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般比女人“走得早”,为啥?40岁后,一定要在意自己这三点
按照调查数据,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长寿,百岁以上的老人,也是女多男少。
数据没有直观印象,但就我个人具体的所见所闻来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确实是存在男人比女人“走得早”的现象。
对此,我比较感兴趣,就看了很多资料,也观察了一些人,慢慢就有所了解和确认了。
我的结论是:
男人在过了40岁后,一定要在意自己的以下三点。

千万不要低估精神压力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压力是客观存在,适度的压力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压力过大,那就容易给自己带来持续的损害。
对一个男人而言,压力来自内外两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家庭和世俗等方面的影响,一是自己内心的压力,两者相互作用,就容易把人推向崩溃的边缘。
俗话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一个男人如果三四十岁还没有赚到一些钱,没有买车买房,不仅社会上的围观者会指指点点,就是家人和亲戚朋友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让你觉得很焦虑,很难受,很失败。
然后你的内心就很煎熬,给自己不断增加压力,让精神很紧张,长此以往,生命力就会快速耗损,造成未老先衰的后果。
所谓中年危机,不要轻忽对待了,“危机”的程度不一样,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身心的彻底崩溃。

40岁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无论男女,都逃不掉自然规律的支配,人的身体的规律就是盛极而衰,到了40岁左右,身体会处于鼎盛期,接着就是势不可挡的衰退期。
但我们的大脑和思想还跟不上身体变化的节奏,很多人都是到了四五十岁还觉得自己很年轻,甚至有的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没有长大。
于是身心就分离了,很多事慢慢就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男人都不能接受自己“不行”的事实。
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认真对待,还像年轻时候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就会透支自己未来的健康。
大家可以去医院看看,多少男人都是在50岁前后身体出大毛病的?他们对自己太自信了,所以疏忽了身体的报警信号。

情感世界的荒芜会给人带来致命的打击
我接触过一些老人,他们其实不是不想活下去,而是客观现实逼迫他们不能好好活,这真的是世间的一大悲剧。
我一直提醒自己,在跟老人打交道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他们的自尊。很多老人都会有“返童”现象,像小孩子一样的自尊心,很敏感,很容易受伤害。
而老人的家人往往是不耐烦的,哪怕心里是挂念着老人,可态度上也不能一直保持良好。如果是那种只顾自己,把老人看成“无用、累赘”的子女,那老人是不可能做到安享晚年的。
有时候,男人“走得早”,不是因为身体不行了,而是情感世界的荒芜让他们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当一个人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活着没用,不如一死了之”的时候,他是很难活下去的。

给中年人的忠告
我建议中年人可以看看哲学书,或者读一读道家的经典著作,要知道古往今来,人生从来都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能奢求事事如意。
还是要看得破,想得开,人要学会自己消解压力,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让精神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状态,这也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另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身体的病患往往是起于萍末,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时候,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在工作、生活中,都要注意健康。当然,所谓过犹不及,也不要过于追求养生和锻炼了。
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家人,对有缘遇到的人要好,不吝于付出善意,哪怕是吃一些小亏也无妨。要知道行善最乐,爱出者爱返,这都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所以仁者寿。
相比男人,女人无论是从社会压力上来说,还是在身体状态上来说,都更具备长寿的条件,而且女性往往趋静,忍耐力强,很多事都不执着,不强求,因此女人容易比男人长寿,这也是男人要向女人学习的地方。
总之想开点,打破名缰利锁,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生命是宝贵的馈赠,我们不妨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