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蛤蟆岔开8】左良玉霸蛮上游,史可法督师江北

2023-05-24 22:38 作者:海十七侠AB  | 我要投稿

顾诚他们觉得只要反清,不管干啥都是英雄,反之只要剃头全都是坏人罕见,我来介绍一个大“罕见”,太师提过的,治闽能人周亮工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清军大举入塞,山东城池相继陷落。十二月,兵临潍县。周亮工发动士绅民众,同仇敌忾,誓死守城;他的小妾王荪同样亲冒炮矢,擂鼓助战。战斗间隙,周亮工与诸人及妾王荪慷慨赋诗, 激励士气,次年三月,清军北还。潍县人感谢他保全潍坊的恩德,为他树立生祠


明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 ,周亮工刚刚被授予浙江道监察御史一职,李自成就已破京师。于是周亮工抄近路回了南京,拜见福王朱由崧。

当时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教唆党羽攻击以侯方域为首的复社旧人。锦衣卫冯可宗便诬陷周亮工串通贼寇,他被逮捕审问却找不到证据,于是官复原职。不久,马士英又打算构陷忠臣刘宗周,周亮工见到朝纲败坏,对南明朝廷心灰意冷,便带着双亲隐居牛首山

豫亲王多铎兵下江南,南明马阮二人排斥周亮工,南下清师却拉拢周亮工。周亮工便降于清军,以御史职为清军招抚两淮,后改任两淮盐运使(驻地扬州),算多铎门下所以开始被重用,但是多尔衮死后,开始被清算


周亮工升任淮扬海防兵备道,管理扬州的军政和盐政事务。“恤遗黎,抚凋敝,置义冢,收白骨,禁告密,罢营房”,惠民的措施很多。民众感谢恩德,为他在扬州立生祠。他离开扬州的时候,百姓倾城遮留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博洛进军浙江。次年四月,为了扩大博洛的战果,巩固并加强清王朝在福建的统治,周亮工奉调入闽,被提拔为福建按察使,镇压福建抗清武装

十月,周亮工抵邵武。城外烽火烛天,水陆两路都被阻断,省会音信不得达。周亮工白天督兵丁且战且守,夜则独守城楼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周亮工计诛叛将熊再法、秦登虎三千人马,声威大振,闽西从此安定。初夏,周亮工抵达福州。战后的福州满目荒凉,官舍尚且未有。周亮工铲除豪强,肃清流寇,安抚流民,福建的百姓方才凭他的措施得以安家立业


顺治六年(1649年),周亮工升任福建右布政使。当时两广未定,清廷拟调其前往广东,有人认为周亮工“治理闽地时间久,深得闽地人心;而闽地还没有大体安定,周亮工不能够离开”。于是周亮工得以留任。


顺治八年(1651年)秋,周亮工赴延平,代理延建道。为平叛乱,周亮工单骑入邵武叛兵营,招降首领耿虎;随后,又镇压建宁陈和尚、延平吴赛娘的抗清队伍。


顺治七年(1650年)七月,周亮工代理建南道,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部围攻漳州,城内绝粮,周亮工临危受命,代理漳巡道,破围入漳,协助守城。在漳州,周亮工修理战壕,补充军备,发放军饷。漳州解围后,城厢内外尸骸狼藉,周亮工捐赀收埋遗骸十余万具,发粮煮粥供应饥民,并赎回被清军掳掠的良家子女千余人。


顺治十年(1653年),周亮工调署兴泉道。当时,福建总督刘清泰因兴泉沿海十四寨接济郑成功,准备发兵剿灭。周亮工极力劝止,传谕各寨百姓准备酒肉犒劳清军,使百姓免遭涂炭。同年夏天,周亮工升为福建左布政使,为清初受左右布政使职的第一个汉人。上任后,周亮工即在衙堂上大书:“收银不用火耗,发银即是原封”;“批到即收银,收完即领批”。


顺治十一年(1654年)秋,周亮工奉调入京,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离开福建时,当地百姓号声动地,有人甚至还毁坏出省的桥梁,不让周亮工一行通过


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针对福建军事形势,周亮工奏陈6项策略,要求协调浙江、广东、福建三省对郑成功的军事部署;增设水师,驻防海口;停止招抚郑成功,斩郑芝龙等。三月,周亮工升户部总督钱法右侍郎不久,又擢为吏部左侍郎。五月十六日,新任福建总督佟岱上章弹劾周亮工在镇压南社、西社、兰社一案时“滥杀无辜”,并贪污四万余两银子。奏上,周亮工被解职回闽候审。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佟岱已经被罢官。周亮工到福建对质时,发现审问的人拟定的几项罪名全是子虚乌有,而福建吏民为周亮工诉冤的日以百千计,因此审问的人十分犹豫,不敢决罪。同年秋,郑成功大军奇袭福州,城中士兵疲敝,数量不过一千,军饷无法支撑过十天。福建巡抚宜永贵无计可施,听从副将张国威的意见急从狱中请出周亮工和副将王进,命防守城防要冲射乌楼。周亮工亲发巨炮,击毙郑军将领三人,拼死抵挡郑军进攻;又向宜永贵献计,抄后路夜袭郑军。结果,郑军退屯闽安,福州之围遂解。事情汇报到兵部,但因为周亮工已被革职,便没有得到封赏


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于周亮工戴罪立功,且所参罪状皆无实据,在宜永贵默许下,王仕云、吴淇滋、孙开先、田缉馨、卢图龙等五名推官会审,证实佟岱弹劾的罪名全是莫须有,便汇报给按察使程之璇,为周亮工翻案。然而,因为前后供词有出入,继任巡抚刘汉祚以为田缉馨等有受贿嫌疑,维持原议,报刑部复审。次年六月,周亮工赴京候审。离开时,闽地百姓为他罢市,全城之人都痛哭狂奔,当时,闽地官、民一同被逮的有百来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被收买而诬陷周亮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顺治帝病重,派遣内大臣苏克萨哈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外,其余死罪罪犯悉行释放。初七,顺治帝驾崩,当晚便释放出狱


康熙元年(1662年)十月,康熙帝诏谕吏部:“周亮工被弹劾的案情中间大多有假,之前宜永贵称他独当射乌楼,击毙贼首三人,是否可以录用一事由吏部与刑部商议。”因此周亮工以佥事起用补山东青州海防道。到了青州后,周亮工惩豪黠,整吏治,布条约,谕民众,颇有惠政。


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青州遭遇大旱饥。[85]周亮工申牒上官,疏请蠲赈(免除租税,救济饥贫)。蠲租之诏下,遣人驰诣各县,榜示通衢,胥吏不得为奸,民众受到实惠;周亮工还捐出俸禄为贫民购置锄具。朝廷遣部臣赈济,周亮工从行各州邑,亲身逐户慰谕,灾区均感其惠。同年秋,青州民众感巡抚周有德救荒之德,为勒石记功。因此,周亮工作《彝初周公救荒碑》


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周亮工调任江南江安粮道。他以自己原籍江宁为由向巡抚投劾(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巡抚因此向朝廷禀报。八月,周亮工返回江宁。[89]次年正月,部议例无两籍,于是周亮工正式上任。到任后,周亮工清理积弊,废除苛政,罢免贪官。


康熙六年(1667年),代理安徽布政使;[91]不久,又任江宁粮署康熙八年(1669年)十月,周亮工因打击贪官,得罪了不少当地和权臣勾结的豪强,于是漕运总督帅颜保弹劾周亮工纵役侵扣诸款,得旨革职逮问论绞。次年十月,周亮工复遇赦得释,晚年有焚书之举。

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方以智在粤西旧友触犯清廷禁律被捕,株连亲属。于是方以智、方中通父子也牵连被捕。周亮工竭力营救,最终得以真相大白。

康熙十一年(1672年)六月二十三日,周亮工逝于江宁,葬于江宁县朱门乡梨庄,享年六十一岁。

【蛤蟆岔开8】左良玉霸蛮上游,史可法督师江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