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一、冰雪突围
2010年,对于中国冬季运动发展说是一个极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中国代表团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 取得5金2银4铜的好成绩,位列奖牌榜第7名,王濛、周洋、李妮娜等人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冰雪炫风”。


冬季运动的种子正在向全国播撒。
二、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3亿人从哪儿来?东三省人口全算上也就1亿多,男女老少加上也不够,所以这个范畴必须向外扩展,前提是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首先是场地,冰场还好说,现在大多冰场都在室内 ,所以不管大江南北,只要具备相应的制冷条件,都能建立起冰场。如果你还在认为“火炉”的重庆根本没有冰,那么你OUT了。早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大都会就建立了第一家冰场,每天接待超过800万人次。然而滑雪场地建设标准和成本则要高很多。建设一个雪场,要考虑海拔、温度、水源、地势等,还要装配上山的行车道路,光索道就要花两千多万元。而且目前我国户外滑雪场依旧“靠天吃饭”。人工造雪成本太高,一台造雪机超过20万元,一台压雪机超过200万元,加上水电成本,一次造雪基本上要花30万元左右。
其次是装备。就滑雪而言,大到雪板、滑雪服,小到头盔、雪镜、护膝护肘,一套装备下来做便宜也得一万多元。冰上运动同样“烧钱”,比如日渐风靡的冰雪运动所需装备,包括冰球鞋、冰球刀、冰球杆等,一套下来也得一万多元,这还是比较低的标准。冬季运动门槛较高,从运动装备到场地条件,均依托于消费水平和资金投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昂的运动成本限制了冬季运动的普及。并且目前国内制作专业滑雪板、滑雪服的企业非常少,很多“发烧友”的基本装备上依赖于进口。


三、不再“窝”冬
冬季健身的好处有很多:
增强身体机能:冬季健身,由于不断运动,新陈代谢旺盛,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
保持旺盛精力:冬季健身,血液循环加速,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有助于消除大脑长期思考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

减压排毒:由于春节的原因,冬季应酬和聚会也比平常更频繁,适当的运动出出汗,对身体来说是一次排毒的过程,能让潜藏在肌肤下面的有害毒素排出来。
减肥瘦身:因为身体要抵御严寒,所以冬季运动消耗的热量更大,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新陈代谢会加快,会消耗更多脂肪。
四、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主席在索契冬奥会上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捷报频传,但有些项目仍是短板,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从娃娃抓起,首先从学校体育课抓起。
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现在很多学校却只重视文化课,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虽然现在的学生在身高上有所提升,但在身体素质上变化并不明显,甚至有下降趋势。
2010年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追上了日本同龄人,但在体能素质上依旧落后于日本学生。例如,50米短跑平均成绩,中国各年龄组男生平均比日本慢0.11秒——0.69秒,女生平均慢0.39秒——1.01秒。立定跳远成绩,11——15岁各年龄组的中国男生平均成绩与日本差距多达3.67厘米——8.19厘米,女生各年龄组差距最大的为9.83厘米。在握力比较上,中日各年龄组男生的平均差距为0.85公斤——2.13公斤,女生差距则更大。


从娃娃抓起,是提升冰雪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必由之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冰雪运动融入校园,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孩子不爱玩雪,不爱滑冰,而是很多孩子因为地域局限、场地不足、专业指导缺乏等原因,没有踏上冰场、雪场的机会,同时也被文化课占了太多的时间。
五、从小事做起
如何评价一届成功的冬奥会?不光是看他能否为当地带来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少高楼大厦,修了多少场馆、道路。更重要的是看当地城市的形象是否得到提升,市民素质是否提高。
“我本来是看比赛的,没想到却看到遍地的垃圾。”一位游客在滑冰世锦赛上抱怨说。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有些观众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地的“纪念”:塑料袋、空水瓶、易拉罐……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随身带走的,只要每个人稍加注意,就会省去很多麻烦。举办大型赛事,能进一步提升个国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如果这样随意乱丢垃圾,破坏的不仅是看赛的心情,还有国家的形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除了热情迎接宾客、文明礼让,还要改掉一些坏毛病,比如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随口说脏话等。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冬奥会,更是为了展示中国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改掉不良习惯,会带来生活方式良性连锁反应,让自己受益无穷。比如,痰多与吸烟多有关系,要想减痰,就得少吸烟,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有吐痰习惯着,不妨随身带包纸巾;有乱扔杂物倾向者,不妨随身带一个小袋;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说笑者,不妨让人多提醒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做到文明并不难,有时仅仅是不丢垃圾那么简单。
六、爱护环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5R计划的“5R”即Recycling(循环利用)、reuse(重复利用)、Control consumption(节制消费)、Alternative consumption(替代消费)、Rescue of engangered wild animals(救助濒危动物)

七、争做志愿者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比赛项目比上届多出10项,参赛选手也创下新高,因此对志愿者需求也相应提高,2000年11月,盐湖城组委会对冬奥会志愿者开启15个月的培训。当时他们高呼的口号就是“CHARGE”。“CHARGE”本以为冲锋,但在这里的真正意义却是由6个单词的首字母合成:Committed(恪尽职守)、Helpf-ul(助人为乐)、Adaptable(随机应变)、Re-spectful(亲切友好)、Enjoy(享受乐趣)。这是盐湖城冬奥会对志愿者的高度概括。


小吴是一位在英国伦敦求学的留学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他在网上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每天,他都5点钟起床。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工作赛场,开启一天的忙碌。“志愿者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他笑着说。“在工作时间内,会有无数的人询问卫生间在哪里,哪里能买到水和食物,哪里能提供短暂休息等,志愿者还要帮忙找丢失的书包、手机,更要帮助找不到父母的孩子。”一段时间下来,每个人都嗓子沙哑,皮肤黝黑,但是大家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那么大的环境和氛围中,你会受到感染并且融入进去,do your best(作最好的你)。
八、每天锻炼1小时

网络电视、微信、QQ、微博、网购、快递……有了这些,干嘛要出门啊,有网络付款,什么都能搞定,这就是“宅”人的心态。
这种心态在各个国家都有,也影响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带来令人焦虑的后果。比如,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缺乏人际交往,导致冷漠和社交能力下降,另外还有性格软弱、意志不坚、双面性格、较叛逆等。
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意识淡化,身体素质全面下降,这些因素的结果就是青少年的体质和国外同龄人相差很多。《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耐力素质依然持续下降。这与自由的大学生活有着莫大的关联,除了上课,大学生们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大多数人选择了宿舍或看网吧上网,而且是长时间通宵达旦地上网。
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体育锻炼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惯。初高中还好一点,因为有体育课需要考核,但一旦没有了这些硬性约束,年轻人可能就会疏于锻炼。
曾有一位班主任介绍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经验,他将其概括为一个公式,“7+1>8”,即是每天全身心投入学习7小时,然后坚持锻炼1小时,其效果大于8小时的效果。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来保证。有些人认为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说分秒必争的读书学习才是硬道理?其实不然,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必须以强健的体魄为前提。如果哪一天身体垮了,优秀的学业自然也就难以为继。7+1>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市有一个叫“YES”的俱乐部,每年向5岁至16岁的青少年爱好者提供足球、篮球、排球和长曲棍球的训练课程,目前大约有九百多名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YES”是英文青年(Youth)、教育(Education)、运动(Spots)3个单词的首字母,合起来正好组成了表示肯定意思的英文“是”。俱乐部首先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运动精神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其次才是体育技能的培训。这里的家长们送孩子参加训练的,几乎没有谁可以要把孩子培养成职业运动员,而是感受运动的乐趣。
九、与健康有个约会
食欲不振、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失眠多梦、思想散慢、头痛健忘、眼睛疲劳、起立时眼睛发黑、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脚发凉、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亚健康症状的产生,与缺乏锻炼,不吃早餐,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常坐不愿意走动,睡眠时间不足,长期面对电脑,精神压力等无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锻炼。
聪明的古希腊人很早就运用体育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一片磪上仍记载着他们的格言:“你想健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吧!”运动是生命的形式,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在运动中燃烧脂肪,排除毒素,并能够有效缓解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带来身心愉悦。

绝大多数人从小就爱玩儿,但是这个玩儿为什么是娱乐而不是运动呢?造成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坚持锻炼的习惯。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锻炼。选择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也不愿意把时间留给运动。我们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不去运动,而越来越差劲的却是身体却为此“埋单”。
与健康有个约会,就是要培养运动爱好,参与各项锻炼。“我想试一试”“I Love This Game(我喜欢这项运动)”“我也可以做到”,要这样经常地提醒自己。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夏天我们可以去登山、游泳、跑步,冬天我们可以去滑冰、滑雪、打冰球。
当几天不动就感觉不舒服时,那你的运动习惯就养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