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在职博士)参考书、复习经验

报名条件:
1、具有硕士学位,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连续或累计达到 5 年以上。
“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方向的招生对象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包括
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的行政人员(高校双肩挑的干部需有组织
部门的认定)。不招收高校各学科专业专任教师和班主任、教育行政机关和校外
教育机构人员。
“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方向的招生对象为中小学教师以及教研机构的教
研员。不招收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和校外教育机构人员。
“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方向的招生对象为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思想品德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教师与工作人员(班主任、学科教师等)。不招
收高等教育院校从事心理学科和思政学科教学的专职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和校外
教育机构人员。
考生所在的学校或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的,需由具有管理权限的部门出具书
面证明说明其单位性质,经校内各招生单位审核认定。
2、有外语成绩
原则上申请者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 分及以上),或者参加雅思、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 达到相应标准(雅思 5.5 分,托福 75 分;德、法、意、西语水平考试达到欧洲统 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 B2 级;日语水平达到二级(N2);韩语成绩达到(TOPIK4级),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如满足以下情况,可视为符合基本报考条件:通过报考单位组织的外语水平考核;在国(境)外留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参加相应语种培训(高级班)并获结业证书(有效期 2 年以内)。
特级教师或具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校长、老师可适当放宽对外
语水平的要求。
报名时间:2021 年 12 月 15 日——2022 年 1 月 4 日
提交材料截止时间: 于 2022 年 1 月 4 日前(以邮戳为准)
提交材料清单:
1.《华中师范大学 2022 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须考生本人核
对无误并签字。
2.学籍证明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①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复印件各一份。对考生学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学位认证证明,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②应届生提交硕士学生证复印件一份(复印件上须有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校类别及毕业时间证明,并盖章)。对考生的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学籍证明(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查询”,下载打印《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③获得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学位、学历的考生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硕士学位认证书,否则不能通过资格审核。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军人考生未办理身份证的,需出示《未办理身份证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证明》。
4.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原件一份。复印件加盖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5.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一份。
6. 2 名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专家须手写签名,并加盖其所在单位公章。
7.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专著等)复印件;
8.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科研能力材料的复印件;
9.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10.拟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计划;
11.所在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职称证复印件及报名当月(或前一月)的工资单。如现单位工作时间不足 5 年,须同时提交前工作单位的证明。在职证明出具要求如下:
普通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须注明入职年月、职称、学科等内容,校长签字,盖学校公章。
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校长: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须注明任职年月、职务、职称等内容,负责人签字,盖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公章。
高校行政人员:所在高校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须注明入职年月、职务、职称等内容,负责人签字,盖人事部门公章。
担任管理岗位的高校教师(双肩挑人员):所在高校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须注明任职年月、职务、职称等内容,负责人签字,盖人事部门公章。同时,须提交所在单位组织部门对其管理岗位的任命文件复印件,加盖组织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就读方式及证书样式:
教育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的毕业证书;其
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
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
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1年复试:
总分计算方式:
总成绩=资格审查成绩 *10%+(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2*40%+综合素质成绩*50%
录取原则:
1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教育领导与管理领域)综合考虑导师培养能力等因素按考生报考的导师为单位进行总分排序,总成绩= 初试成绩/3*60%+复试成绩*40%(复试成绩、总成绩均保留两位小数),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推荐参考书: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教育管理学》陈孝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授课体系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考博专业课复习心得
考博复习是一个具体的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的考生都向我征求过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意见。可能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都有所不同。有的考生认为,考前随便看看书就行了,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需要花费三到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首先,史老师并不否认只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情况史老师身边也常有发生。
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许我们的记忆力、领悟能力并不出众,学习,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史老师更倾向于努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系统地、最大效率地复习专业课。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你对所考专业的理解力,使得自己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因为毕竟专业课中所涉及的面知识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但是如果要是把书中所体现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内在联系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种深挖掘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考试时答题的深度,并且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习惯也将令你非常受用),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果再能找个经验、有能力的人带带你,肯定要轻松很多。
有些考生担心战线拉的太长了会使得自己变得麻木,思想上有所懈怠,进而失去上进心~真的会这样吗?史老师以为,任何工作都是反复的、甚至是乏味的。即使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反反复复的工作状态也可能会使得自己麻木到失去上进的动力~但,史老师要说的是,如果短短几个月的专业课复习就能使你疲惫、麻木到丧失信心,那么显然,你并不适合读博和做科研。
考博复习,如同做科研~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也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成功之路,每一个科研成功者都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黑暗险阻,在黑暗中不断摸索。这种黑暗中的摸索状态往往是人所不能适应的,因为人只适应在光明中行走。没有方向感,没有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面对种种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无疑是最令人煎熬的。也只有咬紧牙关,穷尽各种智慧,付出艰辛的努力,坚持挺过这段黑暗的旅途,最终才会等到光明的到来。如同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虽然每年院校的出题大纲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就总体来说肯定变化不会太大。因此,院校历年的考博真题对于大家来说就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所以,考生在整个复习工作中,仔细研读院校指定参考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往年的考博真题。
●除反复演练院校历年真题外,平时多涉猎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会帮助我们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加熟悉我们即将进入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行业的兴趣。而学术论文最好是找目标院校老师发表过的论文,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方向,也为复试打下一个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备考阶段,院校内部的考博信息及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史老师在此温馨提示各位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的 考生,若你有院校内部的资源,最好还是赶紧利用起来。若你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资源,便可以跟史老师取得联系~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了整个复习工作的方向,获取了准确无误的情报,方能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不说,你头悬梁锥刺股呕心沥血一整年,末了还成了横杠底下的分母。考博路上,史老师为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