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lue Archive】浅谈碧蓝档案中的武器装备Ⅱ —— 千年 / 百鬼夜行篇

2023-05-12 17:00 作者:XMR02  | 我要投稿

在先前XMR已经开篇考证完了《碧蓝档案》目前所有的武器装备原型,现在开篇新系列内容浅谈游戏立绘、美工设计和设定集中的武器装备差异,以及这些武器装备在现实中的一些小知识,作为补充材料。

注意,本系列内容是作为正篇的补充内容,浅谈一下相关的小知识,关于《碧蓝档案》的武器装备解析请移步正篇。



  • 各务 千寻

正篇分析为了HK M27自动步枪,而文案中的“重型枪管”貌似造成了一些歧义。

其实一直以来,许多人关于M27所谓的“加重枪管”都有一些误解,关于这个“加重枪管”应不应该解释为“重型枪管”,主要看各位怎样去理解这段概念,我在这里进行一波解释:

关于“加重枪管”这件事,下图分别是HK416的14.5英寸原装枪管和M27的16.5英寸原装枪管。它们的厚度实际上是相同的,都是HK416的标准枪管。

HK416 14.5
M27 16.5

实际上为了应对416天生的重心问题,HK反而研制了一种轻型枪管(下图),别人是搞重枪管,它搞轻枪管。不过有一些声音称HK416A6是一种重枪管416型号(根据416标准枪管加厚得来),但没有关于此事的准确消息来源这里就不提。 

那既然M27的枪管是标准枪管,那“重枪管”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众所周知,HK416很大程度上是借鉴柯尔特M4卡宾枪而来,而M4自己就存在有重枪管,配发供特种部队单位使用。如图所示,上为M4重枪管,下为标准枪管。

而416在借鉴M4时,借鉴的就是M4的重型枪管设计。 所以答案是——HK416/M27采用的是一种重枪管设计,但这种枪管只是自己的标准枪管。

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解释。



  • 小钩 晴

正篇解析为了RFB自动步枪,同时还提到了所谓的“无托步枪”无用论

无托枪无用论曾在10年代左右的美国流行,持这些见解的人群将“美军不采用(很少采用)无托枪”作为事实依据,用于抨击无托枪的存在,并坚持“有托比无托更好”的观念。

其实甚至是长久以来一直将无托枪作为主力装备的中国,网络上也一度盛行“无托无用论”,理由无非就是“抛壳易打脸”、“不方便换弹”和“不方便左手射击”等等,还有一些比较无理取闹的“体制问题”。

这里面其实只有抛壳问题是无托枪真正的痛处,不谈抛壳的话换弹和左右手互换等等其实都是使用习惯的问题,主要因为有托枪长期以来占据主流,数量和种类太多,且基本上所有人的刻板印象认为枪就是要有托。如果无托和有托的使用情况反过来,大家可能也会认为有托是另类。

关于无托枪的抛壳问题,像是F2000、RFB和MDR等著名无托枪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前俩个是前抛壳,后者是向前挤壳,都可以弥补无托枪的抛壳缺点。只不过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反而会降低枪械可靠性。所以最后我觉得美军一直以来不用无托枪是出于使用习惯和可靠性的考虑。

无托和有托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没有什么有托枪一定就比无托枪优越的说法,只是在某些方面会有优越,这个问题不能直接打死。



  • 才羽 桃井

正篇解析为了黑克勒-科赫的G3A3自动步枪

如上所述,RFB并不算突击步枪,那么大家猜猜G3是不是突击步枪?

答案是不是

关于突击步枪,所谓“突击步枪”并不是一种严谨的称呼,而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打个比方,美军官方基本上只叫M4A1卡宾枪,PLA官方只叫95式自动步枪,所谓“突击步枪”通常都是民间各种非官方称呼。

那么为什么G3不是突击步枪,关于一支枪在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算不算突击步枪,全世界的设计有一些共同特点。严格来说,突击步枪必须拥有以下所有特点:

  • 拥有包括全自动在内的射击模式(可选射能力)

  • 可使用可拆卸盒式弹匣供弹

  • 发射中间威力弹(一些情况下小口径高速弹也算作中间威力弹,这里也包括小口径高速弹)

这些并不是哪个正规军事机构的正式明文规定,只是全世界自动武器设计总结出的一些共同特征。大家可以试着将自己知道的突击步枪代入这三大特点,你会发现几乎都能符合。比如G3使用的7.62X51㎜步枪弹是全威力弹,就不符合其中一点,就不是突击步枪。再比如M16A2,虽然可以选射单发和三连发,但不能全自动射击,所以也不是突击步枪。

需要注意的是,“突击步枪”本身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出于商业和政治等各种目的,“突击步枪”这个概念在民间被灵活使用,一些在技术层面上不符合上述三原则的步枪,比如民用的半自动AR15,也会出于各种原因被称作突击步枪。而且某些地域的分类习惯会把一些使用大威力弹的步枪也归类为突击步枪,比如俄国的ASH12.7。但在一般情况下,判断一款自动步枪是不是突击步枪,套入三原则就可以了,基本都没错,自己加以判断就行。



  • 桑上 果穗

正篇解析为了丰和64式自动步枪,用的是全威力弹,所以也不是突击步枪。除此之外,正篇中也提及了一些特殊的日本“本土化”特征,那就是多室制退器和全威力减装弹。

在二战后,自卫队成立初期,日本决定自研并列装新型制式自动步枪。出于军事层面上对美军的一定依赖,新步枪强调要与美军共用弹药,也就是当时的美军制式步枪弹,7.62X51㎜北约标准步枪弹。但日当局认为,射击这款全威力弹的影响对体格相对瘦弱的日本战士还是不太好的。于是在保持7.62NATO弹尺寸规格的情况下,对装药进行了减装操作(10%)。这样一来,子弹的初速和造成的后坐力都会相应减小。

除此之外,强调射击可控和准确性的日当局还为64式自动步枪标配了双脚架、四孔消焰制退器,枪托底板甚至可以折叠展开来抵肩,并在III式原型设计的研发中采取了大质量平移击锤,来达到迟缓击发的效果(降低射速)。 

武器分解图,可见平移击锤(击铁)、双脚架和消焰制退器
枪托分解图,可见可展开底板
陆自使用64式射击的情况



  • 勇美 枫

正篇解析为了海军90式信号枪

这个90式信号枪设计还挺花,双管三管都有,十分滴炫目。


【Blue Archive】浅谈碧蓝档案中的武器装备Ⅱ —— 千年 / 百鬼夜行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