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GAL38舰队侦察机,舰队大决战的空中眼睛

英国在一战中曾与德国海军展开空前绝后的舰队大决战,并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此后这种舰队决战的思想就长时间扎根在英国海军心中,不过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融入新技术,例如航空技术。

在二战前,英国皇家海军要求设计建造一种舰队侦察机,这种飞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飞机,它需要具备航母起降能力,能在一定区域内搜索并持续追踪敌方舰队,并通过自身携带的无线电设备持续将敌方信息传达至己方舰队,以便于己方指挥官根据情况调整作战部署。这种飞机本质上就是一架长航时侦察机,只不过它所服务的作战思想不同,GAL38就是该项目的竞争型号之一。
英国皇家海军与飞机公司在1938年11月15日签订合同设计GAL38,按照规定,这种飞机是一种慢航速高续航时间的飞机,它应该在1500英尺高度(约457米)以38节(约70千米/小时)的速度持续飞行6小时,飞机具备航母起降能力,机翼可折叠适应航母环境,同时配备必要的无线电设备。

GAL38是一架高单翼固定起落架舰载机,飞机的机翼平直,机翼上融合4具较小尺寸的发动机舱,安装4台130马力的Pobjoy Niagara V 7 缸风冷齿轮径向活塞发动机,各自驱动一副木制双叶螺旋桨,这种发动机具有尺寸小、运行平稳、噪音低等特点。为了满足军方需要的低速要求,设计师在机翼上增加了开缝襟翼、副翼等结构,让飞机的最低速度达到了让人惊讶的63千米每小时,不过带来的缺点就是最高飞行速度也不过185千米每小时。

飞机的机翼可折叠,可沿机身两侧向后折叠,采用液压设备控制,折叠后的机翼位于尾梁的两侧。飞机起落架为固定的三点式(样机里有前三点和后三点两种),前期设计中尾翼采用三垂尾,后来改为大尺寸的单垂尾。

飞机机头是观察员的位置,座舱正面和两侧有玻璃窗,能为观察员提供更佳的视野;飞行员位于观察员的后上方,在机翼翼根前部,观察视野同样可观;在机体内是无线电员,他负责将观察到的信息传递回舰队,同时接收舰队指令。
相关研制工作一直持续到1942年,飞机在1941年时进行试飞,同时根据试飞情况进行了修改,但在当时舰队大决战的想法已经落后,雷达技术突飞猛进,于是英国在1942年3月下令报废原型机,取代它的是安装了搜索雷达的远程巡逻机。

GAL38舰队侦察机空重约28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4300千克,机长11米,高3.86米,翼展17.02米,折叠后飞机宽5.46米,机翼面积43.9平方米,最大飞行速度185千米每小时,巡航时速151千米每小时,最低飞行速度63千米每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800米,最大航程1590千米,最大滞空时间1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