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柳和梅的含义
柳和梅的含义
杜丽娘在《惊梦》一折梦里见一个俊秀书生拿着半截柳枝要她题咏,她觉得这是自己姻缘的征兆:“那夢裡書生,曾折柳一枝贈我。 此莫非他日所適之夫姓柳乎? 故有此警報耳。”(写真)柳枝虽然暗合柳梦梅的姓氏,但汤显祖用柳这个姓氏却不是随意的。文学家不会浪费任何一个放进他故事里的事物。早春万物复苏,最易见的是嫩柳萌芽,因此柳即是报春的信息和春天的象征。中国人用怀春象征情欲的产生,也是从春天万物萌芽得来的灵感,故而柳枝也可引申为春情的象征。杜丽娘游园回来,梦见书生以柳枝相邀,明面是将刚学到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幻化成亲历的故事,而暗面则是内心春情萌动的小说化具象表现。柳梦梅字春卿,春卿与春情谐音,说明柳梦梅这个人物具有抽象意义。对杜丽娘而言,他就是汤显祖所谓不知所起的虚无缥缈的情根。其实情根就是荷尔蒙,古人无知而已,但是知与无知汤显祖都把握住了情生于内,与他人无关这个本质。杜丽娘的情欲自然产生,而柳梦梅只是她主观意识幻化出来承载她情欲的对象而已。
柳梦梅在《言怀》一折说道:“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夢。 夢到一園,梅花樹下,立著個美人,不長不短,如送如迎。 說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蹟之期。’因此改名夢梅,春卿為字。”柳梦梅把梅树当作姻缘的征兆,因此改名。梅媒谐音,春卿春情也谐音,汤显祖给柳梦梅起名字都是有讲究的,以春情为媒。那个梅树边立着的美人也是柳梦梅主观意识幻化出来承载他情欲的对象。而杜丽娘在寻梦时,突然发现梅树一棵,深情地靠在梅树上发愿:“令偏則他暗香清遠,傘兒般蓋的周全。他趁這,他趁這春三月紅綻雨肥天,葉兒青。偏迸著苦仁兒裡撒圓。愛殺這晝陰便,再得到羅浮夢邊。我杜麗娘若死後,得葬於此,幸矣。”“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杜丽娘显然也感觉冥冥中梅树是她与书生之间的连接,所以要守着梅根相见。汤显祖用梅树把二人栓在一起,其实就是顺应自然而生的情欲媒介。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同梦,不是时空交集,而是内在情欲的共振,因为情根天然,人人皆有。至于人们津津乐道的冲破封建礼教,只不过是为了将就俗人理解力的障眼法。
当然,柳在文学传统中本即有牵动情思的含义。唐代雍裕之《江邊柳》:“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係郎船。”丝即是思,拴住郎船的怎会是柳丝,当然是情丝(思)。杜丽娘与书生以柳枝为媒相见,很有幽微婉转的美感。梅树的多层含义还在它暗用了望梅止渴的典故,这是通过柳梦梅叫画的唱词说出来的。杜丽娘寻不到那个远去的梦,靠着梅树也即靠着回忆支撑自己,无异于望梅止渴,与柳梦梅跟画中的美人谈恋爱犹如画饼充饥,是同病相怜。而梅子味酸,还隐喻着杜丽娘无法言说的内心酸楚。这些都是文学的雕饰,是赋予哲学思考的外在美感。
用谐音暗藏玄机,用具相事物表达抽象意涵,在《红楼梦》中屡见不鲜,得心应手,应该都是得自汤显祖的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