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ATF 16949 5大工具运用(入门级)

2023-09-22 19:34 作者:红社星火001  | 我要投稿

 大家好,关于5大工具:APQP、MSA、SPC,我并不擅长,只能说点皮毛,供参考。工具是拿来用的,有需求时可以去参加外部培训,或者联络外训老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像SPC识别特殊特性后,可以系统化,找专业人士来做,企业只要使用就行。

  1. MSA:测量系统分析。借用培训老师的资料:     

个人关于MSA的理解,大过程中可以理解为很多小过程,基于衡量指标(量化)的基础上,将每个小过程的4M1E的管理基础给夯实(要做什么事,事情谁来做,事情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客户的要求是什么,是否已经满足客户的要求,不满足时如何改进),基本功做扎实了,结果就不会太差。

2.SPC:统计过程控制。借用培训老师的资料:

个人关于SPC的理解,这个是个很好的工具,通过数据取样实时监控过程是否可能出现了异常,以便人员及时确认后对过程进行干涉。我没有去详细研究SPC,因为公司的生产工序做不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最终SPC就只能用来对应审查。识别出来的主机厂的特殊特性,用SPC管理图就行,其他根据需要来就好。引申一下,可以借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计算出测量不确定度然后将允许公差下限+测量不确定度作为控制下限,将允许公差上限-测量不确定度作为控制下限。也可以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后,在控制上、下限外在增加警戒上、下限。(后面测量不确定度的描述我没有印证过,仅供参考)

3.PPAP:零件批准程序。借用培训老师的资料:

 相关要素:设计记录(含零件材质报告、聚合物标识) 、任何授权的工程变更文件、顾客工程批准、设计FMEA 、过程流程图、 过程FMEA、控制计划、测量系统分析研究、全尺寸测量结果、材料及性能试验结果的记录、初始过程研究、 合格实验室的文件要求、 外观件批准报告、生产件样品、 标准样品、检查辅具、顾客特殊要求、零件提交保证书。

  个人对PPAP的理解,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实施。相关要素记录证明公司对过程的控制已经满足产品批量生产的要求,按照客户的标准规定,产品获得客户许可后(同客户一起进行封样)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客户批准量产后,就开始了各显神通的状况,例如:基于技术或者数据作假,能在每个样件上面节省1块钱成本,一年生产500万件,企业净利润就可以增加500万)

4.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设计FMEA、系统FMEA、过程FMEA、设备FMEA)

  FMEA属于公司的核心机密,基本上工艺上的信息都在上面。编制时由多功能小组(技术、品质、电气、机械、系统、使用部门等),针对过程的要求,对所有导致失效的模式,全部进行评估,以严重度、发生度、探测度计算为RPN值进行衡量。确认采取的必要措施,降低发生度和探测度,降低风险。行动的优先级,根据严重度、发生度、探测度综合评定,这个是有表格的。FMEA完成后,各制造过程参考FMEA内容,完成控制计划,控制过程运行和产品质量。个人理解:如果工序做不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那就把FMEA当作是审查对应资料,解决有没有就行。

5.APQP:产品质量的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借用培训老师的资料:

个人的理解:接到客户要求后,经过职能部门评审将客户要求转换为公司内相关文件,涉及从设计到工艺、品质、产能、产品运输、成本等所有相关内容,确认工作准备完成后,开始产品开发,对制造流程不断改善直至开发的产品被客户承认。(开发阶段品质问题不解决,大规模量产后报废率会很高,很容易出现从产品中挑选合格品发送客户的情况)

产品必须经过试作开发(客户要求传递到公司后,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工艺的全流程测试,解决质量问题),综合考虑后,确认产品开发成功,经权限部门许可后,方可实施试生产(小批量正式生产)。试作开发阶段可以是专门对应的设备和人员,也可以使用与量产相同的设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

5大工具的思路可以充分借鉴,至于工具是否使用, 或者用到什么程度,一定要考虑投入的资源和产生的效益,实事求是非常重要!

IATF 16949 5大工具运用(入门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