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是“飞行爱好者”

2020-02-07 19:41 作者:塔台里的机长  | 我要投稿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塔台里的机长。也许在你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飞机有着独特的热爱,对飞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飞机飞过时会马上抬头,然后认出这架飞机的机型和所属的航空公司,又或是经常在玩模拟飞行类游戏,跟你分享一些关于飞机的知识……

        这些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飞机,并对飞机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飞行爱好者”。

        我也是众多“飞行爱好者”中的一个。今天,我将以我的经历,跟大家讲讲我们这个群体——“飞行爱好者”。

        在小时候我爸会时不时带我去机场看飞机,那时候,我总是跟我爸感叹“哇,飞机好大啊”。在2004年老白云机场运营的最后一天,我们一家人站在围栏外面看飞机,但是因为时间过的太久了,脑子里只有一个片段。我依稀记得有一架南航的飞机在我面前经过,后来才知道,那(应该)是在老白云机场起飞的最后一架飞机(南航CZ3265航班,从广州飞湛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觉得飞机不仅大,而且还非常漂亮,于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飞机。

老白云机场起飞的最后一架飞机—CZ3265(图自百度百科)

        每当我在跟其他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其他人都一脸诧异地问起:“广州还有老白云机场的???”。那当然,你现在坐广州地铁2号线,从白云文化广场到飞翔公园都是原来老白云机场的地盘。现在的五号停机坪购物广场就是老白云机场的航站楼(塔台也在),还有原来的机库和南航货运区也还保留着。只是可惜广州没有像香港一样,把“老白云机场”搞得像“启德跑道公园”一样这么有纪念意义,以至于现在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老白云机场的存在。

老白云机场的机库(图中那栋标有GAMECO的建筑)
老白云机场的航站楼,现五号停机坪购物广场(图中白色建筑)
老白云机场货运区(图右侧黄色建筑)

 

香港启德跑道公园(原香港启德机场)31号跑道头

        之后时间过了好久, 来到了2010年,一天我在4399游戏盒上面找《植物大战僵尸》,偶然看到一款游戏,名字叫《我是航空管制官2》(日语原名《僕は航空管制官2》又称《梦幻飞机场》)虽然只是碰巧看到这款游戏,但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款游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款游戏绝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理想。也许很多人认为,就因为一部游戏决定人生会不会太草率了。其实我认为,一部好的游戏可以给你内心深处带来共鸣,也可以让你了解一个行业。《航管》这个游戏让我对空管和东京羽田机场有了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这部游戏好就好在能把空中管制这个既专业又复杂的职业变成了一部只用鼠标左键就可以操作的游戏,让玩家能够在游戏中切身感受到空中管制员的工作环境并了解这份工作。虽然一开始完全是一顿乱点(好在新手教程有汉化),但是后面慢慢理解了游戏的玩法,知道怎么在规定时间拿到规定分数,怎么样压力值不会超标,知道了每一个指令都保证了飞机运行的安全。虽然基本只用鼠标左键操作,但是每一次按下鼠标左键,都是一次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游戏画质太烂,无聊,没有剧情,也没什么让人觉得感兴趣的地方。但是对我来说,这游戏是真的好玩,以至于到现在,我还在玩这部游戏的第三代和第四代。

我是航空管制官2游戏截图(图自B站)

        接着在我初中的时候,又是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人生中第一款模拟飞行类游戏,Carrier Landings,是一款战斗机模拟飞行游戏,在玩这个游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没有成功把飞机成功着陆过,我差点要退坑了。有一次,忽然就着陆成功了。说来挺好笑的,靠拉减速板成功着陆。玩这个游戏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开始认识飞机。但是这个游戏并没有玩很长时间,在第一次着陆成功后没多久就把这个游戏卸载掉了。

Carrier Landing游戏截图

        在2014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玩起了《极限着陆》和《微软模拟飞行9》。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客机类模拟飞行的游戏。玩极限着陆时,我发现即使是客机,我操作起来一点也不比战斗机差(朱氏俯冲,博南拉杆)。玩《极限着陆》之后我对民航客机有了一些认识。知道了姿态仪,空速表和高度表(后面才知道那一块面板叫PFD),导航面板,知道飞的时候要把姿态仪的中间部分对准姿态仪上面的红色的十字交叉的线(后面才知道这个十字交叉的线叫飞行指引仪)。在玩fs9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搬用在极限着陆里面学到的知识,勉强能把飞机飞起来,并能简单地使用自动驾驶,就是调速度,航向和高度(毕竟是默认机)。但是fs9只能用键盘操作,在我多次过山车式着陆并坠机之后,我玩回了极限着陆。

极限着陆 游戏截图

        同时,我接触到了一部纪录片叫《空中浩劫》,我看的第一起空难是2006年9月29日在巴西发生的一架公务机撞上一架波音737的空难。在此之前,我都是看《重返危机现场》。看完这集之后,我对这部纪录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因此进入了B站,说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刚开始来B站就是为了看《空中浩劫》和一些up主做的一些模拟飞行的教程。因为看《空中浩劫》关注了第一个up主——acicfg。但是说实话,在飞机上看《空中浩劫》我还真不敢。

空中浩劫截图(图自B站AV82071200

        在2016年,我开始接触《微软模拟飞行10》并卸载了《极限着陆》。一开始也是开默认机,在B站上找了一堆的教程,跟着教程一步一步来,但是还是经历了瓶颈期,开始的10几次飞行都没有降落成功,有一次干脆就直接按照德国之翼处理了,直到后面我才发现,是我进近的时候高度太高了。在7月份,我完成了第一次降落,也是第一次用鼠标手动降落(不得不说鼠标是真的难控制)。

第一次成功着陆飞行分析图

        在建立起一定的基础后,我开始向插件机迈进。我学的第一款插件机就是PMDG的波音777-200LR。可能很多飞友入坑时都是从塞斯纳-172开始,先学会看基础六仪表,学会注意力分配,学会带杆着陆,也有的飞友学波音的飞机先从波音737开始,因为这款机型非常经典。但是我直接学起了波音777,原因是这款机型看起来比较好学,适合新手。默认机跟插件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是飞行管理系统和顶板。对我这个极少基础的人来说是真的难,然后我又是跟着教程一步一步来,当时因为主要还在用优酷看视频,所有因此认识了优酷的一个主播叫SGGS。靠他的视频,我最后搞定了CDU,完成了第一次航线飞行,搞定了冷舱启动。

当时飞777的时候截的一张图

        其实我一直都很想说:模拟飞行其实真不难,就是看你想不想,有些人认为,飞机驾驶舱不就一堆按钮吗,有什么意思。巧了,就是因为这些复杂的按钮,我喜欢上了飞机的驾驶舱;也有些人直接就被飞机驾驶舱这些复杂的按钮给吓跑了,现在网上也不缺模拟飞行的教程和资料,只要你想学,真不难。

        接着,犯了个错误,当时的我学会了777之后就变得非常狂妄自大,以为自己对飞机非常了解了,直到有一次遇到一个飞友,被他问了几个问题,我却发现我一个都答不上来,那时我才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那时候,我开始学习波音777的FCOM,开始学会看航图和气象报文。

        在基本上学会777之后,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虽然算是学会了如何驾驶一架飞机,但是我还不能分辨那个是波音777,又或者说,当看到别人拍的照片时,我竟然认不出这是什么机型。当时我每次看网上的照片,都是一脸懵逼:空客还有A330的???这不是737吗,怎么会是A320???在认识到自己的“硬伤“之后,我开始去学如何辨别机型。现在勉强能认出了,但是有些时候眼神不好还是会认错。

        在2016年底,我在找B站找波音777FCOM视频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位up主,叫eric_jeppesen,他做了777的FCOM的视频。每次看eric的视频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做简报的时候。同时为了了解现实生活中机组的正常操作,我找到了另外两部纪录片,叫《飞行员之眼》和《Captain Joe》同时认识了B站的一位up主——B站里的小电视。现在即使是模拟飞行,我也把它当成真实飞行来看待。

飞行员之眼截图(图自B站AV11419436

        在我学习一段时间后,2017年,我开始在FSAAC上参加连飞活动。第一次连飞是真的紧张,差点连话都说不出来,后面在巡航时,跟频率上的其他飞友聊天,另一位飞友鼓励我说:“第一次连飞紧张是难免的,你说慢一点没事,能听得懂就好了”。

第一次参加FSAAC论坛连飞活动时候的截图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开始啃硬骨头,学习波音737。说实话当初没学737是因为被顶板给吓到了,真的太复杂。于是当时决定打了基础之后在学这款机型。在找737的教程时,我偶然在B站上找到了FSA6510的《老司机教你开飞机》系列教程。这款教程是真的良心,不仅教会我怎么开737,还让我对737的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波音737驾驶舱

        在2017年底与2019年上半年,因为高考的原因,没有接触模拟飞行了,但是也会偶尔利用课余时间看看《空中浩劫》和《飞行员之眼》。

        在2019年年底,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认识了同班的一位飞行爱好者,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同时,我还参加了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模拟飞行类比赛,也是我第一次拿摇杆飞行(之前大部分靠自动驾驶,偶尔会拿鼠标飞),当我用摇杆控制飞机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手动驾驶一架飞机是有多难,同时借着这次比赛,我也算是把塞斯纳-172学了一遍。之后,我还参加了模拟管制比赛,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模拟管制设备,对我最喜欢的空中管制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时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模拟管制设备,过于紧张和激动,导致有点脑子空白,即使才8架飞机(4架离港,4架进港),都把我搞得团团转。

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比赛现场
模拟管制比赛(图自ASTA空管科协公众号)

        从2016年入坑模拟飞行,到现在这3年半的时间里(虽然有2年的时间没有接触过模拟飞行),我从一名小白到现在能开飞机,能看懂航图,能看懂气象报文的入门级的玩家。虽然还有很多操作不符合手册上的规范,但是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在这一块做得更好。

        在三月份的时候投稿了第一次航线飞行的视频,还望大家多多支持,疏漏之处还望多担待。

在2020年从FSX转到P3DV4


        以上就是我从入坑到现在的经历,下面是我对我们这些“飞行爱好者”的看法。

        我成为“飞行爱好者”之后,有时会经常想象自己坐的航班飞行员忽然失能(失去驾驶能力)然后自己进入驾驶舱把飞机成功降落的事情。但是说实话,想归想,最好一辈子都别遇到这种情况。摸了摇杆之后才发现驾驶一架飞机是有多难,更何况还是真飞机,说实话,我还真没那把握能把真飞机成功降下来

        成为“飞行爱好者”之后,一些特点在我身上显现了出来。举几个例子:每次坐飞机的时候都会激动的睡不着觉,办理了电子登机牌又去那一张纸质登机牌,每次坐飞机的时候都会把安全须知反复看几遍,喜欢坐靠窗的位置,喜欢拿相机录窗外的景色,特别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递交flight log,去机场附近拍飞机(特别佩服那些经常带着单反相机去机场拍飞机,一去就是一天,风雨无阻的“飞行爱好者”,比如我最近遇到的up主——LovePlane1),有人一问起关于飞机的东西就会滔滔不绝地更他们讲,做事情身边没有检查单的时候就特别不舒服......

        我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小众而且经常不被别人理解的一个群体。而且我认为飞行爱好者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具体来说,坐飞机的人很多,喜欢飞机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去了解飞机,成为“飞行爱好者”的人却很少。我加入了很多飞友讨论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没有人跟我有相同爱好的,不过好在大学之后遇到了一个。虽然我收到过其他人对我的支持,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别人的不理解,质疑甚至是冷嘲热讽。有些同龄人看到我玩模拟飞行游戏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游戏可以坠机吗”或者是“能把别人的飞机打下来吗”。在我解释一番后,他们甩下“切,这么无聊你还玩”这句话后遍扬长而去。说实话,确实蛮受伤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飞机的热爱。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如老话说“人各有志”。确实会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人有这个爱好。你们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喜欢飞机,我们也不一定能理解你为什么喜欢极限运动,喜欢吃香菜,喜欢打篮球......人与人之间存在不理解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我们去倾听,去沟通,这样才能彼此对彼此的爱好有所了解,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又或者说在别人雷区里蹦迪,对谁都没有好处!

        在此,如果你身边有飞行爱好者,请善待他们,也许你可能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人喜欢飞机,但也请你默默支持他。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不可以打败的,你可以把一个人消灭,但你就是打不败他”你们能理解我们的爱好,我们自然很高兴;如果你们不能理解,也没关系;但是,如果你对我们的爱好冷嘲热讽,我们也不会认输,我们内心很强大,抵挡得住你们的冷嘲热讽,我们会将悲愤化为我们的动力,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最后没有实现,我们依然会将此视为我们的爱好。因为我们是"飞行爱好者"。

       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在此对所有在模拟飞行中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up主表示衷心感谢!

        我是塔台里的机长,我们是“飞行爱好者”!

最后放一张南航的B-2049结束这篇文章吧,算是一个彩蛋,感谢你能看完。


我们是“飞行爱好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