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十五)---全武扶厦

2020-03-08 12:08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这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钱郡侯的父亲钱宽于乾宁二年(895)四月去世。钱父一直是个实在人,并没有因为儿子的飞黄腾达而趾高气昂,一直保持低调谦逊的作风。钱郡侯自从加官杭州防御使,加衔检校司徒,晋爵彭城郡侯后一时志得意满,开始在家乡临安大兴土木,生活上追求富贵奢华,出行讲究排场仪仗。每次回临安都是声势浩大,车马随从众多。


可是钱父每次听到动静总是对自己的儿子避而不见,远远望见车队的踪迹就跑进山中躲藏。钱郡侯万分纳闷,正应了楚霸王的那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当父亲的骄傲自豪都来不及怎么会一直躲着自己呢?于是弃了车马,亲自走入山中找到了老父亲,想问明白这么做的缘故。


钱父正色对儿子说:“我们原本就是临安农户,世代以种田打渔为生,你现在骤然富贵,为天子牧守州郡,但是北有孙儒,西有杨行密,南有董昌,三面受敌。你现在却还与人争蝇头小利,我怕到时我们全家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每次都不敢见你。”


钱郡侯听后如遭雷击,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哭着拜谢父亲醍醐灌顶一般的话语。回去之后,痛改前非,开始励精图治。


现在把视线转回到当下,六月,昭宗才回过味来,原来董昌这厮一直在耍朕啊,震怒之下再次下诏命令钱镠讨平董庶人的叛乱,同时加封钱郡侯为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这下钱郡侯,哦不,现在该称钱王了,从法理上掌控了两浙,但实际上杭州城腹背受敌的情况并不会因为中央的一纸诏书而好转。


钱镠封王这里其实还有段故事要讲一下,比唐末早了大约五百年前东晋时期,著名的风水师鼻祖郭璞先生所著的《临安地志》中云:“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山起横为案,五百年生异姓王。”到这个时候果然应验了。说到郭璞,其实当年永嘉郡城建造时,他登上现在的郭公山,指导人们筑温州城,这里就不详述了,到时候在伏妄斋闲篇应该会开一期专门聊聊郭先生和温州的故事。


早在唐懿宗咸通年间,长安城有术士善于望气,说这个临安有王气,弄得皇帝很紧张自己底下的皇位不稳,连忙派出了侍御史许军、中使许计,跑到杭州秦望山,把美玉埋到山腹中,想要压住王气。可是术士说这个方法不没有起作用。就是好奇,既然白跑了一次,为什么没有再来第二次?

(顾全武像)




钱王先是尝试让内衙都虞侯方密袭击围困嘉兴城的徐淑,但是无奈方密战斗力实在太弱,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这下,我们这期的主角顾全武终于要登场了。钱王派出了手下第一战将顾全武直取嘉兴。全武也不辱使命,一战破敌,扫荡敌军外围的乌墩、光福二砦。嘉兴城的压力也瞬间减轻。


但是嘉兴城东靠着钱塘江,滩涂之上有沙路,虽然不能聚集很多叛军,但是三五成群的游骑兵还是能不时袭扰,让守军苦不堪言。钱王告诫顾将军,要是叛军占据了江边滩涂,就可以得到来自瓯越地区的援助,就很难抵挡了,你可要小心防御,切不可因为一战就轻敌大意。


乾宁三年(896)正月,久攻东安镇不下的安仁义退回湖州,想要通过水路进攻杭州。我觉得最奇怪的就是湖州附近最大的水域是北面的太湖,向北从太湖去杭州,绕道钱塘江入海口进攻,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合理,不知道安将军是怎么做的决定。结果钱王派武勇都指挥使许再思前往江边防御,吓的他压根就不敢过江。然后钱王去杭州城中的胥山祠祭祀潮神伍子胥,对就是那个一夜白头,为父报仇灭楚,鞭尸楚平王的伍员伍子胥。



(白色属于杨行密控制城市,黄字为钱王控制城市,红色箭头为杨行密军行动方向,黄色箭头为钱镠军行动方向)


然后奇迹就发生了,据史书载“一夕惊涛,沙路悉毁。”嘉兴城的围困彻底解除,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顾全武迅速出击,把董昌派出袭扰的部队打得大败而逃。董庶人的部将徐珣等人见状纷纷选择弃暗投明,向顾将军投降。一时之间,杭州城南北两方向的敌人都被击溃,包围网被顾全武这柄神兵利器搅得粉碎。


那么接下来,董庶人是束手就擒还是负隅顽抗呢?请看下期---再平浙东。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吴越备史》(卷一)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吴越纪事(十五)---全武扶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