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准于一心 服务两万人 ——中华慈善总会肺癌精准检测项目圆满收官

2021-08-13 14:10 作者:中国公益万里行  | 我要投稿

  “肺癌已进入一个精准治疗的时代,而精准治疗首先要有精准检测作为前提。由于基因检测一直没有进入医保,不菲的费用需由患者自己承担。中华慈善总会精准检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患者检测费用问题,切实帮助患者减轻了负担,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基础保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患者援助项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在日前举办的中华慈善总会“‘肺’向未来关爱计划”大连站公益活动中,为中华慈善总会晚期肺癌精准检测项目(下称“检测项目”)点赞,并对检测项目积极建立检测标准以及在推动精准治疗普及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表示充分肯定。

  精准帮扶与精准医疗困难患者,是检测项目的两个基本点,是中华慈善总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

  检测项目的领先一步

  2017年初,随着针对晚期肺癌的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迫切需要了解更多检测知识以及精确的检测报告作为治疗参考,以快速判断耐药机制,对衔接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慈善总会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慈善帮扶检测项目由此应运而生。

  检测项目是在中华慈善总会以往药品援助项目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创新项目,也是总会目前唯一一个专项检测援助项目。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捐赠方,为这一公益援助项目提供支持。由招标遴选出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和上海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两家检测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专业检测结果,满足医生和患者衔接三代靶向治疗的迫切需求。

  截至今年6月,检测项目已与全国各地1143家医院合作,在3000多位医务志愿者的参与、支持下,顺利开展4年,累计为近2万名困难患者完成免费基因检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665万余元,获得广大患者和医务志愿者的一致好评。

  检测项目的三个创新

  创新是医疗科技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慈善项目的生命力所在。检测项目即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援助形式的创新成果之一,是对现有慈善模式的有益补充。因慈善捐赠的检测例数有限,为使更多患者受益,避免重复检测,检测项目采用“慈善编码卡”的创新形式,保证患者申请的唯一性,严格控制检测例数,实现了对困难患者的精准帮助;检测项目采用邀约招标的创新形式,遴选专业检测服务提供商,通过招标申请、招标邀请、接收材料、综合评分、定标审批、中标通知等流程,完成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遴选工作,保证了项目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也为日后合作过程的透明高效奠定了制度基础。

  检测项目的四个“精准”

  检测项目提高了公众对晚期肺癌治疗的精准认知,保证了医生对患者治疗的精准判断,为困难患者完成免费检测提供了精准帮扶,使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治疗。

  在检测项目运行过程中,为更好服务患者,项目团队不断总结经验,改善管理及执行流程,多次组织医学团队、检测公司技术团队和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商议,讨论更为优化的检测方法及判读标准。不断完善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实现了绝对定量检测,使患者耐药机制更早发现,并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并完善相关检测标准的建立。

  随着检测诊断方式的普及、肺癌临床医疗诊断水平的日益提高与检测费用的持续下调,检测项目可以欣慰并自豪地宣告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将转向新的慈善领域,去践行新的慈善义务。



注:文章转发自慈善公益网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15533605238


精准于一心 服务两万人 ——中华慈善总会肺癌精准检测项目圆满收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