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第263篇 纹了眉隆了鼻画了唇的北魏石佛

2023-09-03 08:32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的三大石窟。所谓石窟,就是开凿在山崖上的佛寺,主要用来拜佛、起居和禅修。石窟寺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印度阿育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北魏开凿石窟活动规模宏大,他的功臣就是冯太后。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冯太后是长乐郡信都县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冯氏的母亲王氏,今朝鲜平壤人,父亲冯朗。冯朗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以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逃过一劫。正平二年(452年),冯氏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冯太后定策诛杀权臣乙浑,归政于献文帝;献文帝去世后,拥立孙子元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执政十五年,成为北魏中期实际主持者。佛法东渐后,遭魏太武帝拓跋焘毁禁。到文成帝时,群臣都要求彻底解除对佛教的禁令。兴安元年(452年)底,文成帝颁诏各州县许立佛寺,准许剃度出家。冯太后主政时期大力开凿云冈石窟。冯太后深深地影响了孝文帝。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龙门石窟修建古阳洞,以纪念冯太后。

北魏开凿石窟活动非常普遍,就如现在流行汉服一样,能开凿不能开凿的地方先试试再说,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卫星窟。洛阳附近有洛河黄河交汇处的巩义石窟寺,位于洛阳南大门大谷关的水泉石窟、洛阳北大门黄河北岸的万佛山石窟。以及分布于各县区的虎头寺石窟、西沃石窟、铺沟石窟、谢家庄石窟,吕寨石窟、石佛寺石窟、禹宿谷堆石窟等。这些石窟对龙门石窟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洛阳伊川县石佛寺石窟开凿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赐年间(404年十月至409年),早于龙门石窟。当时北魏统治河洛地区,河洛佛教大规模兴盛。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北魏孝文帝亲政。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力进行汉化改革。石佛寺石窟佛像多面相长圆,略显清瘦,有非常洒脱的神性。是北魏时期“秀骨清像”的风格。石佛寺共有石窟二孔,南北相距不远,每孔均有不同数量的坐佛和立佛组成。北侧是主洞,洞穴高5米,宽4.5米。正面有坐佛一尊,身高1.5米,为佛祖释迦牟尼像,慈眉善目上,双臂膝,线条清晰,衣初精细。其南有2个壁,高0.4米,中有产佛一尊。洞北有大坐佛一尊,佛像东西各有侍立之像,与正面坐佛结为一体。

令人不可思议,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北魏石窟被群众用金漆给涂了金身,纹了眉、隆了鼻、画了红唇,失去了一千多年的原貌。希望有关部门尽早恢复原貌。


深度洛阳游第263篇 纹了眉隆了鼻画了唇的北魏石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