:)

80kW直流升压充电

汉DM-i的短续航版用的电池与现款宋PD一样,是384V/18.3kWh,这与80kW直流升压充电无关。

长续航版汉DM-i/DM-p用的电池是576V/37.6kWh,如果没有升压充电,那么就会像现在的唐DM-i一样,只能用750V快充桩,而无法用500V充电桩。汉DM-i使用的仍然是EHS160,我在2021年5月写过一篇关于升压充电的文章,提到过:

“从原理上说,没有问题,唐DM-i实现升压快充可以使用同样的技术(驱动复用),基本不需要额外的元器件。但是,一个现实的工程障碍可能为,当初EHS电混系统(含新型发卡电机)高度集成化设计,没有为升压充电回路留出接口。从上面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至少电机定子绕组的中性点要能引出接线。所以,唐DM-i的升压快充也许要留待下次EHS改型设计时才可能实现。”

我不太确定比亚迪是否这么快就对EHS160进行了改版。如果没有改版,这种升压充电我猜有2种可能实现的方式:

  • 用额外的分立升压回路,鉴于这个功率是80kW,分立升压回路的体积和散热都很成问题,所以这种方案可能性不大。

  • 复用后桥电驱,组成升压充电回路。那么长续航版汉DM-i就没有80kW直流升压充电功能了,仅汉DM-p有这个新功能。

对这一点,我很好奇,看看最后我是猜对还是猜错了。

VTOV车对车充电

不管怎样,80kW直流升压快充是一个很彰显实力的技术。一方面,电池不到40kWh,充电功率达到了2C;另一方面,升压快充意味着车辆同时具备对外输出任意直流电压的能力,可以实现VTOV,也就是大功率车对车充电。详细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比亚迪E平台3.0深度解读(1):什么是驱动复用升压充电?

汉EV的用户手册上对VTOV有如下描述:

很遗憾,目前比亚迪还未在汉EV上释放这个功能,并且使用这种功能需要特制的电缆。同样,汉DM-p上也不一定能释放这个功能。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功能一旦释放,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因为VTOV不仅仅限于比亚迪车系间的互相充电,比亚迪如果按照充电国标设计这个功能,则几乎所有品牌的电动车都可以通过VTOV充电。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燃油车时代,谁为12V蓄电池亏电特别焦虑过吗?估计很少有,因为周围所有的车都可以为你搭电救援。那么如果你周围的电动车,或者具体点说周围的汉EV或DM-p都可以为你搭电救援,并且充电功率是慢充的10倍,你的里程焦虑会不会减轻一些?

古有滴滴打车,未来也许会有迪迪充电。如果将其视为共享经济的新形态,难道不是一个好商机吗?

蔚来投巨资打造的移动充电车队,会成为历史。


汉DM-i/DM-p的意外惊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