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习生假冒券商分析师!骗一群毕业生写研报,10个月写了百万字

2022-06-23 17:11 作者:新行情  | 我要投稿

最近,金融圈的奇葩事真不少。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刘某在多家证券公司实习期间,冒用分析师名义私招实习生,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

有实习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在被骗的10 个月里,累计完成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甚至大年初一晚上都在加班。这些实习生一直以为自己在证券公司实习,结果辛苦写出来的报告,却被刘某以自己的名义交了上去。

被骗的实习生因此错过了校招,又错过了春招。还有实习生原本已经被某知名公司录用,但因为这段存疑的实习经历,最终被取消offer.

事件的始作俑者,刘某也正在为自己的不端行为付出代价,据了解,东北证券曾向刘某发出offer,不过在今年1月底获悉刘某存在不端行为后,就与刘某解除了就业协议。

6月10日,德邦证券人力资源部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关注到外界热议的“实习生事件”,得知此事件后,我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校方调查核实。在校方反馈明确调查结论前,将暂缓该名同学的校招录用流程。

2021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安,通过邮箱投递了一则“Top10券商”行研的实习申请,很快就收到了面试电话。“一个自称国X证券军工组姓H的人添加了我的微信,并称实习六个月以上可以获得留用机会。”

周安表示,入职前他曾反复向对方确认是否为正式实习生、有无留有机会,均获得肯定答复。2021年7月17日,周安签订了一份显示甲方为国X证券的“实习协议”。“H老师”承诺周安可以参加2021年12月初的公司留用答辩。

到2021年12月6日,“H老师”称公司领导因时间未达成一致,答辩改为直接递交材料。周安将答辩报告发给“H老师”两周后,对方通知答辩已经通过、预计2022年1月发放录用函。

在此期间,周安曾就实习报告盖章申请等事宜与“H老师”沟通,但对方以人力部门负责人员离职为由推诿。2022年春节假期后,周安返回上海,仍未收到国X证券的录用函,他又多次向“H老师”询问实习报告盖章及录用事宜。结果到3月23日上午,“H老师”以“公司临时缩招,卡本科学历”为由,称无法录用周安了。

这样的理由,让周安感觉太过生硬,他通过学校与国X证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却意外得知所谓“H老师”的微信,并非H分析师本人所有,而是其他人冒名顶替,国X证券方面同时表示,没有查到周安的实习及答辩记录,更没有向其发放过录用函。

另外,毕业于海外院校的韩刚,也被这次“实习”伤得很深。

从去年6月起,韩刚被“H老师”忽悠参加所谓国X证券军工组的实习,“11月,他还告知我组里留用名额充足,且只有我一人参与答辩。”

韩刚十分珍惜这次实习机会,也拼尽全力完成“H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10 个月里,我完成了公司深度报告和行业深度报告十几篇,累计有近百万字。在实习期间,周末、国庆假期、春节都没有休息过,大年初一的晚上都还在加班。”

“2022年4月底,在韩刚提交最后一篇报告后,对方却突然以”上海突发疫情,行情较差,审批流程的都没通过“为由,告知韩刚审批没有通过。对方还称韩刚的整体表现,离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后来,经过证券公司相关人员仔细核查,终于发现所谓的“H老师”的真实身份:刘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生。

  

获悉刘某系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的身份后,曾有被骗同学于5月23日向复旦大学校长信箱发送举报信,举报刘某在实习期间,私自使用证券公司员工身份私招实习生无偿帮助其完成实习工作,致使多名同学上当受骗。

6月8日,复旦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拟获得者名单公示中,经济学院的刘某位列其中,随后该事件在网络平台发酵。

根据学院工作人员的转述,刘某称受骗的同学“不到10个”。刘某还曾向学院工作人员辩解称,每去一个新单位就把这些实习生拉上,是给他们一个新的机会。




实习生假冒券商分析师!骗一群毕业生写研报,10个月写了百万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