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抽动症状减轻了就可以停药吗?
孩子抽动症状减轻了,可以停药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家长都在关心的,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这么小吃药会不会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症状减轻时擅自停药,如果症状加重再给孩子恢复用药。
但这种做法是不建议的,治疗过程中,如果不是医生给调整用药方案,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减停药,即使症状已减轻不少。
自行停药存在危害

治疗一段时间,看到孩子有改善的时候,相信家长们肯定会非常开心,因为终于看到了治疗的曙光。不过在开心之余,这个时候往往会有部分家长放松警惕,做出错误的决策。
比如有些家长会想当然认为,孩子有改善就代表好了,然后就给孩子停药了;还有家长会觉得,毕竟是药三分毒,能少吃就少吃,既然有改善了,那就停一停或者只上学吃,假期就停。其实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并且是治疗的大忌。
有改善并不代表好了
治疗一段时间,孩子有改善不能代表抽动症就好了,只是药物在发挥作用而已。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如上面所说,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抽动症本身也有易反复的特点,如果擅自停药很容易造成症状的反复。在治疗中最忌讳的就是急躁,家长们千万不要过早、频繁更换及停用药物。
吃吃停停对孩子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家长会担心长期用药对孩子的影响给孩子停药,比如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会产生药物依赖?等等。
其实药物持续治疗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反而总是吃吃停停,中断治疗会对孩子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
药物从开始服用到达到稳定的药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经常吃吃停停,会影响药物实际的治疗效果。停药后如果症状加重需恢复用药的话,很可能要增加剂量才能控制,甚至出现无效果的情况,所以需要长期用药。
症状减轻后仍需继续治疗

首先就是遵医嘱用药,服药期间不要随意更改。
很多时候会发现,自行判断的不一定准,自行做的决策不一定最全面最适当。所以如果有调整用药的需求,向医生反馈一下,听一下医生的建议。用药期间出现的任何消息,好的坏的,都可以反馈给医生,帮助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用药治疗,当孩子的抽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也需注意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症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