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送给大学小伙伴的鸡汤

即将开学了,我想说一个大学时没体会,直到工作后才琢磨出来的道理。
那就是— —不必刻意追求高情商,因为高情商往往代表了中庸,“从别人角度思考”,这句话的前提就是,大家的标准得一样。
普通人,随大流的人,想提升情商非常容易,多将心比心从别人角度思考一下就行。
但有的人,提升情商就很难,不是他没有将心比心,而是他将心比心的仔细思考一番后,依然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
因为情商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让周围的人感觉舒适,感觉到爽的能力。但不同的人,对舒适和爽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高情商的代表能力,“会说话”
高中包括大学时代我都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因为很多时候,我说话特别扎人,让好多人觉得受不了。大家看我过往文章也可以发现这点。一般人批评流量明星是泛泛的喷两句,我则是分析这个商业模式,明明白白的告诉粉丝自己被怎么卖了,按多少钱卖的。这个戳心程度一般人受不了,所以那时好多人并不觉得我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但在工作后,不少小伙伴对我的印象居然是“能说会道”,我非常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大差异。仔细琢磨了很久,最后发现,关键是周围的人变了。
学生时代身边都是普通学生,一无所有的学生,没有底气没有目标,就会很在意面子。网上很多杠精也是如此,他们不知道自己错了吗?知道,但下不来台,所以会各种挑刺打滚东拉西扯四处乱杠。此时你说的对不对不重要,让大家感觉好,能下的来台,你就是“会说话”“情商高”。
工作时代,互联网创业公司,每天一睁眼就是死亡竞赛,面对各种KPI,大家急迫需要的是答案,如果你能从表象背后找到答案,越戳心,越直接赤裸,大家越喜欢。
对于这些创业党来说,感觉“舒适”的要求很简单,“说的对能赚钱”就行,给不给我面子无所谓。
而且就我接触来看,越是大佬,越不在意面子和客套,因为他们的过往经历给予了他足够的自信,他不会觉得,你批评我是不给我面子,他不需要你来给他面子,他只要你的答案。
有人把这种能力统称钝感,比较准确,钝感的本质就是,目标性极强,所以对其他事情不太在意了。
越是强者,钝感越强,你越不需要照顾他的感受,只要考虑对错
越是弱者,对外界越敏感,越是需要你面面俱到的考虑他的感受他的自尊他的玻璃心
现在很多人在强调情商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小伙伴会困惑于自己的情商不高,用各种办法弥补。但我觉得这些意义都不大,因为如果你就是一个目标性极强或者自我驱动型极强的人,那么你对所谓的“面子”“自尊”等因素的感知度就是极低的,此时你再设身处地的为其他人着想,你也无法理解其他人的感受。
这时你要做的,不是刻意提升自己的所谓高情商,去照顾弱者敏感的玻璃心,而是应该赶紧去更高更大的平台,越是高的平台,越看重对错,情商和智商就越趋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