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电影音乐发展历程
马克斯·斯坦纳
音乐总监,奥斯卡配乐奖三届,300多部电影
电影音乐教父,奠定了基础法则
《乱世佳人》1939
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飘》改编的爱情电影。由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导演,费雯·丽、克拉克·盖博等主演,于1939年出品。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该片在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八个奖项以及包括最佳配乐在内的五项提名。
担任配乐工作的马克斯·斯坦纳为电影创作了主题鲜明的主题音乐,更强化以及升华了故事内涵,特别是斯嘉丽的父亲对她说的那一句话时: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1、电影的配乐还是交响化的
2、音乐与画面的行进是同步的
3、音乐比重过大
4、为某个人物创造主题音乐
伯纳德·赫尔曼
进行了新音色,新手法的尝试
不和谐的和声效果,紧张惊悚,创造独特的听觉感受
与希区柯克的合作
《惊魂记》
是环球宇宙公司出品的惊悚片,不仅是希区柯克技巧最为纯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心理恐怖惊悚片的开山之作。伯纳德·赫尔曼为该片创作了以弦乐为主的配乐体系,有力的配合了黑白影像中营造的惊悚感。
二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影受到电视业的冲击
1963年《埃及艳后》受挫
迎合年轻人,结合流行音乐,主题歌和影视插曲,应用流行音乐排行榜
1969年《毕业生》
歌曲slient,这是一部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品,其中使用了美国著名的民谣组合保罗·西蒙与阿特·加芬克尔的热门金曲《寂静之声》和《香芹、鼠尾草、迷迭香与百里香》,并且都在片中多次出现。
歌曲的演唱过程在画面中没有显示任何关联,既不是故事构建的时空里有人表演,又不是以其它有声源音乐的方式出现。纵观本片的音乐,完全没有见到交响化的踪影。电影中的歌曲往往传达出剧中人的情感和思绪,画面溢出了歌曲的时空,音画关系变得更加丰富。
在电影中形成一种主题音乐
《侠盗罗宾汉》
1991年,虽然电影内容欠佳,但其片尾歌曲《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作品,还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
电影与音乐产业的结合
从20世纪60年代,流行乐、爵士乐、摇滚乐,实验音乐纷纷加入
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
电影《烈火战车》
讲述了1924年英国两米奥运健将的故事,两人一个为了对抗种族偏见,为同胞争光;一个为了胜利,为上帝争光。最终在第8届巴黎奥运会上,他们战胜各自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之后,光荣的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电影获得第54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配乐在内的四项大奖。为影片创作音乐的是希腊音乐家范吉利斯,由于影片的奥运题材,其片头音乐后来也被用到象征体育精神的各种场合中。
电子乐的登场,巨大高低频的变奏
制作作曲编曲演奏
《银翼杀手》
电子合成器模拟出的纤细、飘渺的笛声在巨大能量的低频隆隆声中若隐若现,时而抛向极高音,时而又奏出传统声学乐器难以演奏的巨大跨越的下滑音,充分的利用了杜比系统的宽广音频响应,展示了一副科幻感极强的未来画面。
电影声音体系中,气氛渲染,事物描述交还给音响完成
《黑客帝国》电子音乐
《星际穿越》
电子音乐家凭借他们在流行音乐、电子音乐方面的积累,通过对经典的交响化配乐的吸收和改造,创作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配乐,并且建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带给观众新鲜的试听感受。
《角斗士》
音乐的要素有什么?
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织体以及曲势,六大要素
古典音乐:例《田园交响曲》,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流行音乐:《nobady》
主观感受
音色上,流行音乐建立在电子乐器基础上
在节奏上,流行音乐的律动非常明显
旋律,流行音乐突出人声,古典音乐则由乐器组分别构成
和声,流行音乐和弦少,古典音乐和声丰富
织体,流行乐由鼓手,交响乐由指挥,编制
曲式,流行音乐主歌副歌单二曲式,古典音乐更复杂
电影拉片单
原声大碟
电影影像——入点与出点
时间、曲目、画面内容——配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