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做的meta分析,别人已经发表了SCI,怎么办?

2022-07-29 14:38 作者:尔云间  | 我要投稿

很多人有这个疑问:别人发过的meta分析,我是不是不能做了?

其实,我们是可以做更新类Meta分析的。

就像下图列举的几篇meta分析,选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二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关联。这几篇文献告诉我们,meta分析确实是可以做更新的。

一 什么样的meta分析适合做更新

有以下几条参考标准:

1 更新时,距离发表时间3年左右。因为时间离得太近,该选题新增文献的数量可能比较少。当然,随着更新的内容增加,间隔时间可视情况而缩短。

2 已发表的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低于10篇比较好。如果纳入文献在十篇以上,样本量一般比较大,结果相对稳定,更新后的meta分析结果可能与原结果一致,没有创新性。

3 分析结果相对比较单一。如结局指标只有1个、没有做亚组分析,这样的meta分析,更新时可以增加研究结局、丰富统计分析结果,增加研究创新性、亮点的概率更高。

二 具体如何更新

以干预试验meta分析为例,展开说明。

干预试验Meta分析的五要素是PICOS(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类型),要做更新类的meta分析不难,有新增研究就行,难点在于更新后是否有创新性,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创新性就体现在P、I、C、O、S五个方面,至少满足其一,就认为有发表的可能。

1 单纯增加数量

这是最简单的更新操作。完全按照已经发表的meta分析,在有新增研究的基础上(2篇以上),重做一遍。如果meta分析结果有显著变化(如原meta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更新后变成显著结果),那就是创新点。反之,只是研究数量的增加,发表难度大。

2 调整研究对象的范围(P的创新)

两种策略:扩大和缩小,都是很常用的方法。

原meta分析的纳入文献比较多时,可缩小研究对象的纳入范围,如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只纳入亚洲人。

反之,如果一篇meta分析纳入文献较少,那就合理的扩大范围。如A药的适应症是B、C、D三种癌症,已有meta分析评估A药在B癌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更新时,可以同时纳入B/C/D癌症患者。

3 增加干预措施或对照组(I、C的创新)

也有两种策略:扩大或缩小。

相对于扩大(从一种药物扩大到一类药物),缩小是更合理的方法。
例如,已发表的meta分析,一开始设定的试验组是一类抗凝药物,对照组是安慰剂。更新的meta分析,可以设定,试验药物为华法林。

4 调整研究结局(O的创新)

如果已发表的meta分析,结局指标少,那就增加结局指标的数量。

反之,已有多个研究结局的meta分析,可删除结果稳定、结论不变的结局,增加其他具有争议性的结局。

如文献2、4。

5 研究类型的纳入范围(S的创新)

同样是两种策略:缩小或扩大。

如果已发表的meta分析,只纳入RCT且文献数量少,然而后续发表了大样本的非随机临床研究或真实世界研究。可以纳入这些研究,同时通过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研究类型的合并结果是否一致。

反之,已发表的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类型繁多,可将纳入标准制定得更严格,只纳入研究质量最高的一种研究类型。

以上是我对于meta分析更新的一些想法,如有疑问或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谢谢!

如果你想更系统、全面地学习meta分析,请不要错过“尔云间meta分析”打造的兼顾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干货满满的meta分析课程。

扫码了解详情









想做的meta分析,别人已经发表了SCI,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