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十周年武将技能评析(界刘谌)

界刘谌,男,蜀,4勾玉,血荐轩辕
战绝:出牌阶段,你可以将所有手牌(至少一张,本回合通过【勤王】获得的【杀】除外)当做一张【决斗】使用。使用此牌后,你摸一张牌,受到此牌伤害的角色各摸一张牌。若你于一个阶段内以此法摸过不少于三张牌,则本回合【战绝】失效。
勤王:主公技,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令所有其他蜀国角色依次选择是否交给你一张【杀】。你可以令以此法交给你【杀】的所有角色各摸一张牌。
☆修改点
1.战绝:摸两张牌失效→摸三张牌失效
2.勤王重做。
※战绝
时机:出牌阶段内的空闲时间点
效果:你可以将除「勤王」牌之外所有手牌当做一张【决斗】使用→后续
后续时机:使用结算结束后
后续效果:你摸一张牌→受到渠道为此【决斗】的伤害的角色各摸一张牌→后续的后续
后续的后续条件:你本阶段以此法获得不少于三张牌
后续的后续效果:本回合【战绝】失效
●也可以把上面的时机换成下面两个看上去不太正常的时机和条件(虽然下面才是准确的)
时机:当需要使用【决斗】时(属于转化)
☆由于【决斗】的正常使用时机是出牌阶段内的空闲时间点,所以战绝的时机也可以认为是与之相同。
条件:此时为你的出牌阶段内的空闲时间点
☆如果有类似于借刀杀人的机制,让一名角色能在非出牌阶段空闲点使用【决斗】,本意是不能通过战绝转化。
◆关于【决斗】
★【决斗】,作为除【杀】以外的单体伤害牌之一,相比于【杀】,有以下优点:不占次数、不限距离、无视防具。在当年,是仅次于单体直伤技能的单体伤害。
★【决斗】相对于【杀】的优秀发挥,有以下几个客观因素。
1.一般情况下都是当前回合角色对其他角色使用决斗,而当前回合角色普遍牌多,就导致目标一般也懒得拼杀,不如留杀防南蛮,让决斗打出了直伤效果。
2.并没有刻意只针对决斗设计的防御技能,毕竟牌堆里只有三张决斗,如果设计一个只能防决斗的技能,那和白板也没什么区别。
3.决斗需要杀响应,本身摸牌白断杀术就很常见,再者血线压低之后更倾向于留闪防杀而不是留杀防决斗,毕竟杀比决斗多很多。
★上面的第3点也是刘谌的主要收益来源。用所有手牌变一张【决斗】,就意味着目标角色只要有一张【杀】,你就砸脚。所以,需要等其他角色被断杀术影响的时候通过决斗强压血线,压制目标角色状态,主要体现在让目标角色下回合留不了防御牌,然后刘谌下回合战绝抬走。
★刘谌的发挥需要目标残血或者断杀。正常情况下,这都是大后期的状态,打收割。那么刘谌这么一个约等于白板的武将如何混进残局,就是一个问题。
◆关于战绝
★突破前的战绝,只要砸脚一次,就当场白给,而突破后即使砸脚一次也可以再次发动。这就提高了刘谌的下限。对于其他角色来说,要防住战绝,本来只需要留一张杀,现在需要留两张。
★刘谌可以充分发挥【决斗】强压血线的作用,借此破开局面。总不至于所有人都留两张杀过。
★但是吧,这种玩命的技能,次数多了也真不一定完全是好事。这里可以说一下十周年杨仪,相对于OL杨仪把两次改为三次。操作更猛了,但是被反杀也更惨。界刘谌也是如此,输出上限更高,但同时也更容易玩死自己。
※勤王
时机:出牌阶段内的空闲时间点
效果:你可以令所有其他蜀势力角色依次选择是否交给你一张【杀】→你可以令交给你【杀】的角色各摸一张牌
★技能结算应该是先询问一圈给不给杀,然后点一下确定令所有给杀的角色摸牌。
☆当然,考虑到断杀术的存在,实战中这个技能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大喊“大厦倾危谁堪栋梁”或者“谁来救我大汉江山”,然后发现大汉没救了,无事发生。
★正常情况下进回合先勤王探路,除非你不想发动战绝(有五谷丰登也可以考虑先开五谷给忠臣找杀)。作为刘谌的忠臣,也不是每次勤王都要响应,万一影响自己输出那也是得不偿失。
★断杀的时候也可以勤王要杀,这时候忠臣要机灵点。
●总结
★战绝同时提升上下限,比前几个界的稍微走心了一点(指把2改成3)。
☆讲道理,你对一名角色发动两次战绝令其摸了两张牌之后真的敢发动第三次吗?我反正是被蔡阳坑过,前两发打中了,第三发反杀直接暴击摸牌。
★勤王唯一的好评是终于摆脱了祖传激将的模板,但是这种要真杀的技能,甚至不如激将,最起码激将还能联动一下武圣龙胆。勤王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带(所以别拿刘谌当主)。

●补充阅读(建议不读)
刘谌CV834827(六位数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