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子兵法》里的经典名言

2021-10-11 20:20 作者:科技前言  | 我要投稿


图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今存13篇,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谓的将领,就是指将帅的才智,奖惩有信用,关爱士兵,勇敢无畏,严明军纪。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权:权衡。所谓的势,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在对手没有防备的时候发起进攻,在对手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行动。

图片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水会因为地势的高低选择其流向,用兵也要根据敌我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孙子强调用兵作战要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其核心是灵活性问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出征在外的景军,不一定要完全听从君主的命令。


    将领在外会根据实际情况来拟定对策,如果受到“君命”的掣肘,就很难做到灵活的应对,以至于很难取得成功。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谋攻》。同:干预。君王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却想要干预军队内部的事情,兵士便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九地》。《史记》中也作:“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将军队处于将死的境地,士兵自然会奋起抵抗,寻求生路。这句话说明危险的境地,能够激起人们的斗志。

图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用兵的上策是能够在策略上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对手,再次是在战争中战胜对手,最下策是攻打对手。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没有过人的智慧与名望,没有盖世的战功。真正能成功的人,是不会锋芒毕露的。


    这是因为一旦你表现出才智超过他人,便会令他人有一种不安全感,甚至招人嫉妒,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必然。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包围敌人的时候,一定要留一个缺口,对于穷途末路的敌人也不要穷追不舍。


   做人处世时也要给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不要把别人逼到绝处,即使是对手也要留点面子,不要赶尽杀绝。

《孙子兵法》里的经典名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