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博永远做好最坏的打算, 别指望导师事事管你!

2023-07-26 21:24 作者:研博通  | 我要投稿

这是耶鲁大学教授给研究生如何学习和科研的建议,由科学网刘立老师翻译。


一、读博,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只要做一点点的“预”,就可以让你在博士生涯中避免一些灭顶之灾。假如你的研究计划行不通,假如某个导师非但对你的研究计划不予支持,甚至嗤之以鼻。那么,你还是赶紧换一个研究题目为妙。


二、别指望导师来管你


现实中,有些教授会去管你,有些则不会去管你。大部分教授估计想管你,但他们整日都忙得晕头转向,不亦乐乎,自己都顾不过来,那有时间去管你呢,爱莫能助。那么,你就得完全靠自己,而且最好习以为常。我这么说有多层含义,其中两个要点是:


1、你最好尽早确定你到底想做什么题目。学位是你要去拿,而不是教授要去拿,你要你自己去争取。当然,导师也不会袖手旁观,导师会给你一些指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解决你在培养程序和经费上的后顾之忧,但是,且记:导师不会手把手地告诉你你的论文如何做。很多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导师指导,你就去问导师;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2、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指导,那你就必须主动地找他/她,别守株待兔。


三、时不时主动向导师汇报进展


让你的导师时刻知道你在做什么,但不要打扰到他(们)。让导师们对你的出现感兴趣,而不是像对待害虫一样。每年至少主动提交一份一至两页纸的研究进展报告。他们会欣赏你举动,并会对此留下良好印象。


预见并尽量避免跟导师出现个人争端。如果你跟你的导师难以继续相处,那么趁早换导师吧。刚开始选择导师需要非常谨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跟导师的研究兴趣需要保持一致。


四、你必须知道你的研究工作的意义所在


当你初来咋到,你得在第一年广泛地阅读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感觉你阅读的那些文献,都是狗屎一堆,后来你会品味出原来不是那样。如果文献中有些东西你看不懂,不要灰心丧气,可能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作者的问题,他/她可能根本就没有说清楚。


如果某个大权威对你说,你将一无所获,原因是你没有去上课,没有获得数据,那么,请你勇敢地告诉他/她,你会出成果的。如果他们依旧固执己见,那就跟他/她拜拜。唯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让他见鬼去把。



这个阶段会让人有受煎熬、受挫折的感觉,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天无绝人之路。你需要冷静地思考,不断问问自己:我现在在这里究竟在干啥?要沉得住气。这个阶段对你的个人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出新思想至关重要。


此时,你得考虑,究竟什么东西可以构成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做出,理由有二:


首先,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是别人给你的,你会感到这个问题是别人要你去做,而不是自己要去做,因而不会捍卫它,不会为之奋斗,直至获得漂亮的结果。


其次,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你未来将献身于哪个领域,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自主的作出。慎重地选择你的科研方向,这对科学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这个方向上你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请记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某个研究,就去开始去收集数据,那有什么意义呢?那是做无用功。


五、要克服心理障碍


在你的研究生生涯早期,你就必须培养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这样就不至于被后来可能碰到的各种挫折所干扰。如果你不时刻保持警惕,那么课业的压力、听课的压力、语言的压力以及其他种种意料之外的压力,会把你忙得团团转,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儿,或者说像一个分子做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


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你得仔细斟酌你的博士选题,并能说服你为之奋斗终身。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去尝试,你都将无法规避你的课题。每人都一样。这源于论文问题的开放性。你必须学会判断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论文通常可以改善,这使你可以永无止境地对他进行改进。你得意识到你不可能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正如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论文也会有瑕疵。静下心来,在可由你支配的有限时间、金钱、精力、激励和思考下,尽你所能,把论文修改到最好。在研究生涯的早期,你可以通过完成所有既定的任务来减缓论文的问题。请尽早修完你的所有课程并完成相应的考试。这不仅让你因此清除了准备学位论文前的障碍,在成功完成这些任务后,也可以让你信服,毕竟此时你可能足够出色了。


唯马首是瞻的行为不会有出色的表现的。期待并要求别人像同事一样看待你。论文的要求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硬指标,而同事或者合作者的态度则是一个不明的挑战。如果你表现得像一个同事一样,别人也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同事。


读博永远做好最坏的打算, 别指望导师事事管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