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全球化(三)

关于经济危机的部分,逻辑基本讲清楚,本文开篇做个总结:经济危机发展到后经济危机时代,同时也是全球化进入纵深的时代,资本无国界已经初显端倪。
在开讲资本无国界之前,我们一起来复盘两个基本算得上家喻户晓的真实的事件。
股民朋友说起中石油,是又爱又恨!2007年大牛市之际,中国石油回归A股,其开盘价曾高达48.6元/股,较公司发行价16.7元高出近3倍。48元满仓中石油,十几年跌得零头都不到,仍有55.4万股民死守,若靠分红等回本或需百年……如果说现在的中石油的价格是真实的价格回归,那么48元的中石油是如何炒作起来的呢?超级国企算是一个理由,巴菲特站台算不算呢?以巴菲特资深的投资人身份,且一直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高价投资中石油,怎么看都不像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但是如果有内幕,巴菲特送中石油一个顺水人情,赚点稳赚不赔的钱,靠谱(纯属猜测,不为猜测的真实性负责)!最近的一部很火的电视剧《猎狐》里,郝小强联手王柏林操纵股市的情节完美复刻了金融大鳄的真实形象。不过这个情节是我在一千零一个棋子(《猎狐》你看懂了吗?)漏掉了这个情节,只能另起一篇了。
另外一个事件就是当下最火的方方的《武汉日记》了。这个事件是一个政治、经济相互嵌套的双料事件。一个国人眼中卖国贼行为,必定会吸引全球爱八卦的人民的眼球,多国版本的《武汉日记》开卖中,方方从一个中国作家,变成一个全世界知名作家,不过短短数月。一炮走红不过如此,超级IP,世界级别。中国作家走出国门收全世界人民的智商税,这是一件多么扬眉吐气的事情啊!这是经济的部分。政治的部分,我是说呢,还是不说呢?不说总有锦衣夜行的感觉。中国崛起,必然要重塑大国形象。对国人痛骂的卖国行为的方方,我们容忍各种声音的姿态,无声胜有声,大国胸怀彰显。这是顶级的国际人才战略,欢迎全世界的有识之士,放下包袱,来吧。方方事件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策划,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流氓兔点个大大的赞!
不站在全球的视野,仅仅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你很难看清事件背后的逻辑。这两个事件如果你仍然用传统的视野去理解,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如果放在资本无国界的视野下,把中国走向世界的动因和趋势放进去,你会看到更多的信息。资本无国界是客观规律,资本无国界是把双刃剑,没有褒义、贬义之别,只有谁会用、谁用的好的区别。
巴菲特站台中石油的猜测如果靠谱,那么,华尔街就不仅仅再是美国的华尔街。当不再只是美国的华尔街的触角越伸越远的时候,世界局势越来越复杂。
不以资本无国界的视野观察社会现象,无异于盲人摸象。从下一篇开始,笔者开始尝试用资本无国界的视角,解读你不知道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