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寻”联系几个白话词

2023-02-16 19:40 作者:神棍门入门弟子  | 我要投稿

近日我又查了一下“寻”的含义,有点发现, 《康熙字典》 又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康熙字典》 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 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仪礼》注云:“寻,温也……则诸言寻盟者,皆以前盟已寒,更温之使热。温旧即是重义,故以寻为重。” 所以“寻”似乎可以引申为“后代”继而引申为“(一)代(人)”的“zam3”,不过声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康熙字典》 又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浸淫”这个词的部分含义似乎与气味烟尘的“朕”非常契合,“朕”本字似与之相关“浸”,只是按广州调类不符合。 由“浸”联系到“沉(沈)” ○沈久也【素問至眞要大論】濕陰所勝則沈陰且布雨變枯槁注 ○沈浮言多也【文選長楊賦】英華沈浮注 由此可以推测“cam3气”的“cam3”应该是“寻/沈”在传播过程中与“湛”产生的讹变。 形容烟尘气味的“朕”可能应该是“浸”与“沈”混淆的结果。 同样的“寻”变音为阴去应该亦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因为“袭”与“寻”同样含有“重”的含义而且都是合口韵尾,所以我推测表示“层”的“袭”读音逐渐向“浸”靠拢。

从“寻”联系几个白话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