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花听鸟

2021-02-22 00:1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看花听鸟


          清·李渔《闲情偶寄》


【原文】

花鸟二物,造物生之以媚人者也。


既产娇花嫩蕊以代美人,又病其不能解语,复生群鸟以佐之。


此段心机,竟与购觅红妆,习成歌舞,饮之食之,教之诲之以媚人者,同一周旋之至也。


而世人不知,目为蠢然一物,常有奇花过目而莫之睹,鸣禽悦耳而莫之闻者。


至其捐资所买之侍妾,色不及花之万一,声仅鸟之余绪,然而睹貌即惊,闻歌辄喜,为其貌似花而声似鸟也。


噫!贵似贱真,与叶公好龙何异?


予则不然。每值花柳争春之日,飞鸣斗巧之时,必致谢洪钧,归功造物,无饮不奠,有食必陈,若善士信妪之佞佛者。


夜则后花而眠,朝则先鸟而起,惟恐一声一色之偶遗也。及至莺老花残,辄怏怏如有所失。


是我之一生,可谓不负花鸟;而花鸟得予,亦所称“一人知己,死可无恨”者乎?

 

——《闲情偶寄》



【今译】

花和鸟这两个东西,造物主把它们创造出来,就是上天生来取悦人的。


老天爷生出了明艳嫩娇的花儿来代替妩媚动人的美人,又苦于花儿不能说话对语,又生出一些丽鸟来辅助百花弥补这不足。


这一点,与人们竞相寻觅购买美女,让她们练习歌舞,提供给她们吃喝饮食,教她们技艺,用来取悦于人,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


而世上的泛泛之辈不懂得这些,不了解造物主的这番良苦用心,他们把花、鸟看做蠢物,把它们视作笨拙迟钝的东西,常常是对美丽芬芳的花儿熟视无睹,对奇异的鸟儿视而不见,听见鸟儿悦耳动听的优美歌唱也仿佛耳不曾闻,充耳不闻。


他们拿出钱财买回的美女,她的姿色不及花的万分之一,她的歌声也好象仅仅是鸟声的残音,但即使如此,人们一看见美女容貌后就惊叹万分,欢心的不得了,听见她们的唱声就更是喜上加喜,这也只不过是她们的容貌像花儿,而她们的歌声像鸟鸣罢了。


唉!轻贱真实的花鸟,而珍视仅仅象花鸟的女人,重视相像的赝品,却轻视真实的东西,这与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呢?


我则不然,我就不这样做,每逢红花翠柳争奇斗妍的时节,飞鸟啼鸣争着表现自己灵巧的时候,我一定感谢上天,把功劳归于造物主,没有一次饮酒不祭奠,每次吃饭一定陈列食物供奉上天,那个样子就像善男信女信奉佛似的。


夜晚,我就后花而眠,等到花儿都睡眠之后才去睡觉;


清晨,我在鸟儿出巢之前就先起床,只恐怕遗漏一声鸟鸣没听到,一色花姿没看到。


等到莺老花残,鸟儿衰老花儿残谢的时候,我内心就怏怏不快,如有所失似的。


这就是我的一生,可以说我的一生没有对不起花鸟的地方;


而花鸟得到我这个朋友,不也可以说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吗?



【赏析】

《看花听鸟》是选自清代文学家李渔对生活细心观察与感悟的《闲情偶寄》中的一篇散文。


“记”是对所见景、物的描写、刻画;

“寄”是作者借景物来寄托情感。


本文集中抨击了不懂得从花鸟中领略美,而只一味地喜好美女的世俗眼光。


花鸟胜过女人,看似偏激,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反对缺乏独立人格的矫饰,女人们为迎合别人的欢心及社会的审美,过分美容养颜,穿衣打扮,娇柔做作,失去了自我的本真,丢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作者的花鸟胜过女人的观念正是说明其崇尚真实自然之美的格调。


看花听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