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恐惧?不安?勇敢是一种反向认知模式

2020-05-26 20:56 作者:熊猫不着急  | 我要投稿

你好我是熊猫不着急,

最近收到一些私信询问如何克服恐惧,本期我们就深入的聊聊什么是勇敢。

熊猫以自己局限的认知觉得,勇敢呢,其实和性格无关,它是一种反向认知模式,什么是反向认知呢,

这源于道德经36章中的一句话;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当事物在舒适圈内成长,我们自然而然的趋利避害,但当我们被迫或主动走出舒适圈,我们就必须拥有一种反向认知,就是当我们想要逃避什么的时候,请允许它存在更多。

反向认知在解决我们现实问题时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当我们失眠时,我们不要急着睡觉,而请珍惜这段时光去好好读书,并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尽量把书读完,而当你需要更多清醒时,你反而就困了。

当我们紧张时,我们不要急着平静,而请珍惜紧张感,表达紧张,甚至对大家说,我此刻很紧张,但我并不满足,我想要更多的紧张,当你真的说出这句话,紧张反而就消失了。

当下的人类文明畏惧死亡,人们因为终会死亡而空虚、低迷、不安。但乔布斯却说让死亡来的更早些,把今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
而这样,更加接近的死亡不会让生命力枯萎,恰恰相反,此刻的生命力被唤醒了。

这是一个多么荒谬,又多么有效的逻辑。

这种逻辑就是反向认知,我们想要逃避什么的时候,请允许它存在更多。

而反向认知在处理因情绪与心理产生的问题中,为什么如此有效呢?

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所有的情绪问题的本质无论是易怒、恐惧、逃避,它都是源于对抗与不接纳,父母看到孩子犯错,不去接纳,而去指责,你这个笨蛋,你太不争气了,这种不接纳,让孩子变得懦弱,不再敢于尝试。而大多天生勇敢的人,他们儿时犯了错,大都会得到微笑和鼓励,孩子,挺勇敢的啊,这次错了不要紧,下次再来。

这两种成长环境造就了人的懦弱与勇敢。

而反向认知给予我们一种接纳与珍惜的力量,接纳问题并珍惜问题,就像那些鼓励孩子的父母,所以这种接纳的力量是解决所有情绪问题的开始。

而每一个情绪问题的本质,都是一个受伤的孩子。

此时我们如果真的要改变我们因情绪产生的问题,我们就要把这个问题本身当做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允许更多失眠与紧张的发生,珍惜这些问题,进而在温柔的沟通中,它们才更能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

好,道理讲到这,大家应该理解原理了。

下面我们来进入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用勇气超越了痛苦与焦虑的故事,它真实的发生在你的身上。
事情从一天早上开始,早上起来,你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因为那些生活中永无休止的杂乱的事,让你很焦虑。你试图寻找这个焦虑的源头,并安慰自己,但它好像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是一种弥漫于空气中、存在于背景环境中的压抑与不安,你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离开这种不安,你最后钻进了被窝,想不如去睡上一觉,也许会好。
但当你睡醒了之后,莫名的压抑和焦虑依然在,这时候你想起了很多有效行动力道理、自律、努力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完全无效,它们不会让焦虑变得更少,这让你一天的精神状态都非常的低迷,当然你还有工作要做,当完全进入紧张的工作时,不安好像消失了,但一旦工作结束,焦虑又重新袭来。

此刻你躺在沙发上,感觉自己依然心跳很快,浑身不安,你下意识想要把它解决,你体会过平静与快乐,那很美妙,但此刻它们远离了你,此时你慢慢闭上了眼睛,捕捉一闪而过的画面。

黑暗中,你也许会看到了一个黑色的漩涡,它有些恐怖,你下意识的想要离它远点,它看上去太危险了。

你躲在离他很远的角落里,浑身颤抖。此时黑暗中,传来了温柔的声音,他如此的美妙,甚至只是声音就给这黑暗带来了一丝光亮,她温柔的对你说:“孩子,你也许在恐惧、在逃避,但这可能是无效的,这黑色的漩涡看上去很可怕,但不要怕,孩子,那里面也许有野兽要攻击你,但它不会伤害到你的一根皮毛,一切都是虚张声势孩子,不要害怕暴风雨,让暴风雨来的更猛些吧,放心,我会一直保护着你。”

此时,温柔的声音消失了,但你的内心感受到了这股温柔的力量,它还在,此时我们的身边多了一个滑板,这个滑板仿佛在告诉你,不要怕孩子,冲进去,你没有犹豫太久,踩着滑板,冲向了这个漩涡。
我们掉到了漩涡里,漩涡很黑,里面出现了各种可怕的面孔仿佛要来撕咬你,一边撕咬一边咒骂你,废物、混蛋、虚伪、自以为是、愚蠢、不争气,但心里那股温柔的力量仿佛一直在说,不要怕孩子,不要怕,我会一直保护你。此刻你决定不去害怕这些怪兽,你没有防御,你张开了胸膛,把四肢伸展开,对它们说,来吧撕咬我吧,请尽情撕咬我吧,如果这可以解决你们的饥渴,来吧咒骂我把,请尽情的咒骂,如果这能让你们觉得舒服,怪兽们此刻一拥而来,撕咬你的身体,场面虽然有些恐怖,我们的身体也许会被撕咬的不断变小,但并不真的让我们疼痛,而且破损的身体又马会上恢复,随着不断的撕咬与恢复,你的身体变得更加的透明,越来越透明,很快在不断的透明中,那心中的温柔的力量化作光芒放射了出来,你像是一个英雄的雕塑,伟岸的站在怪兽们的身体上,张开双臂向它们照射着由内心散发的光芒,怪兽们在这光芒中留下了泪水,它们向你低下了头,它们在光芒中臣服了,变成了你的一个坐骑,一只充满力量的龙,你骑着这条龙,从洞穴里飞了出来,洞穴关闭了,关闭前好像还对我们露出了微笑。
你此刻的胸闷瞬间感受了到一丝冰凉的气流,你的焦虑随着这个气流消散了,压抑感消失了,通透感又回来了,你在头脑中更深的刻下几个大字,当你害怕什么、想要逃避什么,请冲上去,请允许它变得更多。
此时,我们就理解了耶稣的话:“别人打你左脸,那请把右脸也伸过去,别人抢夺你的里衣,那连外衣也送给他,别人强迫你与他走一里地,那你就陪它走两里,爱你的敌人”
这句话也许在当下的社会显得过分的懦弱,但此刻我们体悟到了这句话的意义,这种表面的懦弱背后有一种看不到的坚定和勇敢,它在告诉我们,不要逃避,勇敢直面,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
也许现实中,我们不会真的如此对待真实的强盗和敌人,我们有我们的底线和原则。
但我们此时全心的相信,在对待我们心中的情绪,心中的恐惧,所有这些源于自身的虚拟敌人的时候,这绝对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道路。
所以请勇敢,请拥有勇气,请在你想要逃避它的时候,去迎接它,去直面它,去接纳它可以变得更多的可能。
我们被头脑中虚假的恐惧,束缚的太久了,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如田野里的百合花那样精彩,百合花在美好的时节盛开,在美好的时节枯萎,不因看见或看不见,赞美或不赞美,它总是绽放出美丽。
而我们却总是追求结果,但逃避结果的成因。
我们希望盛开,不希望枯萎,而当太多人都赞美盛开,百合花就在盛开时失落,因为此时可能周围无人经过,看到她的美丽,百合花就在枯萎中恐惧,因为此时人们一边嘲笑它的枯萎一边赞美着刚刚绽放的茉莉。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面的荒谬,那请勇敢,勇敢的接纳你曾经的失落与恐惧,超越这些互相评价的游戏,但要小心,不是排斥这些评价,因为排斥本身,意味着你也在评价,一种更加隐晦的评价,这会带给你一种对于时代、文化、与原生家庭的憎恨与无奈,所以,不要排斥,就像接纳恐惧一样接纳这些环境局限,请对它微笑,祝福他们玩的开心,有时也不妨加入这个游戏,但我们知道它们只是游戏,此时我们就不是对抗而是超越。
此时,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生命的意义,今天的这期节目,它想要通过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此刻,我也知道了,它的名字就是勇敢。
它是一种反向认知模式。

未来的任何情况,如果你感受到恐惧,请回顾本期节目。

如果你感受到了力量,请分享给周围的人,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新世界。
谢谢你,谢谢你这么可爱还喜欢我,
熊猫很萌,不着急,
我们下期见。


恐惧?不安?勇敢是一种反向认知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