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尝试用语言学解释英语单词中的浊化现象

2023-07-30 12:54 作者:晨冰宇  | 我要投稿

       在英语的学习中,有这样一类词,如speak(说话),skirt(短裙),其发音中涉及到所谓的“浊化”现象,即在发音中将对应的清音(p,k)等浊化为其对应的浊音(b,g)。对此现象,一种解释是:两个连续的清辅音出现在英语单词中时,因发音不便,通常将后方的辅音浊化为与之口型一致的浊辅音。但既然如此,为何单词音标中([spiːk]
[skɜːt])仍然使用其未浊化的清音形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或许语言学(Linguistics)范畴下的语音学(Phonetics)可以解释。



        语音学中,标音(Phonetic Transcription)分为两种,其一为相对较为宽泛的宽式标音(Broad Transcription),其二为相对较为严格的严式标音(Narrow Transcription)。二者在对发音的细微程度上有所不同。宽式标音中,一般使用在普通的语言学习与一般性通识教学中,其仅使用表示音标符号/字母来标音;而严式标音则多用于语音学家对语言发音的细致研究或其他专业用途,其在标音中除使用音标符号/字母外,还与标音符号(diacritics)搭配使用,以便于对不同的声音(phone)或者同一音位(phoneme)下的不同音位变体(allophone)的进行相对细致的区分。例如,舌侧音/l/,当其位于元音前时(如like),通常为clear /l/,而位于词尾或者辅音前时(如tell)则为dark/l/,其对应的标音符号为在/l/中间加上一条短波浪线,以便区分这一音标在不同语音环境下发音上的细微差异。此外,发音中音标还有送气(aspirated)与不送气(unaspirated)之分。在发音过程中,不送气音所溢出的气流和产生的声音相比于送气音都较小——而一开始我们抛出的问题最终也会由此来解决,用于区分送气与不送气的标音符号通常用字母h来表示,标在音标字母符号的右上角。

        对于清辅音/p/,其在词首或者元音前时,如在peak一词中,多为送气音。而在辅音字母S或者音节末尾时通常为不送气,而speak一词中的/p/,其实就是不送气的版本。


       /p/不送气状态,或者说减弱送气状态下的发音同/b/比较类似,但依旧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也是为何尽管speak等词在发音中似乎使用了/b/的发音,但是在音标([spiːk])中依旧使用/p/的原因。不过,在日常普通的英语单词的发音学习中,我个人也觉得直接将单词中字母S后的/p/,/t/,/k/等音标的发音过程理解为浊化为其对应的/b/,/d/,/g/等浊音是可以的。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正如上文所述,宽式标音主要被使用在一般性的教学中,因此英语课本中的音标标音大多不会有标音符号的参与。本文在某些音标字符的基础上使用了部分标音符号,是为了尝试将此问题说明清晰。

       UP本人为语言学的初学者,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可能会有表述不够专业或者存在错误的情况,还请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尝试用语言学解释英语单词中的浊化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