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英军装具收藏指南之一:危险劝退!

危险往往来自意想不到地方
——不知道这是谁说的……
对于一个入坑交了一点点学费的英粉,感觉还是有必要拉更多人入坑,所以会不定时的把一些七零八落的碎片整理一下发出来。欢迎指教,但是请千万不要PM我……
以下为正文:
1-夜光涂料
对于任何打算收藏、拆解冷战初期指北针的同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告!!!
我主要关注冷战期间的装具,但是必须强调一下:基于镭(Radiomir)的夜光涂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 60 年代之间被普遍使用——是的,你没看错。尽管二战前人们就知道了镭的辐射危害,它还是在二战中被大量应用;而且即使是相对安全的氚(tritium)基夜光涂料在1949问世后,镭涂料还是继续被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Whut's The Fack?

镭的半衰期长达1600年,甚至在15000年后仍然对人体有明显危害,无数悲剧表明摄入或吸入其辐射粒子是致命的。因此早在几年前,对使用镭涂料的老式指北针,英国本土的各种手工作坊均已停止提供修理服务。

战后试验性质的L1A1型指北针(你没看错,SRL和第一版刺刀编号也采用的是L1A1)由于设计缺陷,只生产了很少的数量,量产的则是70年代的M73/G150指北针,这两种指北针采用了较为安全的氚夜光涂料,并贴有辐射警告标志(辐射警告标志是加州大学伯克利辐射实验室在1946年创造的,目前我们熟悉的黑-黄两色版标志,则是在霉国军方和国际的认可后才开始大规模应用)。再往后M88指北针则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因为马岛之后的英军装具已经不纯洁了。

然而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军的二线部队和各类军校还在使用翻新的二战指北针,主要型号就是MKIII。类似的情况很普遍,一些老家伙们告诉我,他们在1980年还在用No.2 MkIII望远镜和37 pattern装具。当然,只有后期翻新的MKIII指北针采用了同样安全的夜光涂料,但是所有的MKIII都没辐射警告标志。因此在没有盖格计数器的情况下,你是没法分辨出哪些MKIII是安全的。
根据咱国的国家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实践对公众关键人群组成员产生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1mSv(1000μ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 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在英国,核工业工作人员的最大允许剂量为每年 20mSv。

上图显示了盖革计数器对 1915 年英军指北针的读数:每小时 9.99μSv。如果计数器在指北针的上方,这个读数实际上会高得多。从理性出发,如果把这玩意放在口袋里,你将经受(实际上是遭受)最大允许的年辐射剂量20 / 0.0099 = 2030 小时(大约 83 天)。抬杠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结论不严谨,是的,因为 20mSv的限制是针对“全身暴露”的!但是真正的危险是当含有镭的旧涂料或阻尼液受到震动时,放射性粒子就有可能会进入空气中,最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氚涂料相对安全一点,请注意,是"相对"。因为经呼吸道进入肺的氚粒子不容易进到基础代谢系统,而且绝大部分都会在短时间沿尿路排泄。
既然讲到这里,就多说一句:更早的夜光涂料同样具有致命性。你可能注意到,18世纪的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夜光刻度都是绿色的,这种原谅色来自于砷化物。即使触摸这种涂料也很危险,因为砷化物可以通过皮肤进入血液,也可以直接摄入进入人体。
最后,尽管我不能打消诸君拆卸手头这些小玩意的好奇心。但是一定要记住:如果你的指北针表盘上有厚厚的棕色、红色或粉红色标记,则可以完全认为这是镭化物涂料,绝对不应继续接触。
这里附上英国卫生与安全执行局(The Health & Safety Executive,HSE)的声明:
为钟表的指针和表盘发光的做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传统上使用的夜光涂料含有放射性物质镭-226。这种涂料会发射 α 和 γ 辐射,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放射性毒性”。使用发光材料工作所产生的辐射风险可大致分为:因放射性材料被人体吸收而产生的内部辐射,以及来自靠近或处理放射性材料的人所产生的外部辐射。
……
只要指北针完好无损,吸入或摄入镭尘的机会就很小。但是,建议不要将此类物品放置在距离你长时间逗留地方的5 米范围内,例如在你进餐、工作、睡觉或看电视的地方。
危险也可能来自对仪器破损的错误处理。万一掉落此类仪器并且玻璃破裂,请勿使用真空吸尘器清理碎片。这将吸入镭粉并将其吹入房间,最后进入呼吸循环。安全的做法是在房屋各处喷洒水雾,并使用手套和防护面罩,用湿布清洁该区域,以确保收集所有灰尘,然后安全地处理手套、口罩和抹布。
还要记住,由于与镭接触数十年,指北针内的阻尼液也含有大量氡气。氡的半衰期约为 18 小时。因此,如果将此种液体置于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放置 5 天左右,就可以安全地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对于带有夜光刻度的表盘,要牢记:即使它们不再在黑暗中发光,其高放射性仍会持续数千年。
然而,最好的建议是,如果怀疑你的指北针或旧手表有镭涂料,即使它已经失去了发光,也不要修理、恢复或进行改装。只能偶尔接触它,并将它置于远离任何人的地方。如果确实需要维修或维护,请寻求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的帮助。

小结:
1、战后的生产的M73/G150型指北针相对安全。
2、MKIII型指北针最好不要碰,尤其是夜光涂料呈棕色的,除非确定是1960年以后的翻新的;No.2 MKIII型望远镜同理。
3、英军直到1961年以后才开始装备新型的望远镜,因此只要是战后生产的军用望远镜(实际上从日本进口了很多,以后有机会细说)都可以安全收藏,包括在马岛使用的L12A1。

2-石棉
与指北针的情况类似,英军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在使用二战期间装备的防毒面具:Mk.IV GSR(通用型呼吸器,General Service Respirator)和Mk.V GSR。

随着具备三防能力的S6防毒面具(NBC Respirator)在1953年进入量产,上述两种防毒面具被陆续取代。不纯洁的S10则是1986年开始量产的。
S6和S10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Mk.IV和Mk.V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两者的配套滤罐填充物采用了石棉。实际上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仅英国的钢盔(昵称Brodie)使用了含有石棉的内衬,几乎所有主要参战国家的防毒面具滤罐都使用石棉作为填充物。 不幸的是,石棉的影响直到二战结束后很久才被发现。战后制造防毒面具工厂的工人显示出异常高的癌症死亡率,而许多士兵在他们的余生中都遭受了相关的健康问题。

军用滤罐中使用的石棉主要是蓝石棉(或称为青石棉,Crocidolite)。但是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石棉纤维簇会分散开来,从而变细且更容易碎裂,进而在滤罐密封失效后更容易泄露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风险——一项名为 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的欧盟法规规定,出售或转让任何含有石棉的物品都是非法的。
为什么石棉很危险?英国卫生与安全执行局明确警告:“吸入含有石棉纤维的空气会导致肺癌和胸壁癌。由于接触石棉,目前在英国每年造成约 4000 人死亡。预计这一数字还会持续上升。与石棉有关的疾病无法治愈。第一次接触石棉和疾病发作之间通常有很长的间隔——从 15 年到 60 年不等。”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7年就将石棉列为1类致癌物,我们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应足够引起重视!
以下信息摘自英国全国石棉帮助热线(National Asbestos Helpline)网站,对二战期间石棉在防毒面具制造中的流行程度进行了相当壮观的描述:
在 1935 年至 1942 年,英国制造了大约 2500 万个军用防毒面具 (GSR),其中1937 年之后生产的滤罐使用蓝石棉(青石棉)。1942 年至1965 年,则生产了大约 300 万个轻型防毒面具 (LR),其滤罐使用的是温石棉(也称白石棉,Chrysotile),其中部分批次的滤罐包含青石棉。
民用防毒面具主要生产于 1937 年至 1942 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一年,主要配备含有温石棉的滤罐,个别含有青石棉。在此期间,为成人、儿童和婴儿共生产了大约17000万个(没错,我核对了好几遍,就是这么多)民用防毒面具。事后看来,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些救生设备也会带来严重的危险。
2004 年,帝国战争博物馆(即英国Imperial War Museum,IWM)向他们的工作人员发布了有关二战老式防毒面具的指南,指出由于滤罐中含有石棉成分,不应在任何情况下佩戴。给工作人员的建议是可以密封滤罐或彻底去除石棉——但是只能由专业人员操作。
2008 年,医疗与安全执行局就防毒面具的危险向学校和教育委员会发出紧急警告。该警告适用于英国所有拥有防毒面具的学校。

小结:
1、二战期间的防毒面具最好不要碰,不管是英国的还是德国的,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
2、含有类似羊毛内衬的二战钢盔最好小心一点,一战的英军钢盔的羊毛内衬是明确含有石棉的。二战英军伞兵盔MKI和MKII(内衬主要是铝和发泡橡胶)、战后生产的MK5盔(内衬主要是发泡橡胶与酚醛塑料),以及期后的盔(M76、MK6,包括NP6)都没有任何问题。
3、斯登冲锋枪、维克斯机枪的隔热衬套也含有大量石棉。

3-强电磁辐射
写到这里,我承认有点赌的成分,因为我不确定你是否有一部英军电台,而且恰好还配有SURF组件(射频单元选择组件,Selectivity Unit Radio Frequency Unit)。
SURF组件的功能是在多部电台互相干扰的情况下,放大设定的频段功率,以增强信号收发能力。很显然,当SURF组件工作时,最好离电台天线远一点。

电磁辐射的危害已经是老生长谈了,上图中的警告内容来自PRC-351/352系列电台的操作手册:
“高功率射频辐射可能对您的身体有害。UK/PRC352的功率被判定为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除非常在无防护的情况下近距离靠近天线并停留几分钟。
UK/PRC351被认为在任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除此之外,冷战期间的英军军用电台还使用了铍(Beryllium)。铍及其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第1类致癌物。

PRC-352操作手册标注的警告
上图中的警告内容来自PRC-352电台的操作手册:
“本设备使用含铍或氧化铍的部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对健康构成危害。在操作设备之前,请查询《事故急救手册K050——电子设备中的铍中毒危害》,其中提供了一般信息、处理和处置说明。”

上图中的警告内容来自PRC-351电台的操作手册:
“a、 本设备使用含铍或铍氧化物的部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对健康构成危害。
在对设备进行操作之前,请查询《有害物处理手册 S 261——电子设备中的铍中毒危害》,其中提供了一般信息、处理和处置说明。”
b、 氚灯用于照亮SURF 4 W 组件上的仪表。仪表的位置如图23所示(我没贴上来,不用找了)。氚灯包含放射性物质,因此,在操作电台时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放射性危害。氚灯含有氚气体,内部为磷光体涂层,没有显著的外部辐射。除非灯具损坏,否则不会产生危险。如果灯具已经损坏或有可能损坏,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例如电气维修车中——必须立即执行TELS F 584(单位级别)或TELS F 584第1部(野外或基地级别)所规定的程序。”

PRC-350电台同样可以安装SURF组件,但是操作手册中并没有任何警告提示。PRC-349作为班组电台,一般携于胸前或肩胛,所以无法安装SURF组件。然而,这两款电台均在明显位置贴有辐射警告标志。
最后用一张全家福结束本节。

小结:
1、所有冷战期间生产的电台均使用了氚灯或者氚涂料作为夜光源。
2、装配有SURF组件的电台在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可靠近其天线。
3、鉴于部分组件含有铍,不可拆卸电台或随意丢弃。
4、二战电台?不要问,问就是我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