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2018-07-11 14:25 作者:沙耶さん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总论

比较 中国 印度 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

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来看:

印度-与宗教联系最为紧密

希腊-哲学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

中国-宗教若即若离可有可无


表达方式上:

印度采用说教,希腊最为思辨,中国哲学多用警句箴言,引证比喻


所以希腊哲学具有两大精神:非宗教精神 思辨精神


二、非宗教精神

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

(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 

(2)神人同形同性

(3)迷狂的宗教精神 对英雄的崇拜 酒神最为典型

(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命运 谱系 希腊人没有从无到有的创世观,深度意欲行为和自然的生成变化不加区分的交织在一起。但仅仅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

早期哲学家思考的自然(physis)与我们所说的自然界不同,它的意义接近现代西文的本性(nature) 亚里士多德将“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本原(arche),其本意为太初。希腊哲学家挨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 要么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 要么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源头


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基质(Urstoff)

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源头——原则(principle)


而我们如今说的自然(界)和希腊人的世界、宇宙(cosmos)相似


而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

希腊哲学家普遍相信:最高原则是唯一的,永恒不变的,但又统摄着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在讨论本原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与多 静与动 变化与永恒的关系问题。


希腊哲学家的观点各异,但具有和神话世界观截然有别的一些共同特征:

(1)都认为自然是非人格的本原,虽然有时等同于神,但不是和人同形同性的神,是最高抽象原则。而且作为本原的自然是运动变化的自因,世界因自己的本性变化,而不受外在神的任意支配。

(2)出于本原的运动是有序的变化,事物的存在和运动具有内在的必然原因,秩序和原因哭通过经验观察和理性思辨发现。


三、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1.原因

希腊的哲学家多为贵族,希腊有比任何其他民族更加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足的闲暇。闲暇(shule)派生出西文学校(school),这样的风尚造就了希腊一大批职业哲学家,既不像印度哲学家属于僧侣阶级,也不像中国哲学家属于官宦阶级,希腊哲学著作与宗教典籍和历史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界限。可以说哲学家的职业化促进了希腊民族思辨精神的发展,这种性格不仅展现在其特有的艺术品美感上,而且造就了高于周围民族文化的科学理论。


2.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1)静观

希腊哲学家思辨的对象是变化世界的不变本原,是杂多现象的单纯本质,是流逝往返事物的永恒原因;希腊人的哲学观念是:杂多、变化、暂时的对象是不真实或者不太真实的,只有单纯、统一、永恒不变的对象才是真实的存在。

希腊哲学的这种静观特征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毋宁说,它反映的是超越现实的理想。尼采首先看出了希腊文化中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将其归结为追求变动和苦难的“酒神”和追求静止和快乐的“日神”这两种精神的对立

(2)辩证

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一和多 静和动 本质和现象 必然和偶然... 都是对子,对子就是矛盾。辩证法的原意指对话,后来亚里士多德把他发展为辩证推理。无论是对话还是推理,辩证法都是对两种相反的意见做出的分析和综合,最后达到统一的结论。辩证法是以一统摄多,以综合克服矛盾的艺术。辩证法的思维不仅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以对立的一方为中心,以另一方为边缘的一元中心论。当代哲学家德里达将希腊哲学的这种传统称作“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logos)就是理性,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就是二元对立和一元中心的统一。

(3)演绎

希腊哲学中的论证很多,但基本形式都是演绎。

(4)理智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nous),有译作“心灵”(mind)。这一概念为希腊哲学所独有,与传统宗教的灵魂观念相比,理智更纯粹,有更高的思辨性,而无人格的禀性。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却不被任何事物推动,弥漫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当理智和人的灵魂相通时,他构成了灵魂的纯粹部分,统摄灵魂的一切活动。按照传统的灵魂观,灵魂只是有形体中的能动力量,灵魂并不与身体相分离相对立。哲学的理智主义使得身体和灵魂、感觉和理性成为二元对立的关系。

(5)实践

希腊哲学家虽然推崇为知而知的纯思辨,但也并非不关心实践。“实践”(praxis)一词也有实用的意思。希腊哲学家都以“善”为价值取向,善是好处,当然有功能实效。当希腊哲学家说明哲学的非实用性时,他们否定的只是个人的物质和官能享受方面的实用性。“实践”一词的另一特殊含义指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活动。

自从苏格拉底发出哲学家要关心人事之后,哲学家无不以改善公共事务为己任。希腊哲学的思维有这样一个秩序:个人思辨——个人实践——公众实践。 因此哲学的政治功效只是个人思辨的简介结果和效用。而中国哲学则不同,个人的修养总是在一定的政治框架里展开。无论中国哲学还是希腊哲学,都兼具思辨和实践,只是两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的地位不同。

2018.7.11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