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中耳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危害呢?
引起中耳炎的常见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
孩子的感冒开始多为病毒感染,感冒后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可能引发中耳炎,但此时并没有细菌感染。不过,感冒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多数感冒后的中耳炎会演变成为细菌性的化脓性中耳炎。
2:腺样体肥大
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
3:过敏性鼻炎
因鼻腔和耳道相通,反复过敏性鼻炎发作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会引发中耳炎。
4: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会导致食道或胃里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如果孩子处于平卧位,反流物就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内,引起中耳炎。儿童胃食管反流并不少见,尤其是婴儿期容易溢奶的孩子要注意。
5:其他原因
不当掏耳朵。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误伤了孩子的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感染,也可引起中耳腔感染。
呛咳、擤鼻涕用力太猛和捂住口鼻打喷嚏,会导致鼻部压力突然增高,使得鼻咽分泌物由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的危害
孩子更容易得中耳炎
咽鼓管发育因素是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在耳朵与咽部之间有一条斜行的管道,医学上称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与成人是不同的,具有短、平、 宽的特点,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呈水平位,这样鼻咽部的液状物更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听力
孩子患中耳炎时,中耳内有渗出液,会导致暂时的听力下降。中耳炎经过合理治疗和护理可完全痊愈,不影响孩子的听力。但如果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有可能使孩子的听力受到损伤的。 另外,反复患中耳炎,容易使孩子的听力受损。多数反复中耳炎经及时、合理的治 疗,能恢复正常听力,但反复中耳炎如果延误诊疗,就会引起孩子混合性耳聋,听力下降则难以恢复了。【1】
[1]摘自方凤爱耳从预防中耳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