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历了平准化教育,韩国怎么样了?

2021-08-25 21:11 作者:魔都升学咨询  | 我要投稿

韩国是一个注重教育的国家,韩国人的高考升学也是一家人特别关心的事情。许多人都希望能够考入SKY大学,也就是韩国高校的名校,但这些名校的录取率只有不到2%,何止需要争破头皮,残酷可能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01

竞争残酷


纪录片《学习的背叛》讲述了韩国中学生为考入名校的努力,展现了韩国升学之路的种种现象:私立学校和补习班盛行、为了面试学生需要参加质高量多的课外活动……



有一种“四当五落”的说法,意思是“一天睡四小时的考生会考近理想学校,睡五小时则可能落榜”。




想要考上名校,对普通家庭的学生不是那么容易的,竞争压力太大了;而富有的家庭,则可以通过给孩子上辅导班补习、参加质高量多的课外活动,甚至聘请私人的“入学查定官”(相当于高考专家)为孩子规划竞赛和课外活动。


那么,在资本的介入下,原本相对公平的高考变得不再那么公平——有钱人家掌握优势,而普通家庭处在相对劣势。

.

02

教育改革


于是韩国政府决定做一些改变,来维护升学的公平,为学生减负,于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


所谓的“平准化”一词原本跟工业生产有关,强调均衡。跟教育扯上关系,我们姑且把“平准化教育”理解为“均衡教育”,与之相对的是“英才教育”。


平准化教育时期,主要政策有几个方面:


1.取消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之分,实行校长、教师学区流动制度;


2.中小学实行就近入学、抽签录取,取消升学考试;


3.民办中小学受到限制,不准收高学费;


4.严禁课外培训机构,禁止一切教育补习行为;


5.大学扩招,取消大学各自的入学考试,对高考录取进行宽松处理。


03

改革结果


N年后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平准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均衡化,但仅是“低水平的均衡”!


学生不用再被考试和补习折腾的死去活来,比较轻松也能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看起来是好事,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弊端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韩国的教育竞争力也下滑了。


20世纪80-9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加剧,韩国政府发现平准化教育的弊端,又将目标改为“教育质量”,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英才教育”崭露头角。


2000年,补习班禁令取消,教育培训产业进入成熟阶段。转来转去,孩子们似乎又回到了原来上补习班的生活。



那何必折腾呢?


《学习的背叛》的结尾说,“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努力付出就有回报的人生”。



经历了平准化教育,韩国怎么样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