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人都干了些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读后感

2020-01-17 20:06 作者:闲工夫2333  | 我要投稿

袁老师的朋~友~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编著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被袁老师大肆推荐。作为袁老师的忠实粉丝,既然推荐了,那不可能不看。看完这本书后,我更能明白袁老师所说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处于自发状态,而不是自觉状态”是什么意思了。

书很巧妙的把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实际上这就是明确的划分了科学与技术,将那些打口水仗的人一下子给清了出去。连科学和技术都分不清,争论有意义吗?除了两者之外,还有一个“工程成就”。大型工程涉及到的往往不是某一部分的科学理论或者技术这么简单,往往代表的是人类在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智慧顶峰,可以说是民族科技的凝结。所以单独作为一个篇章也是可以明白的了。

对于科学,书中列举了三十个案例。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成果并没有像一些人说的那么不堪。仔细想一想,这三十个例子是那样的分散。有时间上的分散,有学科上的分散,还有地区上的分散。不像欧洲科学革命时那样,在两个方法论指导下的科技成果总体上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猜想,泱泱华夏,虽没有方法论指导,但人杰地灵,总有那么几个流批的人物超越时代的束缚,完成对科学的探索。这样的人不多,总归还是有的。这大概就是袁老师所说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处于自发状态,而不是自觉状态”,“自发”的不是人们自发,应该指的是自发产生这种开挂的人。

对于技术,书中写了四十五个案例,其中一部分可谓是耳熟能详,如四大发明、地动仪、火箭、瓷器、酿酒等等。这也很符合我们平时的感觉。平时感觉到的,中国古代科技很厉害,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有着众多杰出技术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确可以说厉害。所以下一次看到类似标题的时候,请看清楚标题,果断地给它挑错。技术而言,总结是相当必要。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中国古代的技术之所以如此进步,可能是由于古代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的。人口基数将决定同一类信息生产的多少,通过处理大量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技术总结,进而总结出相关技术。

对于工程,这里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有人口基数的关系。大型工程必定会消耗大量劳动力,足够大的人口基数才可以支撑起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也需要大量对某一技术相当纯熟的工人,比如应县木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就很高。大型工程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奇迹。

整本书下来,中国古代的发展一目了然。由此,我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科学水平确实不高,但也不是没有任何成果,基本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波动;技术发展不错,其中不少技术成果甚至技术本身漂洋过海,惠及全人类;在劳动力上的优势使我们在大型工程方面得天独厚,一旦契机合适,就会诞生人类奇迹。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科技并不算差,也不算太好,两极分化的评价都不合适她。


中国古人都干了些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