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2023-03-08 13:13 作者:锦泽沐书雨  | 我要投稿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开学了,孩子回来说隔壁班有个女生跟他表白,他问我什么是爱情,我该怎么跟他这个十二岁的小孩讲什么是爱情?

 

一般情况下,父母遇到孩子问出这个问题,我想他们都是不懂得应该如何回答的,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转移话题,要么会通过一些强硬手段让孩子不要去想这样的问题。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置之不理得到的是孩子的胡思乱想;转移话题会让孩子疑惑不解;而强硬的管理则会让孩子生出叛逆。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那要怎样回答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

 

以下是我回答的一部分:

 

如果是我,我会告诉孩子:

“爱情就是你爱上她,你会想努力的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拥有自己的事业,为她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这样回答,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疑惑,又通过话语引导孩子去努力学习,积极奋进,达成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我们都期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受限于自己自身的知识水平反而给孩子的未来埋下了伏笔,接下来我会为大家展示我认为好的教育方式,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在教育方面有所成长。

 

 

 

好的教育是正确的引导。

 

我们要学会善用外部引导。

 

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起初孟子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接触最多的便是哭丧、下葬一类的事情,结果后来他便开始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也学着别人哭丧和挖坑。

 

后来孟母注意到了这一点就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旁居住。可是好景不长,孟子又开始对市侩感兴趣并开始学习商人夸口买卖一类的事。

 

这一次孟母又及时地发现了不对的地方,最后经过思索,孟母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旁边,孟子便受到学宫影响,开始学习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知识。

 

长期的环境影响成就了孟子,最终使得他成为了大儒学家。

 

虽然在孟母的故事里,孟母没有通过语言来引导孟子,但是她懂得通过外界环境来诱导孟子的成长,这也是一种优秀的教育方式。

 

教育并不一定需要亲力亲为。

 

懂得授权将教育交给别人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名师出高徒,懂得教育的人会将自己的孩子交友可靠的人来进行培养。

 

其实我们大都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孩子送往更加优秀的学校,期望能够将孩子教育成才。

 

这样的方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

 

学校也有学校的局限性,教师并不是家长,他们所能关心的问题也仅限于“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他们擅长的知识。”

 

面对学生生理、情感问题,教师就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了。

 

而且一个老师往往要教授上百名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学生群体,老师也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去辅导孩子课业以外的知识。

 

再加上,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情况更会有一个家庭的问题,作为老师也没有办法做到全然的了解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在这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进行补充,帮助完善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在成才之路上更进一步。

 

这就需要我们亲自去引导我们的孩子。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从家庭内部教育并引导孩子。

 

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最为欠缺的一部分,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真到了自己亲自教育孩子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想着“有总比没有好”,迫于无奈的家长总是会选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教育,最终反而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对于教育,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教育的目的,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支持,最后还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有些父母在开始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就错了,他们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期望教育出的孩子就是为了在自己老了以后能够赡养自己。

 

这无疑是自私的,如果你带着这种自私的心态去抚养孩子,将来培养出的孩子也大概率是自私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你想让孩子赡养你,最后很可能事与愿违。

 

“种什么花,结什么果。”

 

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正当。

 

我觉得教育就是“传承”,教育就是为了将我们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承给孩子,让他能够比自己现在活得更好,这才应该是我们对教育应该有的期望。

 

 

2、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支持

 

每一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我们给予孩子的物质支持就会截然不同。

 

如果勉强模仿其他家庭的教育方式,最终招致的可能不仅是让家庭状况变得更加窘迫,甚至也会让孩子的教育之路充满坎坷。

 

想想看,自己的生活与农民阶层却硬要给孩子中产才能给予的教育条件,其结果很可能变成“孩子确实拥有了更好的教育,但由于经济受限导致孩子的衣着吃食与同龄人天差地别,更容易成为其他人关注和欺负的对象,最终使得自己的孩子无法将精力专注于学习,导致教育的失败。”

 

还有一些孩子或许能够平稳的度过一段学习时光,但是一旦家里经济状况吃紧,孩子无法像平常一样得到足够的金钱花销,就会导致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情况出现,致使父母与孩子反目成仇。

 

这种情况在媒体中也是时常被报道的,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问题存在。

 

 

3、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自古便有“因材施教”的说法传承下来,这是古代大儒孔子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传承这么久,必然得到了无数人的检验和认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其实指的便是教育方法。

 

根据不同的孩子、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我们采取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的家庭条件不好,无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就需要亲自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帮助孩子成长。

 

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要提前做好考量,尽量引导他从事不需要家庭太多支持的工作。

 

比如工厂技术员、水电工、机修员等,只需要简单技术就可以有不错发展的行业。

 

其实,大多数家庭也都是这样做的,不过在告知孩子前没有给孩子做好足够的思想工作,致使很多孩子在学校报考方面与家长出现了冲突,从而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什么样的人生就拥有什么样的命运,我们不应该将眼光看得太远,目标定得太高,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阶段就承受太大的压力。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远比那些虚妄的期盼对家庭来说更有意义。

 

教育也重在引导。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期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当的教育,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愿每一位家长的付出都能得到合适的回报。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