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波兰和爱沙尼亚的支持,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

文/行走斯图卡
在是否跟随美国对抗中国的选择上,欧洲内部陷入了分裂状态:一些国家强烈反对美国绑架欧洲,比如匈牙利;一些国家坚定支持美国,比如维尔纽斯方面,以及斯洛文尼亚总理内兹·扬沙;也有一些国家左右摇摆。英国学者汤姆·福迪在今日俄罗斯网站发表评论文章,提醒欧洲国家:为了让华盛顿高兴而让中国不高兴是个坏主意。
文章写道:东欧一些国家如何轻易地转向反华,将其作为获取政治利益的手段,维尔纽斯当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突然脱离中国与东欧的“17+1”合作机制、允许对岸用非法的名称开设代表处,随后引发了两国之间激烈的外交争端,以及总统瑙塞达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然而。波兰总统杜达(Andrzej Duda)出人意料地宣布参加北京冬奥会,让欧盟采取共同立场的希望破灭;杜达还向媒体宣称,“继续简单地为了取悦美国而批评中国不符合波兰的利益。”
除此之外,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爱沙尼亚外长举行了视频会议,表示要加强经济合作。这两件事是对维尔纽斯当局的一记耳光,它正请求整个欧盟提供声援,得到了却是两个亲密盟友跟中国亲近的消息。
文章认为,杜达的决定让一些人感到震惊。在特朗普时期,他弄出了一系列顺从美国的举措,传统上也一直是欧洲最热心的亲美国家之一。但随着波兰与欧盟发生矛盾,地缘政治背景立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华沙当局不再相信美国或欧盟,而是相信自己;杜达政府之所以亲近中国,是因为中国代表了一个以“尊重主权”而不以“人权”为前提的合作伙伴。
同样的模式也出现在匈牙利总理奥尔班(Viktor Orban)身上。他和杜达一样,成为牵制欧盟内部反华声音的重要力量。
文章还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不仅是布鲁塞尔自己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来自华盛顿。由于拜登政府更加重视人权和自由主义,进而认为波兰政府不再有吸引力,“平独镇露”的波兰人于是选择中国。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波兰和爱沙尼亚的支持是巨大的外交胜利,这是美国企图让欧洲反对中国计划的破产,提醒美国那里没有统一战线,并让维尔纽斯当局感到尴尬,因为这意味着它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的话语权,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有用。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的人均GDP在已经突破12500美元大关,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已经领先于一些欧洲国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欧洲不太可能选择与中国进行全面冷战,西方价值观在欧洲也不是“通行证”,在这样的背景下,华盛顿有什么资格告诉欧洲,对抗中国符合它们的利益呢?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法宝,华盛顿是学不会的。特朗普执政4年,美国人意识到单打独斗是赢不了中国的;于是,拜登选择组建“统一战线”,从“联俄抗中”到“联欧抗中”,再到“联日抗中”,华盛顿“精英”们尝试了很多,但是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正在衰退的美国,除了用小鞭子抽之外,也很难找到说服盟友的途径。波兰、爱沙尼亚的倔强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叫“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